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美國海軍航空博物館舉行奠基儀式

【2025年10月30日訊】(記者李梅橙縣報導)10月28日,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加州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預計2027年開放。這片土地曾是海軍陸戰隊的航空站。航空館與市政府人員及退役軍人和居民等數百人參加了奠基典禮。

2025年10月28日,新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前排左1至4為爾灣市議員貝蒂‧弗朗哥(Betty Franco)、劉令淳(Melinda Liu)、詹姆斯‧邁(James Mai)和威廉‧戈(William Go),左5為爾灣大公園董事會主席、市議員邁克‧卡羅爾(Mike Carroll);右5為州參議員崔錫浩(Steven Choi)、右4為爾灣市長拉里‧阿格蘭(Larry Agran)、右3為海軍陸戰隊第三航空聯隊指揮官詹姆斯‧韋倫斯(James Wellons)少將,右2為退役中將、博物館基金會主席特里‧羅布林(Terry Robling)、右1為「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總裁兼CEO邁克爾‧阿吉拉爾(Michael Aguilar)。(李梅/大紀元)
2025年10月28日,新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李梅/大紀元)
2025年10月28日,新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李梅/大紀元)

「皮革領」曾是陸戰隊的著裝標準,用以保護頸部或保持頭部高昂,因此成為海軍陸戰隊的暱稱。大公園原是爾灣牧場的一部分,種植利瑪豆(lima beans)和橙子,曾是世界最大利瑪豆產地。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這裡成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航空基地,名為埃爾托羅陸戰隊航空站(MCAS El Toro),並且一直是部署海外任務的主要機場。

1999年7月航空站關閉並交還給地方。2001年,加州橙縣選民批准W提案,授權將其用作公園、自然保護區等多用途開發項目用地,航空館是其中一項。

永不言棄

「航空館是對海軍陸戰隊員在空中展現出的勇氣、技能和犧牲精神的永恆致敬,它不僅是為了保存過去,更是為了創建未來。」新館總裁兼CEO、陸戰隊退役準將邁克爾‧阿吉拉爾(Michael Aguilar)致詞時表示,航空館仍在籌款,以繼續修復飛機、設計展品陳列和完成規劃。

2025年10月28日,新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圖為新館總裁兼CEO邁克爾‧阿吉拉爾(Michael Aguilar)。(李梅/大紀元)
2025年10月28日,新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圖為原埃爾托羅航空站(MCAS El Toro)保留下來的機庫(李梅/大紀元)。
2025年10月28日,新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圖為原埃爾托羅航空站(MCAS El Toro)機庫,一個小孩子在看航空館館藏飛機。(李梅/大紀元)。

他介紹,海軍陸戰隊航空館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在退役陸戰隊兩位少將鮑勃‧布徹(Bob Butcher)和弗蘭克‧朗(Frank Lang)的帶領下,曾將所收集的飛機和文物運到南加州米拉瑪海軍陸戰隊航空站(MCAS Miramar)。

2025年10月28日,新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圖為人們在談論機庫的飛機,右一為「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總裁兼CEO邁克爾‧阿吉拉爾(Michael Aguilar)。(李梅/大紀元)。

2020年米拉瑪航空站因財政困難被迫關閉航空館。「但我們不會放棄,因為海軍陸戰隊員永不言棄。」他說,陸戰隊航空兵和飛行員的歷史、勇氣和創新精神不應被遺忘。在接下來的16—18個月裡,航空館基金會和爾灣市、海軍陸戰隊基地達成諒解備忘錄,允許基金會接管航空館,但必須在一年內籌集500萬美元。

阿吉拉爾回憶道,聯邦快遞(FedEx)創始人弗雷德‧史密斯(Frederick Smith)慷慨解囊,領先捐助;史密斯今年6月去世,他作為陸戰隊員在南越服役三年,榮獲銀星勛章、銅星勛章和兩枚紫心勛章。而當籌款期限臨近,壓力與日俱增時,退役上校查理(Charlie CQ)來電話說願意捐款,其兄弟帕特里克(Patrick)將補足剩餘的300萬美元,「這讓我再次意識到承諾、家庭和陸戰隊精神的真正意義」。

2025年10月28日,新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左起為退役中將、航空館基金會主席特里‧羅布林(Terry Robling),爾灣大公園董事會主席、市議員邁克‧卡羅爾 (Mike Carroll)和新館總裁兼CEO邁克爾‧阿吉拉爾(Michael Aguilar)。(李梅/大紀元)

歡迎回家

2022年5月,三方簽署協議,將航空館從米拉瑪航空站遷至大公園。「我們從埃爾托羅航空站搬到米拉馬,又回到了這裡。」航空館擁有四十多架服役飛機,阿吉拉爾說,「把它們從米拉瑪航空站沿高速公路運過來(到大公園)是很大的挑戰,有些是拆開、運輸再組裝的」。

爾灣大公園董事會主席、市議員邁克‧卡羅爾(Mike Carroll)的一句話:「祝美國海軍陸戰隊250周年生日快樂!」引來與會者們熱烈的掌聲,他說:「這是我們的承諾,將它(航空館)獻給所有的服役人員以及繼承這份遺產的子孫後代。」

2025年10月28日,新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圖為爾灣大公園董事會主席、市議員邁克‧卡羅爾 (Mike Carroll)。(李梅/大紀元)

「幾十年來,這裡是埃爾托羅陸戰隊航空站的核心,成千上萬的男女軍人為保衛國家英勇服役,很多人獻出生命,他們的功績銘刻在這片土地上。歡迎回家。」卡羅爾表示,市議會正在落實耗資12億美元的規劃,航空館是文化平台區的點睛之筆。市政府剛從聯邦管理局那裡收購了1英里外的埃爾托羅控制塔,並將對其改造,「航空館將成為令人驚歎和閃耀的典範,並賦予大公園以歷史意義」。

場地已被整平,施工在即。一位曾在這裡服役的陸戰隊員高興地參與典禮,他說:「都認不出這裡曾經是航空基地了。」

意義非凡

退役中將、航空館基金會主席特里‧羅布林(Terry Robling)致詞:「我們既要銘記先輩的犧牲,也要教導孩子為這個國家而自豪,以及她為什麼是一個如此偉大的國家。」他在陸戰隊服役38年,曾是戰鬥機飛行員,之後擔任第三陸戰隊航空聯隊司令、駐日陸戰隊司令以及太平洋陸戰隊司令。「我們的教育項目不僅向學生們傳授愛國主義精神,還要教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知識。」他說。

2025年10月28日,新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圖為退役中將、航空館基金會主席特里‧羅布林(Terry Robling)。(李梅/大紀元)

「我代表第三陸戰隊航空聯隊的14,000名陸戰隊員、男女官兵和水兵見證了這一切。」陸戰隊第三航空聯隊指揮官詹姆斯‧韋倫斯(James Wellons)少將致詞:「自1989年以來,航空館基金會發揮了重要作用,將人們凝聚在一起,共同慶祝和探索陸戰隊輝煌的航空歷史。」

2025年10月28日,新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圖為海軍陸戰隊第三航空聯隊指揮官詹姆斯‧韋倫斯(James Wellons)少將。(李梅/大紀元)

1919年,第一位海軍陸戰隊飛行員阿爾弗雷德‧坎寧安(Alfred Cunningham)向國會作證時說:陸戰隊航空兵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它能夠支援地面部隊。韋倫斯說,時至今日,這仍然是航空兵的核心使命,以及其與其它軍種的區別所在。

「如今的環境比冷戰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加嚴峻……但我們也在不斷進步,改變作戰方、訓練方和思維模式,以確保在任何戰場上都具備生存能力和殺傷力。」韋倫斯說,陸戰隊、第三陸戰隊航空聯隊以及整個海軍陸戰隊如今都裝備著第五代F-35戰鬥機、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和CH-53「基洛爾」重型運輸直升機,部署在全球各地。

2025年10月28日,新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圖為航空館館藏二戰和韓戰時代的海盜式戰鬥機。(李梅/大紀元)。
2025年10月28日,新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館「飛行皮革領航空博物館」(Flying Leatherneck Aviation Museum)在爾灣市大公園內舉行奠基儀式,圖為退役不久的鷂式戰鬥機(AV-8B Harrier fighter jet),它可以水平和垂直飛行。(李梅/大紀元)。

每一位飛行員、機組人員和維護人員的內心深處,都有一顆戰士之心,他們恪盡職守、矢志不渝。韋倫斯說,在訓練事故中犧牲的眼鏡蛇直升機飛行員泰勒‧布爾科尼少校(Tyler Burconi)體現了這種戰鬥精神,而他就來自橙縣聖克萊門特市(San Clemente),「這座偉大的博物館將成為他們犧牲和奉獻的象徵,我們將能在此緬懷他們」。◇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10-30 17:57 | 修改:2025-10-30 17:57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