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看淡中國經濟 韓國成立工作組防風險

【大紀元2023年08月24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徐亦揚綜合報導)中國房地產和金融業的違約危機正在蔓延,引發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擔憂情緒不斷升溫。韓國政府設立了專門的工作組,研究如何防範中國房地產風險。與此同時,國際投行紛紛調降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外媒表示,中國40年的經濟繁榮已落幕。

韓國媒體韓聯社近日報導,根據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秋慶鎬的指示,韓國財政部在經濟政策局內設置「中國經濟狀況組」,將與韓國銀行(央行)、產業通商資源部、金融委員會等多個機構和部門保持緊密合作,密切關注中國經濟局勢的變化。

此外,韓國政府高層對話機制也將關注中國房地產金融風險。由韓國財政部第一次官(副部長)方基善主持召開的經濟應急管理工作組會議將討論對策,而宏觀經濟金融問題工作檢查會議也將隨時評估中國經濟情況。

外媒:中國40年經濟繁榮落幕

在今年8月中旬的一場籌款活動中,美國總統拜登將中國經濟問題形容為一顆「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中共官方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2023年7月,各項關鍵指標全線下行,這引發國際主流媒體的廣泛討論,探究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困境。

8月22日,《華爾街日報》發表《中國40年經濟繁榮落幕,接下來會怎樣?》長篇分析文章表示,中國經濟遇困的跡象接踵而至,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中國正步入增速急劇放緩的時代,而不利的人口結構以及與美國及其盟友之間日益擴大的分歧使情況變得更為糟糕。「這與其說只是一段經濟疲軟期,不如說可能是一個漫長時代的落幕」。

文章引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專門研究經濟危機的歷史學教授亞當‧圖茲(Adam Tooze)的話說:「我們正見證經濟史上最大幅度的換檔。」

美國資深投資家、全球策略師戴維‧羅奇(David Roche)認為,中國的經濟模式已經「被沖上海灘」,「不會再次起飛」,這將對全球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羅奇日前在CNBC的Squawk Box Europe節目中表示,全球股市未能消化製造業在經濟體中長期下降的趨勢。一旦許多同時存在的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風險得到適當評估,市場將出現「非常大」的向下調整。

他認為,在歷史上,中國以出口為支柱的經濟將難以產生任何有意義的增長,這將導致「民眾的巨大失望、更多的地緣政治問題和更多的街頭亂象」。

「中國模式顯然已被沖上海灘,其中存在著巨大漏洞和遺留下大量問題,而且不會再次起飛。」他說,「他們確實沒有辦法通過外科手術擺脫壞帳和不良資產,與此同時,他們也無法依靠傳統的增長指標。這是個大問題。」

國際投行紛紛調降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最近幾週,國際投行紛紛調降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以應對中國經濟增長勢頭放緩的跡象。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近日表示,鑒於中國房地產下行幅度可能比此前預期的更深、持續時間更長,且外需弱於預期,瑞銀將中國2023年和2024年GDP增長預測分別調降至4.8%和4.2%。

瑞銀現在預計,2023年中國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將下降25%左右,2024年將進一步下降5%~10%。而瑞銀之前的預測是2023年下跌中個位數,2024年將實現低個位數增長。

瑞銀預計,中國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在2024年二季度之前將深陷同比下跌,2023年同比下跌3%,2024年同比增長僅0.5%(此前預測為1.2%)。

瑞銀還調降了對中國2023年和2024年的進出口額和進出口量的預測。4月以來中國進出口跌幅超過此前外界預期。此外,未來全球和中國國內需求走弱也可能拖累進出口價格下降。

此外,瑞銀將2023年底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預測從6.95調整為7.15。瑞銀認為,鑒於美國經濟韌性較強,美國利率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從而支撐美元保持高位。相反,中國經濟增長和通脹最近低於預期,未來復甦可能更為緩慢。

摩根大通將2023年中國GDP增長率預測調降至4.8%。而5月初,該行曾預測中國經濟將增長6.4%,是給出最樂觀估計的機構之一。

摩根大通的一些經濟學家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4.2%。根據彭博社整理的數據,若如預期所料,中國將迎來自毛澤東時代以來最弱的經濟增長趨勢。

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Financial Group Inc.)也將中國全年GDP增長預期從5.5%調降至5%。

英國巴克萊銀行8月15日將中國2023年GDP增長預期從4.9%調降至4.5%。巴克萊表示,中國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長勢頭弱於預期,而房地產行業仍是經濟復甦的一大拖累,隨著失業率上升,消費復甦陷入停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中國未來幾年的GDP增長率將低於4%,這一增速還不到過去40年大部分時間增長水平的一半。

中國的經濟危機會觸發全球經濟危機嗎?

8月24日,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市場學教授暨約翰奧林棕櫚講席教授謝田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衰退會對全球經濟產生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

謝田表示,全球經濟總體也在經歷衰退,美國已接近衰退邊緣,同時德國等歐洲國家已經陷入衰退之中。「因此,全球經濟實際上由於其它原因已經開始下滑,而中國經濟的衰退則雪上加霜。然而,中國面臨著自身的問題,而且問題比較嚴重」。

旅美時政評論人士章天亮8月21日在他的自媒體節目中表示,隨著中國勞動力人口的減少、產業鏈的外遷,所有人都對中國的經濟失去了信心,人們不再投資也不再消費,經濟可能會出現相當大程度的下滑。

章天亮認為,中國的經濟危機對於某些國家的影響可能非常之大,但對於歐美國家來說會相對較小。

他說:「那些嚴重依賴中共大撒幣的國家就會遇到很大的問題,因為它們都是窮國,本身就缺乏資源和管理能力,而且一般都是獨裁國家。它們依靠中共的債務輸血來實現經濟增長。如果中共的輸血突然接濟不上,這些獨裁國家將迅速面臨政府的破產。因此,一些南美國家、非洲國家,包括一些中亞國家和中東國家,可能就會出現經濟和政局動盪。」

章天亮進一步分析說,歐美民主國家在中國經濟危機外溢時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在意識到這一問題後,特別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美國家已經開始系統性地重新規劃產業鏈,以確保其安全性。然而,中國的經濟危機可能會對大型投資公司和在中國設廠的大企業打擊較重,因為他們在中國進行了大量的投資項目,這些投資可能都會打水漂。不過,這些損失對於這些公司來說並不會達到致命的程度。

(記者張鐘元對本文有貢獻)

「三藩有話説」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