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訊】在美國房市持續低迷、全美房價繼續升溫、銷售依舊不振、房貸利率頑強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放話了,要求房地美和房利美「讓大型建商動起來」,並聲稱建商「握有200萬塊的空置地塊,創下了紀錄」。但是,川普究竟想要兩房怎麼讓建商動起來?
就在今年10月5日,川普在Truth Social貼文中指出,「大型房屋建築商」正在加劇美國的住房負擔能力問題。川普寫道:「在我擔任總統之前,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就一直維持高油價。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但現在,他們又以不同的形式再次這樣做了——這次是我們國家的大型房地產開發商」。
川普要求增加房屋供給
川普還說:「他們是我的朋友,對我們國家的成功至關重要,但現在,他們可以獲得融資,而且必須開始建造房屋。他們坐擁200萬塊空地,創下了紀錄。我請求房利美和房地美啟動大型房屋建築商,以此幫助重建美國夢!」
可是,事實上白宮或監管機關,尚未發布任何執行指令或細節。
其實,房地美和房利美(以下簡稱「兩房」)都由美國政府資助,為房地產市場的融資提供流動性和穩定性。它們主要是從貸款機構收購合格房貸、然後發行房貸證券(MBS)給投資人,而不是提供建商「買地和開發」的直接融資。

如果說兩房要影響建商,多半是加大對「新建成屋貸款」的收購力度、調整保費或承購條件。但因爲兩房是聯邦政府資助企業,所以需要聯邦住房金融局(FAFA)的審批,且通常要走正式規則流程。
若沒有明確的新工具(例如:更寬鬆的新建成屋房貸收購、定向價格優惠),建商短期現金流與買地融資成本就不會改變,股價與開工節奏多半只會因爲「預期心理」出現小幅波動。而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出現新的市場工具。
所以,這一次川普又在打什麼算盤?我們還無法知道。但是我們可以從川普過往的一些言論發表,和人事安排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川普在這一次的任期,到目前為止對房地產方面做出的一些決策,還有他喊出的一些口號,來釐清川普他到底想要怎麼重啟房地產低迷的市場、改善美國人沉重的負擔能力。
川普「讓建商動起來」:口號還是降價火藥?|兩房要回歸市場?你的房貸利率可能怎麼變 #美國地產熱點 10/11/2025
推動房利美和房地美私有化
今年3月,參議院核准威廉·普爾特(William Pulte)出任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局長,幫助川普推動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私有化。此前,白宮已經多次喊話,考慮將兩房重新上市、退出長期政府託管的狀態。這些脈絡都說明政府想更主動重塑政府資助企業(Government-Sponsored Enterprise, GSE)的角色,但目前仍停留在政治訊號與方向宣示。
根據英文大紀元的報導,一位高級政府官員在8月初曾表示,川普政府正尋求在今年稍晚啟動兩房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表示,這次IPO可能使這兩家政府支持的實體的總估值達到近5,000億美元。
但此次股票出售的具體細節尚未披露,目前尚不清楚兩家公司將以單一實體還是單獨上市。該官員表示,川普正在權衡所有選擇。
如果IPO工作持續進行,兩房是否仍將處於政府監管之下?根據2021年的聲明,美國財政部持有這些公司的優先股,並擁有購買其約八成普通股的認股權證。
川普最初在今年5月宣布了將兩房上市的計劃,並表示他將與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聯邦住房金融局局長普爾特進行討論,然後再做出決定。川普隨後又強調,即使政府透過上市放棄控制權,政府仍將繼續對兩房進行監管。
他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正在努力讓這些出色的公司上市,但我想明確表示,美國政府將保留其隱性擔保,我將繼續堅定地擔任總統,監督它們。」
不過,財政部長貝森特早在今年2月時也曾表示過,這兩家實體是否能脫離政府監管,將取決於抵押貸款利率趨勢的影響。他說:「房利美和房地美解禁的首要任務,也是我所關注的最重要的指標,就是任何有關抵押貸款利率將上升的研究或暗示。」
也就是說,只要有證據顯示兩房如果結束控管、走向私有化,會讓房貸利率上升,就不要做。更精確地說,貝森特把「利率是否被推高」當成兩房釋放案的一號風險指標與前置門檻——任何改革設計都要先證明,不會讓長天期房貸利率或房貸證券利差上行,否則就暫緩。
所以說,兩房是不是結束監管,不是立即事項;先「確認不會推升房貸利率」,再談結束控管和IPO。因此,若要推進,財政部、住房金融局就需要拿出一套不提高房貸利率的路徑。
當然外界擔心兩房的私有化會削弱「隱性政府背書」,導致房貸證券利差擴大、房貸利率進而上升。貝森特的話等於向市場保證:有升息風險,就不會放行。
短期內不會因爲「兩房改革」而看到利率跳升;若未來真的推進,也多半會配合抑制利差的配套,避免壓縮美國人的負擔能力。對建築商而言,就算政府想藉由兩房幫助新屋成交,前提仍是利率穩定,採取不會用拉高利率的方式,換取機構改革。
總之,兩房私有化若成功推進,將重塑抵押金融的風險分配與貸款定價。
另外,這次川普喊話要兩房「讓大建商動起來」,顯示政策焦點同時盯著「住房供給」。因為川普也知道利率短時間不容易下降,除非美聯儲能夠釋出大幅降息的訊號。所以,如今川普就把矛頭指向房市的另一個癥結點:供應量問題!既然無法更快的讓兩房結束監管,那麼索性就要求它們改以支持住房供應。住房金融局局長普爾特,也將尋求兩房披露大型建築商的貸款情況。
建築商信心指數觀察
因為買氣的低迷,建築商的信心指數在今年9月份只有32,與8月持平;50為榮枯線,32代表仍在低位。分項指數:對現況銷售是34、對未來六個月的銷售預期是45、看屋人潮只有21,顯示買氣凍結。所以,現在有39%建商正在降價、有65%使用銷售優惠增加買氣。

另外,受到美國政府10月1日起的關門影響,9月份的開工報告原訂10月17日發布,現在很可能會延遲發布,目前官方網站仍以8月為最新完整數據:
開工量經季節性調整是130萬7,000 戶,較7月減少8.5%,較去年同期降低6%;其中單戶住宅是89萬戶,較7月減少約7%。
完工量經季節性調整是160萬8,000戶,較7月增加8.4%、較去年同期減少8.4%;其中單戶住宅是109萬戶。
信心指數雖然在低檔盤整,但未來6個月預期高於現況,反映建商用「價格和買降策略」在支撐銷量,期望短期內未來買氣能夠有所改善。此外,建商的開工下滑、完工仍在高位,表示前期的在建庫存正在陸續交屋——短期對新成屋庫存與議價是利多,但若房貸利率再往上升,新的單戶開工量可能會更加保守。
業內看法分歧
儘管川普要求兩房支持建商蓋房子,業內也出現不同的看法:支持派、審慎派和質疑派。全美住宅建築商協會對提升兩房的投資上限表態支持(希望每年由10億美元各自提高到20億),認為這是能即刻促進可負擔租屋建設的「具體步驟」。
另有分析師提醒,若在需求猶疑、利率仍高的環境下「硬推增產」,可能壓低售價與毛利、加劇波動。更有效的做法是,聚焦缺口大的地區,而非全國一刀切。
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則質疑,強調供給缺口的核心在分區管制、審批、基礎設施與勞動力;若僅靠兩房作為金融工具,對長期缺口的解決有限。
現在都是誰在買房?
大家都說房價貴、利率高,負擔不起!那麼到底現在都是誰在買房呢?有趣的是,根據CJ Patrick Co.和BatchData的最新投資者脈搏報告,美國超過九成的投資者是屬於擁有少於11處房產的小房東。
報告中顯示在緬因州有31.1%的小房東、蒙大拿州有31%、阿拉斯加州有27.2%、夏威夷州在有26%。這些州擁有全美最大的投資者自有房屋份額,絕大多數房屋存量掌握在個人和小型合夥企業手中,而非大型投資者。
報告稱,在全美擁有1至50處房產的房東,控制著95%的投資者庫存,這證實了租賃住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種創業活動,而不是企業活動。
2025年第二季度,投資人購屋占所有購屋量的33%,創五年來新高。但這並非投資者購屋的突然激增,而是因為傳統買家在負擔能力受限的情況下有所退縮。
截至10月9 當週,抵押貸款利率達到6.3%,對於許多中等收入家庭來說,擁有住房已經變得遙不可及,只能由現金充足的投資者來填補這個缺口,所幸保持了房屋交易的活躍。
美國經濟的陰影
但是現在美國經濟有另一項陰影:穆迪分析公司的最新分析,美國有22個州處於經濟衰退的邊緣,或已經陷入經濟衰退。經濟學家馬克·贊迪分享這項調查結果: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近三分之一的各州,要麼處於衰退之中,要麼面臨衰退的高風險;另有三分之一保持穩定;剩下的三分之一則在增長。
分析指出,經歷經濟衰退的州遍布全美,但由於政府裁員和聯邦政府關門的潛在影響,華盛頓特區週邊地區尤其突出。
南部各州整體表現最強勁,但其成長正在放緩。加州和紐約州合計占美國GDP的五分之一以上,目前保持穩定,它們的穩定性對於國家經濟避免下滑至關重要。
對於房地產市場而言,全國經濟衰退可能會導致抵押貸款利率下降,但這只會讓那些不會受到經濟衰退影響的購屋者從中受益。同時,如果就業人口減少、收入下降,州級的經濟放緩可能會影響當地的房地產市場。
因此,川普政府如何解套房市僵局,將不是一場簡單任務,甚至比以往都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