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7日訊】(記者Louise Chambers報導/趙孜濟編譯)一位患有自閉症和閱讀障礙的人將自己對微觀世界的迷戀變成了微型藝術品,激發了他人更加仔細地觀察周圍世界和每個人的獨特潛力。
65歲的威拉德‧維根(Willard Wigan, MBE)博士在英國伯明翰長大。現在他和狗狗斯坦利(Stanley)住在那裡。他製作了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雕塑,每個雕塑都置於針眼內。他的作品範圍從微型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到14隻駱駝,其細節只能在顯微鏡下看到。
威拉德使用木屑、沙粒、超細纖維和自製工具。他把自己的一根睫毛貼在雞尾酒棒上來畫雕塑。他是微雕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並於2007年因其在藝術方面的貢獻而受到英國王室的表彰。




發現自己的天賦
威拉德直到50歲才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他曾經因無法閱讀或寫作而在學校受到老師的羞辱。
他告訴《大紀元時報》,「我不會稱我的情況為學習『困難』,我會稱之為學習『差異』。如果沒有這些差異,我就不會成為今天的我。」
「我從來沒有真正學習過,因為學校對我不好。我真的什麼都沒學到。我知道他們不接受我。⋯⋯我喜歡看著窗外的野生動物,看著飛來飛去的昆蟲和蟲子。我逃離了學校,因為我實在無法接受學校教育。當我離開後,我發現了我的天賦。」


威拉德獨自坐在池塘邊,被落葉上迷宮般的脈絡和食葉昆蟲的行走路線所震撼。他開始被「人們忽視的世界」所吸引。在院子裡和他的狗馬克西玩耍時,威拉德第一次決定進入這個微型世界。
「(馬克西)在柵欄下面挖球,它擾亂了一個螞蟻的巢穴,很多螞蟻跑了出來」,他說,「我感到難過,我不想讓螞蟻無家可歸,我想讓它們活下去。我為螞蟻建造了一整個村莊。我為蟻后建造了一座宮殿。」
「隔壁的女孩看了看我的作品,然後她說,『好得無以復加!』當我聽到『無以復加』這個詞時,我感覺自己就像在沐浴,每一滴水都沖走了學校老師對我說的一切。」

改變他的世界
微小雕塑的魅力吸引著威拉德。他開始用剃鬚刀片將小木塊塑造成人物。當母親看到他在創作時,她鼓勵他,「如果你把它們變得更小,你的名字就會變得更大。」
「有一天,我在電視上聽到有人在聖經節目中說,『駱駝穿過針眼比富人進入神的國更容易』。我母親給了我一根針,說,『把一頭駱駝放進去』」,威拉德說,「我必須找到一台顯微鏡。⋯⋯如果僅用手指,我無法做得更小。」
威拉德開始用小塊塑料和木炭工作。他的老師經常因為他在課堂上雕刻而責備他,直到他離開學校,他的藝術才能才蓬勃發展。
如今,威拉德每天最多工作16小時,一次最多創作六件藝術品。每件作品可能需要五到六週才能完成。挑戰在於細節,例如《最後的晚餐》的製作特別耗時,因為13個人物「全部擠在一起」。

他說:「這些作品太小了,你必須⋯⋯屏住呼吸,在心跳之間工作。你的手指有脈搏,如果你不小心,脈搏有一點振動就會破壞雕塑。」
威拉德在製作《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瘋帽子的茶話會時意外地「把愛麗絲吸入鼻子中」。他不得不同時訓練自己的呼吸、靈巧度和注意力,他說耐心是最重要的。
他說:「在這個分子級別上,你知道,我在創作時並不感到愉悅。我在完成時感到愉悅,然後當你看到人們來參觀展覽,他們透過顯微鏡看到,並發出『哦,我看到一條龍』的驚歎聲⋯⋯你可以聽到他們的喘息聲,他們看到了為他們創造的所有這些事物。」


威拉德花了數年時間才擺脫學生時代帶給他的消極和自卑。32歲時,他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到50歲時,他磨練了自己的技能,並發現了自己作為藝術家的價值。
首先引起國際媒體關注的是他的微觀雕塑《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不知不覺中,我上了電視。現在我在英國各地做展覽。我去過美國,在那裡做了一個展覽,一切都開始改變,因為人們看到了我的技能」,威拉德說,「我做鼓舞人心的演講,我做教學活動,我走進學校和孩子們交談。我可能會隨身攜帶一兩台顯微鏡,然後孩子們可以看到我是如何工作的。」
「我對此感到非常謙卑,也感到自豪,但與此同時,它並沒有改變我作為一個人。我仍然是學校裡的那個孩子,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點。」

威拉德說,我們「都曾經是微小的」,沒有人應該因為他們的差異而被忽視,他希望今天學校裡的孩子能夠在學校堅持學習,並找到自己的創造力。
「當你受孕時,你是微小的,然後成長為一個人」,威拉德說,「我的工作帶給人們一個信息。⋯⋯我因受到低估而被激勵,而人類有一種低估這些小事物的習慣。」
「自閉症不是死刑。我的哲學就是這樣的。如果你從來沒有機會,是因為你從來沒有冒過險。你必須抓住機會向人們展示你的能力,永遠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什麼都做不成』。」
查看下面的更多照片:









原文「These Ultra-Microscopic Sculptures Fit Inside the Eye of a Needle—Here’s How the Artist Paints Them」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