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籍倖存者回憶廣島原爆景象:用畚箕撿屍塊

【2025年08月05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美軍於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在日本廣島投下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最終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並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今年適逢二戰終結80周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了多名韓籍原爆倖存者。他們描述了當年親眼所見的駭人景象,其中包括用畚箕收拾殘缺不全的屍塊。

據BBC報導,在廣島原爆發生時,有7萬人當場死亡,其中約20%是韓國人,這並不廣為人知;另有數萬人在隨後的幾個月內死於輻射、燒傷和脫水等後遺症。

當時韓國受日本殖民統治已長達35年,約有14萬韓國人居住在廣島,其中許多人是被強制徵召入伍的,或是為求生存而遷居至此。

現年88歲的倖存者李貞順(Lee Jung-soon,音譯)回憶說,當時她父親正準備去上班,卻突然跑回來,叫他們立刻撤離。「據說街上到處都是死人——但我當時非常震驚,只記得自己一直在哭,一直哭個不停。」

這場原子彈爆炸的威力相當於1.5萬噸TNT炸藥,頓時讓擁有大約42萬人口的廣島陷入火海。李貞順說,爆炸後,只剩下殘缺不全的屍體,難以辨認。這些屍體「融化了,只剩下眼睛清晰可見」。

她直言:「原子彈……真是可怕的武器。」

另一名83歲的倖存者、韓國原爆倖存者協會(Korean Atomic Bomb Victims Association)陜川郡分會會長沈鎮泰(Shim Jin-tae,音譯)表示,當時韓國人在日本被視為二等公民,經常被分配到最辛苦、最髒、最危險的工作。而在原子彈爆炸後,他們必須擔任清理遺體的任務。

沈鎮泰說,他們一開始用擔架運送遺體,但遺體太多了,最後就用畚箕把屍塊鏟起來,在學校操場上焚燒。「當時大多是韓國人在做這些事。戰後清理和軍火相關的工作幾乎都是我們做的。」

依據韓國原爆倖存者協會的統計,這場原子彈爆炸的整體死亡率約為33.7%,而其中韓國人的死亡率為57.1%。約有7萬名韓國人遭遇這場浩劫,其中大約4萬人在當年年底前死亡。

蘑菇雲
1945年8月9日,美軍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後,出現蘑菇雲。(Keystone, MPI/Getty Images)

日本投降後,韓國擺脫了該國的殖民統治,約有2.3萬名韓籍倖存者返回家園。但有的人因為嚴重燒傷而被毀容,即使在祖國也遭受歧視。

李貞順說:「在我們村莊裡,有些人的背部和臉上傷痕累累,只剩下眼睛。他們被拒婚,受人冷落。」

此外,這些生活非常艱苦的人患上了不明原因的疾病——皮膚病、心臟病、腎衰竭、癌症。這些症狀隨處可見——但沒有人能解釋其原因。而這樣的折磨也延續到了第二代和第三代。

李貞順的兒子李浩昌(Ho-chang Lee,音譯)被診斷罹患腎臟衰竭,目前接受透析,正在等待腎移植。李浩昌說:「我相信這是輻射暴露造成的,但誰能證明呢?這很難用科學方法驗證——需要進行基因檢測,這既費力又昂貴。」

多年來,原爆倖存者爭取權益卻毫無進展,韓國政府直到2019年才首次發布調查報告。該調查主要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

今年7月12日,日本廣島市政府首次派官員造訪韓籍倖存者聚居地韓國陜川郡,而且為紀念碑獻花。這是日本現任官員首次正式訪問當地。

儘管多名日本前領導人已表達歉意和痛悔,但許多韓國人認為,如果沒有得到正式承認,這樣的態度就不真誠或不夠。

對於沈鎮泰這樣的倖存者而言,重要的不僅是得到補償,而是獲得承認。

他說:「記憶比補償更重要。我們的身體會記住我們經歷過的一切……如果我們忘記了,類似的事件還會再次發生。總有一天,再也沒有人能講述這個故事。」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8-06 17:58 | 修改:2025-08-06 17:58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