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李強不開記者會 中南海不願面對什麼

【2024年03月05日訊】3月4日,在中共十四屆全國人大會議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大會發言人婁勤儉宣布:今年人大會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如無特殊情況,本屆全國人大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

總理記者會,又稱「總理答記者問」,是中共總理在人大會議閉幕後主持召開的中外記者會。其始於1991年,在1993年後成制度化、常態化。1998年朱鎔基出任總理後,記者會更成為兩會中的焦點,時間也延長到兩個到兩個半小時。此後,在溫家寶和李克強任總理期間,也每年都召開記者會。

最引人注意的是2012年溫家寶的最後一次總理記者會,不僅全程時間長達3個小時,而且還首次對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逃美領館案表態,釋放了薄熙來下場不妙的信號。

2013年和2020年李克強在總理記者會上也備受關注。2013年,李克強發出重磅信號:「有關中國勞教制度的改革方案,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制定,年內有望出台。」半年後,臭名昭著的勞改制度被徹底廢除。而在2020年的記者會上,李克強則爆出中國當前有6億人口的月收入只有人民幣1000元左右,這與習近平剛剛提及的當年是「脫貧收官之年」形成鮮明對比。

與歷屆前任總理李鵬、朱鎔基、溫家寶、李克強相比,李強遠沒有他們所擁有的權力,其一再被削權,且作為「一家獨大」的習跟班的角色從其就任總理之職後,就已確定。對此,李強也選擇擺正自己的位置,一再向習表忠,一切聽習的話,自己從不越雷池一步,甚至在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上,就明確表態「國務院首先是政治機關」。

自然,擅於阿諛奉承、說謊話是李強等中共高官必備的本事。在2023年兩會的首次總理記者會秀、也大概率是最後一次秀上,李強罔顧事實,罔顧民生疾苦,一味高唱讚歌。

這樣的李強是否得到了習的完全信任,從蔡奇實際地位高於李強看,似乎還無法得出這樣的結論。如今從李強再被習「剝奪」開記者會的權力,再一次坐實李強是何等弱勢總理看,習連基本的體面也不願給李強維持。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雖然這與習為保一尊地位、不想讓李強搶了風頭的愚蠢想法有關,但還有一個原因是在內外交困下,在過去一年幾無拿得出手政績而言的情況下,習、李等中南海高官不願面對記者們的詰問。

據剛剛被404 的網易新聞專題《總理記者會的前生今世》一文,按照慣例,記者會近半數提問機會給外媒,因為讓更多外媒了解中國的內政外交政策,是設置總理記者招待會的初衷。以2007年為例,在大會發給記者的750張請柬中,港澳台地區記者200張,內地記者200張,而國外記者占了350張。

不僅記者見面會邀請函發放時會更多照顧外國媒體和港澳台媒體,提問機會也會向外媒、港澳台媒體傾斜。如在1999年朱鎔基記者會上,8個提問機會中外媒得到5個,溫家寶兩屆任期內的10次總理記者招待會中,每年都有6到7家外媒獲得提問機會。在外媒中,美國媒體獲得的提問機會最多,共有28次,英國媒體則獲得17次。日本媒體每年幾乎都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提問機會,16年間共獲得11次提問機會。

相較於「黨化」為中共唱讚歌的中共媒體記者,外媒記者更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走向、人民幣匯率、西藏問題、台灣問題、中美關係問題、中日關係問題、人權問題、香港問題以及總理的自我評價等。同時當年重大國際國內事件也從未在總理記者會上缺席。

由此可以推出今年如果總理記者會召開,李強會遭遇到不少尖銳問題:中國經濟狀況、俄烏戰爭、以哈戰爭和紅海危機、中美關係問題、台海危機、人權問題,等等。每一個都很棘手,也都是中共難以解決的困境和挑戰,當然更難回答,也很容易落下口實。無外交經驗且在經濟上無一建樹的李強如果繼續老調重彈,毫無新意,或者出現口誤,只會引起如潮惡評,網友嘲笑,甚至國際不良影響,進而也讓習的顏面無光。

因此,李強取消總理招待會的另外可能的原因,與李強的無能、與中南海高官不願面對外媒的詰問有關。而這樣的選擇說明現在的中共底氣實在是很不足,很沒有自信,連外媒都不敢面對,還談什麼繼續「對外開放」?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