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稱「經濟不能下猛藥」遭刪 泄露何祕密?

【大紀元2024年0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易如採訪報導)針對市場對改善經濟的期待,中共總理李強6月25日在遼寧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稱中國經濟「不能下猛藥」。但這一說法在官方通稿中遭刪除,專家認為涉及多種原因,包括李強泄露中國經濟已無藥可救的「國家機密」。對於什麼是「猛藥」,也有不同解讀。

李強稱中國經濟「不能下猛藥」遭官方封殺

李強6月25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致辭時,照例吹捧中國經濟的「良好發展態勢」。在回應北京如何平衡短期的刺激需求,以及債務高企、人口老齡化、消費不振等問題時,他宣稱,中國經濟經過幾年的疫情衝擊,當前需要「固本培元」。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李強解釋說,就像一個人大病初癒,「按照中醫理論,這個時候是不能下猛藥的,應該精準調理、慢慢調理,使它的基礎逐步得到恢復」。

不過,李強上述「不能下猛藥」的提法,在中國大陸被封殺。新華網的通稿,只提到李強的「我們注重固本培元,增強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能力」等套話。《聯合早報》微博發布了《李強:中國經濟這個時候不能下猛藥》,網友評論被禁止顯示。

陸媒中,疑似只有財經媒體格隆匯曾跟隨外媒以「李強:中國經濟當前不能下猛藥,需要『固本培元』」為題發出報導,但很快被刪除,目前該報導的截圖在微博流傳。

(網路截圖)

財聯社6月25日一則關於國債期貨的報導則藏有李強相關講話內容,「李強總理關於目前不能下猛藥刺激經濟的發言,市場解讀為短期不會有增量政策,進一步推升債市做多情緒。」

中國經濟每況愈下,自2022年底解除封控後,市場一直期盼中共採取「重大舉措」提振經濟。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北京當局的種種表現令外界越來越失望。隨著中共三中全會的臨近,輿論對當局近期宣示「走回改革開放」正抱觀望和質疑態度。李強說「不能下猛藥」,引人關注。(延伸閱讀:中國通解讀中共黨魁為何不肯救經濟

大陸微博上有為數不多的網友議論此事:

帽子哥聊財經:「中國經濟這個時候不能下猛藥!這可能解釋了最近政策的詭異。」

股市小楊哥:「這句話意味著什麼呢?也許意味著短期內沒有強刺激了。不應對下月會議有過高的政策期待。完犢子,希望過後又是一陣失望。」

楊柳山竹:「流血快要不行了,不能輸血,你要吃飯加強營養,這個方子妙!」

窗外浪風nb:「人家承認自己無能了,韭菜自生自滅吧。」

慣聽山雨:「當年的八萬億,讓中國成為沙漠中的綠洲,雖然有後遺症,但終歸是救了命!病情急劇惡化的時候要用猛藥,保命了再調理。否則咽氣了麻煩!」

大地無言2010:「頑疾不用猛藥就危險了。」

Hxl521vs125:「讓領導安全退休。」

柒妃特:「國外沒有疫情衝擊?」

還有網友說:「不是一直穩中向好嗎,咋還大病了?」

在海外X平台,獨立評論人蔡慎坤調侃:「一個對經濟常識經濟運行規律完全不懂的土郎中,給進入重症監護室的中國經濟開出祖傳祕方,不知道與會的這些中外專家學者包括商界大佬有何感想?」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孫國祥提供)

李強言論為何遭刪除?

針對李強相關言論遭官媒刪除,以及在網絡被封殺,專家表示事涉敏感。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6月16日對大紀元表示,「不能下猛藥」被刪除的原因,可能有三個:

第一個就是李強的言論暗示中國經濟狀況很嚴重,需要採取謹慎的政策措施,而非強大的刺激政策,這種表態可能會削弱市場。

第二,李強說不能下猛藥,這與中共政權一貫傳遞的對經濟的積極信號出現了矛盾,可能會被解讀為他對現行經濟政策的不滿或者質疑,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

第三,如果承認經濟存在嚴重問題,又不能夠迅速解決,就會引發公眾的焦慮和不滿,尤其是在當前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的背景下,中共政府希望透過控制言論來穩定社會情緒。

孫國祥認為,李強的言論被封殺,說明中共政府處理經濟問題,越來越左支右拙。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國臣。(王國臣授權)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對大紀元表示,李強這句話暴露出中國經濟無藥可治。

「面對比較緊急的情況,比如惡性腫瘤,我們通常會先選擇西醫的手術開刀,後續當然需要中醫的調理。問題是,如果身上的腫瘤太多,這種開刀下去,可能會當場就死在手術台上。這種情況下,可能就只能透過安寧病房消極治療。所以(李強)這句話,某種程度在說明,中國大陸的經濟已經無藥可治了。泄漏國家機密的結果就是被封殺了。」

安寧病房是指進行安寧緩和醫療(臨終關懷)的病房或醫院,一般是針對癌症末期或絕症、治療已不容易再見效的病者。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對大紀元表示,李強的話被刪除,第一就是因為會引發民營企業和民眾的討論,人們本就覺得現在經濟非常差,還不下猛藥的話有違常識;第二也是變相承認了中國經濟的壓力非常大,與官方一片積極樂觀的描述有衝突,所以把它刪除。

分析:中共對下「猛藥」左右為難

對於什麼才是中共所謂的「猛藥」,專家有不同看法。

孫國祥認為,所謂的下猛藥通常就是大規模的財政刺激和貨幣的寬鬆政策,但這些政策可能會帶來長期的副作用。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un Huang)(黃大衛授權)

孫國祥表示,純粹從經濟看,李強講的是實情,目前下猛藥可能在經濟上產生債務的負擔,舉新債來抵償舊債,導致地方的財政要倒閉,企業要倒閉。如果放寬金融政策,可能會導致整體的物價上漲,銀行系統不良貸款的風險加大。而如果經濟刺激效果不佳,就會導致失業率上升跟收入分配的惡化。

「這些議題攪纏在一起,沒辦法一一解決。中國的確應該下猛藥,不過不是經濟上的猛藥,在政治上的改革和開放,才是真正的猛藥,也才能夠真正解決中國經濟上不斷累積的那種惡疾和沉疴問題。」

王國臣表示,猛藥指的就是印鈔票。但是印鈔票的結果,第一是人民幣匯率可能會崩。尤其房地產,還有地方的債務,銀行都是個窟窿。最近曝光的國企造假也反映出國企財政的窟窿很大。

他表示,不能下猛藥,當局可能更擔心的是道德風險,因為地方政府到處蓋基建,房地產到時候虧損,也是由中央來買單。

王國臣認為,因為李強已經說要不下猛藥,更應該要關心不下猛藥後的結果。「不下猛藥,整個經濟就是下行,外資企業就不敢投資,甚至撤廠。」他說中國經濟趨緩是歷史必然,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民主化和市場化,就無法進行經濟的順利轉型。

黃大衛認為,所謂猛藥,是指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是減少稅收,第二方面是增加補助,但目前兩方面都沒有,增加貨幣投放也沒有投到民營企業去。

「現在猛藥比較難放,因為放猛藥意味著要增加財政的赤字,也要增加政府的負擔,但是目前政府債務已經是非常巨大。綜合幾方面來說,是左右為難。」他說。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