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買車險時,遇到業務員問你:「自付額要設多少?」當時是不是一頭霧水,心想:「這跟我保多少有什麼關係?」其實,自付額這個選項,雖然常常被忽略,卻會直接影響你的保費支出,也會在出事理賠時,讓你多付或少付一大筆錢。
什麼是「自付額」?
簡單說,就是當你出車禍、向保險公司請求賠償時,你自己要先出的一筆錢。比方說,你買了碰撞險,設的自付額是 $1000。有一天你不小心撞上電線桿,修車花了 $3000,那麼你要自己先掏出 $1000,剩下的 $2000 才是保險公司出的。如果你當初選的是 $500 自付額,那你只需出 $500,其它 $2500 就由保險公司承擔——但相對地,你每月繳的保費也會比較高。
那該選高還是低?
資深保險經紀人Sam Cheng建議:如果你的經濟狀況允許,有能力一次性掏出較大金額,那就可以選高一點的自付額,來換取每月更低的保費。反過來,如果你擔心臨時湊不出幾百塊現金,那就不要選太高的自付額,雖然保費貴一點,但萬一出事,不至於措手不及。
哪些險種會設自付額?
不是所有車險都有自付額。常見的情況是這樣:
責任險(Liability):你撞了別人,賠的是對方。這通常沒有自付額,保險公司會直接賠對方,不用你先出錢。
碰撞險(Collision):你撞壞自己的車,或者被撞卻對方跑了,這時就會啟動碰撞險。這類保險通常都有自付額。
車身險(Comprehensive):像是車被偷、玻璃被砸、樹砸到車、被野生動物撞,這些非車禍事故,也會用到這個險種,同樣設有自付額。
簡單記:只有保你自己車子的險,才會涉及「自付額」;保別人的,不用你出錢。
實際生活中怎麼選?
舉幾個例子:
你是新手駕駛、平常常開車上高速,建議自付額設低一點,因為風險較高。
你車子是新車,還在貸款期,建議搭配完整的碰撞險與車身險,自付額可中等(如 $500)。
你開的是十年以上的老車,車子本身已不值錢,那乾脆不要碰撞險,也就沒有自付額的問題了。
Sam Cheng補充說:「不要以為選高自付額就是省錢。若發生事故,你拿不出那筆錢修車,車子就只能擱著不動,反而更麻煩。」
結語:懂得選「自付額」,才是真正會保險
在美國開車,車險是必備的,但怎麼買、買多少、哪些細節要留意,都藏著很多學問。自付額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划算。關鍵是:你要清楚自己能承擔多少風險,又願意為安全感付出多少成本。「保險不是賭運氣,而是理財工具。」Sam Cheng說。建議每位駕駛在選擇自付額時,不妨和信任的保險顧問多聊一聊,把預算、風險承受力、用車習慣通盤考量,量身訂做最合適的組合。當意外來臨時,你會慶幸自己當初做了正確選擇,省下的不只是金錢,還有一顆穩穩的心。
諮詢郵箱
shaosen.che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