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在華遇逆風:發貨少 出口少 收入也少

【大紀元2024年03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在地緣政治局勢緊張、貿易出口管制加碼以及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明顯遭遇逆風,現在發貨、出口和收入都在同時變少。

另一方面,中國市場沒能自COVID疫情以來的大規模萎縮中走出來。中國經濟增速降至幾十年來的官方記錄的最低水平;中國國內的消費者支出減少了,尤其是對外國品牌的消費不斷下滑;中國曾經勢不可擋的出口機器也運轉不暢。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受此影響,許多跨國公司從中國發出的產品越來越少,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也日益減少,從中國獲得的收入也有所下降。這些變化促使一些公司削減了在華投資。

報導稱,美國和其它跨國公司在中國出口中的占比曾經達到一半以上。而現在,這一比例降至不到三分之一。

中國經濟在2022年年底解除清零政策後的復甦只是曇花一現,然後快速陷入停滯狀態,而且北京與西方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越發加劇。

約占中國經濟年產出四分之一的房地產市場正搖搖欲墜,加劇了消費者的悲觀情緒,人們捂緊錢包不願花錢,即便物價一直跌。企業也不願意投資和招聘,中國年輕人失業率屢創新高。

人口問題的挑戰更為長期和嚴峻。出生人口減少,總體人口萎縮且趨於老齡化,意味著中國的勞動力和消費者群體將縮小。僅管中國勞動人口基數仍然龐大,但快速推進的城鎮化帶來的勞動力供應增長已基本耗盡。這些變化將使中國未來更加難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曾經為美國企業帶來增長,但現在中國正試圖從美國商品轉向其它國家以及本土製造商品。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數據顯示,2006年至2020年,美國公司占在華企業總收入的比例從16%下滑至10%。

沃爾瑪、星巴克和雅詩蘭黛在中國消費者支出減少的情況下,面臨中國國內商家的挑戰。福特和通用汽車等美國車企也在節節敗退。

彭博社上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在電動汽車銷售增長乏力、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特斯拉已經減少了其在中國工廠的產量。

美國企業越來越多地選擇對中國「去風險」。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在2024年度《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中說,調查顯示,有57%的受訪美企對於北京的開放承諾仍感到不確定或信心不足。

美企對於未來在中國投資仍普遍採取「審慎樂觀」態度,大多數受訪企業表示,在2024年僅考慮小幅增加在華投資,或者暫無增加投資的計劃,且優先考慮推進核心業務,而非新增投資。

調查說,有多達三分之一的受訪美企表示,相較於本土企業,外資受到更多不公平待遇,儘管此一情形已較前兩年有所改善,但不同的行業的感受差異較大,例如消費產業表示環境有改善,但科技及研發產業認為情況仍在惡化。

「三藩有話説」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