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新希望」——新希望華人癌症關懷基金會年會暖心登場

【大紀元記者林子晨聖他克拉拉報導】10月19日下午,新希望華人癌症關懷基金會於聖他克拉拉Mission City Center for Performing Arts舉行年會,以「創造新希望」為主題。活動匯聚醫師、癌友與社區成員,透過醫學講座、音樂表演與趣味問答,傳遞愛與勇氣,鼓舞病友走出陰霾、擁抱新生。

會長蕭婷玉:讓愛與信任延續

基金會會長蕭婷玉(Tiffany Hsiao)在開場致詞時表示,新希望成立十二年,仰賴歷任會長、志工與捐助者的支持。她特別感謝今日出席的兩任會長戴榮滔(Dr. Edmund Tai)與潘明桂醫師奠定基礎,也讚揚執行主任賈暢(Christina Jia)及志工團隊的辛勞籌辦。

醫學講座:醫學新視野與生命態度

Kaiser Oakland胸外科醫師Dr. Jeffrey Velotta聚焦近年上升的亞裔非吸菸女性肺癌現象,指出此族群常於晚期才被確診,與基因特性(如 EGFR突變)及篩檢標準侷限有關。他建議,持續咳嗽四週未癒,應主動要求影像檢查;有家族史或年逾50歲者,建議與醫師討論「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

他並介紹團隊正在進行的「亞裔女性非吸菸者肺癌研究」,期望推動更精準的早期篩檢政策。「肺癌不只與吸菸有關,了解風險、主動檢查,是守護自己的第一步。」

基金會首任會長、腫瘤科名醫戴榮滔(Dr. Edmund Tai)以自身罹患轉移性前列腺癌的經歷,詮釋《癌症面前 人人平等》。他指出,癌症多數成因仍未知,無法預測誰會罹病,也難以預防。面對病情,他選擇以理性與平靜接受治療,並以行動賦予生命新的意義——繼續工作、陪伴家人、幫助病人。他強調,與其追問「為什麼是我」,不如思考「我能做什麼」,唯有積極面對、活得無悔,才能讓人生在有限中延續價值。

癌友與關懷者:賈暢的重生故事

執行主任賈暢(Christina Jia)對大紀元記者分享自身抗癌經歷,坦言確診初期充滿恐懼,但最終選擇以行動回饋社區。她說:「醫生治癒身體,社區療癒心靈。」她推動線上課程、藝術療癒及心理支持,幫助新診斷患者度過難關。「看到病友從無助到微笑,我知道這份工作有意義。」

癌友Joyce:在新希望找回勇氣

癌友代表 Joyce Chen 接受記者採訪時分享,她認為面對癌症最重要的是做好前期準備、尋找精神支撐,並與醫生保持充分溝通。「確診初期難免恐懼,但了解病情、積極準備能掌握主動。家人、信仰或支持團體如新希望讓你不孤單。」她鼓勵病友與醫療團隊交流,了解治療方案及副作用管理,勇敢尋求幫助。

社區互動:知識與溫情並行

年會設健康知識有獎徵答,由伊斯曼博士以詼諧方式傳播醫學資訊。陳萍老師帶領「熱舞120」團隊表演多場勁舞和帶動跳《隱形的翅膀》,及癌友與志工合舞《月亮代表我的心》。歌手撒惠珍(Sandy Ma)演唱《感恩的心》,志工Kerry以手語詮釋。最後全場合唱《明天會更好》,在燈光與歌聲中畫下溫暖句點。

新希望:愛的延續

本屆年會主席陳素香博士(Suh Chen)對記者表示,本次活動不僅帶來醫療新知,更促進醫師、病友與志工連結,「看見希望被實踐,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新希望華人癌症關懷基金會成立於2013年,十二年來服務上千名癌友與家庭,長期提供免費醫師諮詢、康復課程、交通接送與心理輔導。基金會秉持「用愛創造希望」的宗旨,讓更多人在病痛中找到力量與同行者。

《大紀元時報》舊金山分社社區記者,關注社區政治、科技、經濟、文化、移民、法律、健康等新聞事件。
發佈:2025-10-20 19:14 | 修改:2025-10-20 19:14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