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中國變局 海外華人團體研討知識分子角色

【2025年08月18日訊】(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過去幾年尤其是去年以來中國政局的急遽變化加上民間湧現的抗爭,促使海外眾多異議人士與群體走到一起探討思路,試圖從亂局中把握趨勢、更有效地推動中國的變局。

2025年8月15日,洛杉磯六四紀念館主辦座談會,反思八九民運,探討中國未來的方向。民運元老朱虞夫參與討論。(馬尚恩/大紀元)

上週五(15日),由洛杉磯六四紀念館主辦、《在野黨》雜誌協辦,舉辦了一場「知識分子與抗爭運動」主題研討會。

這是六四紀念館發起的系列研討會之一。獨立學者、法學博士陳小平和八九學運領袖、「對話中國」智庫所長王丹博士,及六四紀念館顧問、知名學者吳祚來等人士在氣氛活躍的討論中分享了他們從八九學運中總結的經驗,以因應當前中國政治局勢的變化;《在野黨》雜誌社長鄭存柱、總編輯朱虞夫出席研討會。幾十名關心中國局勢的人士到場聆聽。

2025年8月15日,洛杉磯六四紀念館主辦座談會,反思八九民運,探討中國未來的方向。六四紀念館顧問吳祚來發言。(馬尚恩/大紀元)

應有更多知識分子站出來

王丹表示,知識分子的參與在任何一個社會的轉型中都非常重要。反思八九學生運動,知識分子直接介入的時間太晚,有運動經驗的人遲遲未能站出來,且他們大多站在學運的二線、三線,讓沒有經驗的青年學生成為了主導。

王丹認為,八九民運從某個角度上講「有點像香港人說的『攬炒』,它的一個正面效應就在於讓大家看清了共產黨的本質,當然中國(民眾)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和犧牲」。

吸取歷史教訓,他希望海外知識界、企業界的更多人士能夠站到前列,因應時局變化,一同推動中國社會變革;要直接站到第一線去組黨、召開圓桌會議、組織「流亡政府」,「這是我對知識分子的期待」。

中共不容民間反對力量存在

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有一批人試圖組建中國民主黨,結果,幾十人被判重刑。出席座談的朱虞夫累計獲刑16年。他在問答環節回憶說,當年他想加入政協的八黨派之一「民革」,得到的回覆是:中共黨組織不批准。後來統戰部還就他要求加入「民革」一事特別強調,絕不允許他這類人「混進去」。

朱虞夫說,中共政協中那些民主黨派素來被認為是「花瓶黨」,除了給中共裝點門面,對社會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

陳小平在發言中表示,中共只許自己獨享權力,不給民間社會發展出任何反對力量的機會。他說,民間社會或公民社會的最高標誌之一是有反對派存在,如果民間社會無法發展出反對派,就無法在政策博弈、在社會的緊要關頭發揮作用,成為政府與民間對話的渠道。

對於一些人指望中共黨內開明派有所作為,陳小平指出,在中共體制內,即使是所謂「開明派」,也會在政治清洗中被打下去;不要從「開明派」的一些動作去判定共產黨會走向多元,那只是烏托邦式的幻想,接下來一定是悲劇。

「我是用一生的代價認識到這一點。」陳小平說。

知識界對中共邪惡認識不足

前香港媒體人程翔也參加了討論。程翔在「89六四」期間是駐京記者,與民主運動中的許多核心人物都有交集。

他回憶說,當時整個北京的知識界存在一種「盲目的樂觀主義」,對中共的邪惡本性認識不足。1988年,他和參與西單民主牆的陳子明辯論過文革會不會捲土重來。陳子明斷定不會,他認為經過十幾年的「改革開放」,這類災難不可能再發生。

程翔的觀點恰恰相反:中共的「改革開放」只是表面,因此文革這種災難隨時會發生。

大家都在等待那一天到來

對於當前國內民眾能夠做什麼,中國民主黨聯合總部主席鄭存柱在會前受訪時表示,任何一個國家在轉型時期,都特別需要動員民眾;在此過程中,那些掌握了政治理論、能夠把道理說清楚的知識界人士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如果老百姓都認清了共產黨統治的真相、認清它們的謊言,未來中國就有可能像蘇聯那樣一夜解體。」鄭存柱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也許那一幕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在中國出現。

「當這一天到來時,我們不會覺得很驚訝。」他說,「因為老百姓都覺醒了,大家都在等待著,到某個特殊歷史時期或觸發了一個歷史事件,共產黨就會在一夜之間垮台。」

鄭存柱希望國內各界覺醒的人士現在就承擔起責任,盡自己的力量向民眾宣講普世價值與憲政人權,為這一天的到來做好準備。◇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8-19 11:12 | 修改:2025-08-19 11:12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