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三大險種:你買對了嗎?

訪資深保險經紀人Sam Cheng

記者 /郭簡

在美國買車後,第一件事就是辦保險。但不少新移民一聽「保險」,就以為是一張通包通賠的萬能保單——結果一出事才發現:「怎麼這也不賠、那也不保?」資深保險經紀人Sam Cheng提醒:「美國的車險不是一張全能卡,而是由三種險種組合而成,每種保什麼、怎麼用,都要弄清楚,才能在關鍵時刻真的派上用場。」

一、責任險:你撞到別人,賠給對方

這是法律規定每位駕駛人都必須購買的基本保險,也是你能合法開車上路的前提。它的保障對象是「對方」,包括:

對方車子的維修費(財產損失)

對方人員的醫療費用(人身傷害)

法律訴訟產生的賠償金

舉個例子:你開車時不小心追撞到前方的車,對方後車燈壞了、脖子扭傷。你的責任險就會幫你賠對方的車子與醫療費用。

但注意——你自己的車損或醫藥費用,責任險可一毛不賠,得靠下面要講的其他險種。

二、碰撞險:你車撞了,保的是「你自己車的損壞」

這是選購項目,不強制,但對新車或還在貸款期的車來說,幾乎是「必要保險」。無論是你自己失控撞了電線桿,還是被別人追尾而對方無保險、甚至停車時被撞肇事者逃逸,只要車子「有撞擊」,碰撞險就能啟動。舉個例子:

倒車不慎撞上牆

路口轉彎時與他車擦撞

路邊停車被撞,但肇事者跑了

這些情況都屬於「碰撞事故」,你的保險公司會幫你修車。但理賠前通常會先扣除你設定的「自付額」(Deductible),例如自付 $500,車損 $2,000,則保險公司會賠你 $1,500。Sam Cheng提醒:「只要你的車還有價值,就別省這筆碰撞險。萬一撞了,修車少則千元,多則上萬,根本划不來。」

三、車身險:不是車禍,也能啟動的「萬用保」

車身險(Comprehensive Coverage)常被人忽略,卻是「非碰撞類風險」的救星。什麼是非碰撞?例如:

車子被偷走了

擋風玻璃被砸、輪胎被割

停車時遭遇冰雹、暴風、倒樹、落石砸車

野生動物撞上來(如鹿、狗)

這些不是「車禍」,但仍是重大損害。若沒車身險,你只能自掏腰包。實例:住山區的林先生,有一天早上發現車被野鹿撞凹,鹿跑了、人找不到,這時候責任險與碰撞險都派不上用場,只有車身險能理賠。

另外,有些人以為「車內物品」也包含在車險裡,其實這部分通常要看保單細節,有的車身險僅保車體損害,不賠車內個人財物,需搭配其他財產保險才能補足。

小結:三兄弟,各司其職,缺一不可

責任險保的是對方(人和車),是法律強制必保。
碰撞險保的是你自己車輛的碰撞損壞,屬於選擇性投保。
車身險保的是非車禍類的損害(如被偷、天災、野生動物撞擊等),也是選擇性投保。

Sam Cheng建議大家:「真正的保險,不是看你『有沒有買』,而是看你『出事時能不能用』。買錯、買少都等於沒買。」

結語:保險是防線,不是賭注

車子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但也是「移動的風險源」。車險要買對,是為自己買安心,也為家庭買保障。車險三兄弟,各司其職,責任險保對方、碰撞險保自己車禍損害、車身險保意外與天災——三者合體,才是一張真正可靠的「風險防護網」。別等出事了才後悔保錯險、保太少,那時代價早已超出你的預期。

諮詢郵箱

shaosen.cheng@gmail.com

 

發佈:2025-09-01 06:10 | 修改:2025-09-01 06:10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