游泳雖有益健康,但用於殺死泳池中細菌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對眼睛、皮膚、肺部和其它身體部位造成傷害。淋浴等預防措施可以減少潛在的危害。
美國亞利桑那州家庭科醫師艾莉莎・格滕伯格(Elissa Gartenberg)曾經有一位病人,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參加游泳比賽多年。她健康、強壯、而且專注,但她的哮喘在室內訓練期間不斷發作、惡化。開始以為是運動引起的,後來發現問題不僅在於運動,還在於泳池本身。泳池中的氯氣刺激了女孩的肺部。而通風不良使情況變得更糟。一旦改至戶外泳池並經常使用吸入型藥物,症狀便顯著改善。
「那次經歷讓我認識到,即便是在旨在保健的場所,室內空氣質量也可能被忽視。」格滕伯格醫師說。
泳池消毒劑與健康風險的關聯
2021年發表在《歐洲過敏與臨床免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常見的泳池消毒劑,如氯和溴,當與水中人體排泄物、藥物及個人護理用品的殘留物作用後會產生消毒副產物。這些副產物與以下的健康風險相關。
氯氣如何引發眼睛發炎與乾澀
CorneaCare的眼科醫師喬維・博帕萊(Jovi Boparai)在一封電郵中告訴《大紀元時報》,在含氯的泳池游泳可能會導致多種眼睛問題,主要與眼睛表面暴露於氯有關。
眼睛接觸氯氣會引發結膜炎,症狀包括眼睛發紅、刺痛和灼燒感。長時間暴露還可能引發角膜炎,症狀包括眼痛、畏光與視力模糊。
「接觸氯可能會導致乾眼症,眼睛乾澀、紅腫、刺痛和視力模糊。氯會破壞淚膜,而淚膜可以潤滑眼睛,使視力清晰舒適。」博帕萊醫師說。
高濃度氯與哮喘、皮膚刺激的關聯
格滕伯格醫師指出,在通風不良的室內游泳池游泳,會導致哮喘發作及皮膚乾燥、搔癢。即便沒有哮喘病史,高濃度的氯也可能誘發哮喘。此外,吞嚥池水尤其是當池水中有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等耐氯細菌時,會導致腸胃不適。每年夏天,公共游泳池和水上公園都會因隱孢子蟲爆發而關閉消毒,隱孢子蟲是腹瀉的常見原因,很難治療。
氯對牙齒著色與膀胱癌風險的可能影響
德克薩斯州牙醫卡爾文・伊斯特伍德(Calvin Eastwood)指出,泳池中的氯可能導致前牙表面形成棕色牙垢或牙石,原因是唾液在氯的作用下分解並附著於牙齒表面上,若水質偏酸還會侵蝕牙釉質。此現象於長時間接觸泳池水的競技選手中尤為常見。
2021年一項針對逾千名膀胱癌患者的研究也顯示,長期接觸含三鹵甲烷(trihalomethanes)等消毒副產物的泳池水,與患膀胱癌風險上升有關。
該研究亦指出,泳池內消毒劑通過吸入、吞嚥及皮膚吸收進入人體。高強度運動者吸入量也多。兒童與男性更易誤吞泳池水。幼時暴露於氯可能促進兒童哮喘的發展。
如何降低游泳時的健康風險
博帕萊醫師建議,游泳時配戴護目鏡,不要戴隱形眼鏡,游泳後使用人工淚液沖洗眼睛,若出現不適立即就醫。
格滕伯格醫師建議:
– 游泳前後沖洗全身
– 鼓勵兒童定時休息
– 避免吞入池水
– 小孩與失禁者應使用雙層游泳尿布
– 肌膚敏感或患有哮喘者宜選擇室外或通風良好的室內泳池
– 患病尤其腸胃不適時應避免下水
哪些泳池類型相對安全?
「當人問我哪種泳池最安全時,我通常推薦鹽水泳池。」格滕伯格醫師說。水中的鹽分解成鈉和氯化物,所以仍然含有氯,但量較低。因此,對皮膚和肺部會溫和得多。
另外,使用紫外線或臭氧系統消毒,只含少量氯的泳池也是不錯的選擇。至於天然泳池則依賴植物與生物過濾來保持水的清潔,很難維持足夠的安全水平,對兒童與免疫力較弱者風險高。
自然水域 游泳的潛在感染與預防
格滕伯格醫師提醒,湖泊和海洋雖無消毒副產物,但其未經處理的水源潛藏寄生蟲與細菌風險。她曾親身照顧一名在湖中游泳後被俗稱「食腦變形蟲」(Naegleria fowleri)感染的兒童。儘管積極治療,但病情發展迅速,這個兒童在一週內去世。她建議避免於高溫季節在自然水域玩水時讓水進入鼻腔,或配戴以加強保護。
「游泳是一項極佳的全家活動,只要做好防護措施,就能安全享受。」格滕伯格醫師說。
原文「Swimming Pool Risks, From Eye Irritation to Breathing Trouble」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