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守護者 陳威佐醫師籲控「三高」護腎

【2025年10月09日訊】(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慶祝中華民國114年雙十國慶,洛杉磯僑界急難救助協會於10月4日(週六)下午在洛僑中心大禮堂舉辦健康講座,吸引近百位僑胞參與。資深腎臟科醫師陳威佐,以數十年醫療經驗,深入分享「沉默的器官」腎臟的功能與保護之道,尤其強調年長者更應提高警覺,謹慎保護。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有感可能為時已晚

陳威佐在演講中指出,腎臟雖然只占體重約5%,卻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生理控制中心」,肩負著四分之一的血液過濾重任,每小時約有1200cc血液經過。腎臟的主要功能包括:調節水分、清除毒素、平衡電解質、維持酸鹼平衡,同時也負責調節造血荷爾蒙、維生素D代謝及胰島素調控等多種重要荷爾蒙。

然而,腎臟卻是一個「沉默的器官」,由於其耐受性高,初期損傷往往不痛不癢,使得很多患者直到意識到身體不適時,可能已經造成不可復原的傷害。陳威佐提醒民眾,對腎臟的保護必須及早、持續。

年齡增長功能衰退 45歲後防「三高」傷腎

陳威佐表示,人體腎臟功能在十歲左右發育完成後,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因此,他建議45歲以上的民眾應特別注意三大傷腎因素:鹽分、糖分及動物性蛋白質的過量攝取。

陳威佐進一步說明,動物蛋白質中含有較高的磷,而人體腎臟對磷的排泄能力在45歲後會明顯下降。若仍過量攝取高磷食物(如肉類、內臟等),會增加腎臟負擔,加速腎功能衰竭。

他建議年長者應從飲食控制開始保護腎臟,每日動物蛋白質攝取應控制在4盎司以內,並鼓勵多從植物性食物中獲取營養;強調保護腎臟的關鍵就在於「飲食」,應避免「高鹽」、「高糖」及「高動物蛋白」的飲食習慣。

陳威佐提醒聽眾,雖然人有兩個腎臟,但一旦損傷,恢復能力有限,「腎臟是沉默的器官,不痛不癢,但當你感覺到問題時,往往已經太晚。」他呼籲所有僑胞重視日常保養,將腎臟健康納入每日生活的重點關注。◇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10-09 17:57 | 修改:2025-10-09 17:57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