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新移民来说,美国房市像一片新海域:信用历史短、首付不够、规则看不懂。FHA 贷款就像一只救生圈——首付低、要求宽一点,让你先站上岸,再慢慢优化后续成本。
一句话说清楚 FHA
FHA 贷款由联邦住房管理局做担保。银行把钱借给你,如果你还不上,政府替银行分担一部分损失。因为风险低了,银行更愿意借给「信用和首付没那么完美」的人。
它为什么对新移民友好?
低首付:首次购房最低 3.5% 就能上车。
信用宽一点:常规贷喜欢 620 分以上;FHA 在 580 分附近就有机会(分数更低也可能行,但要更高首付)。
收入比要求更灵活:每月月供占收入的比例(DTI)稍高一些,FHA 也可能放行。
资金来源更弹性:首付可以用亲友赠与(要留痕),部分过户费用可让卖方补贴。
小贴士:先拿预批函(Pre-Approval)。知道能贷多少,再看房,省时也更有底气。
代价与限制(务必看完)
一定会有房贷保险 MIP
一次性保险费 UFMIP:通常 贷款额 1.75%,多数人会直接滚入贷款本金,不用当天掏。每月年费 Annual MIP:按贷款余额算,会加在月供里。多久能取消?首付 <10%:通常整笔贷款期内都要付;首付 ≥10%:满 11 年后可取消。
只限自住:FHA 只能买自住房,不能拿去投資或短炒。
房子本身要过关:FHA 更看重安全、结构、基本功能(屋顶、供暖、用电、管道等)。房屋问题太多,可能过不了评估。
公寓要注意:最好在 FHA 可贷名單里(或能做「单个单位审批」)。提前请贷款经纪确认。
额度有上限:每个县每年都不同,湾区的上限通常更高,但仍覆盖不了特别贵的独栋。看房前先核对你所在县的当年 FHA 上限。
FHA 贷款和常规贷款(Conventional)怎么选?
常规贷:信用好、收入稳、首付足的人更合适,长期成本通常更低。
FHA:首付不够、信用历史短,但想尽快自住上车的新移民、年轻家庭更合适。
你可以把常规贷想成「高速」(门槛高、跑得顺),FHA 是「辅路」(门槛低、速度稍慢,但能先动起来)。
标准玩法:先上车,再优化
很多人的路径是:
FHA 入场 → 稳定报税、养信用 → 一两年后利率合适时「再融资」转常规贷 → 去掉 MIP、降低长期成本。
这条路对新移民很实用:先把住的问题解决,再慢慢把账算精。
新移民三问三答
Q1:刚来没什么信用记录,可以申 FHA 吗?
A:可以尝试。最好先有几个月的信用卡记录;没有也能用房租、水电、手机账单等做辅助材料,和贷款专员沟通。
Q2:海外汇来的钱能当首付吗?
A:可以,但务必留痕(来源证明、资金在美停留时间、转账记录),遵守反洗钱规定。
Q3:FHA 一定更划算吗?
A:入门容易不等于长期便宜。MIP 会抬高长期成本,所以很多人把 FHA 当过渡方案:先买,再转常规贷去掉 MIP。
一个真实小案例(浓缩版)
王先生一家两年前到硅谷,夫妻都有工作,信用只有 590 左右,存款不到 $5 万。用 3.5% 首付拿下 $70 万的公寓;房贷+MIP 月供约 $3600,压力可控;两年后信用升到 700+,计划再融资转常规贷,把 MIP 拿掉。这条路说明:FHA 是起点,不是终点。
口袋小字典(10 秒看懂)
FHA:政府担保的自住房贷款,低首付、门槛友好。
MIP:FHA 的房贷保险,分两块:UFMIP(一次性,约 1.75%,可并入贷款).Annual MIP(按余额每月收,<10% 首付通常全程;≥10% 首付 11 年后可取消)
PMI:常规贷里、首付 <20% 时才需要的保险;和 MIP 不是一回事。
Streamline Refi(FHA 简化再融资):如果你已经是 FHA,满足条件时可以简化手续降月供。
Seller Credit / Points:卖家帮你贴过户费、或你花点钱买低利率,都能让前期更轻松(要和经纪、贷款专员一起算总账)。
最后一句话
FHA 的价值是「让你先住进去」。上车后,继续养信用、稳报税、控负债,等合适的市场窗口再转常规贷,把成本拉下来。对新移民来说,这是一条现实、稳妥的上岸路线。
咨询邮箱:benjiang98@gmail.com
咨询電話(408)621-9920
华夏佳景地产及贷款公司https://goodviewrealty.net/
WeChat ID:BenJGre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