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鵬觀察】華春瑩升 周其仁被封 習釋何信號

【2024年05月28日訊】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秦鵬觀察》。今天是美東時間5月27日,京港台時間5月28日。

今天焦點:華春瑩晉升外交部副部長,倍受期待的北大教授周其仁則被「封殺」了,釋放中南海什麼信號?

你可能永遠想不到,中國企業竟捲成這樣。關鍵時刻,習近平給新質生產力修正了方向。喜大普奔,國家大基金三期來了。

首先,還是請大家在評論區,關注我的YouTube新頻道以及乾淨世界頻道,謝謝。

周其仁被封 華春瑩上位 中南海釋放什麼信號?

這兩天,有兩個人的動向,牽動了眾多人的目光。一個是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周其仁,他參加了5月23日,中共黨魁習近平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舉辦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很多知識分子因此歡呼雀躍、奔走相告,說這透露出了重大信號。

不過,我很遺憾地告訴大家,前兩天很多人拚命轉發的那篇文章《周其仁成為座上賓釋放什麼信號》,現在已經不見了,顯示【此內容因違規無法查看】。周其仁怎麼了呢?

另一個閃光燈關注的角色,則是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外交部長助理華春瑩,剛剛晉升外交部副部長。對此,媒體多以戰狼升官作為報導主題。

對華春瑩升職,我並不奇怪,因為前一段時間,習近平訪問歐洲,她就鞍前馬後的為習夫婦貼身服務,頗得信任,當時就有多個國內朋友把照片發給我,都說這可能要升官了吧。她本來就是戰狼王毅的得力幹將,現在又獲得了習近平歡心,再上層樓,並不奇怪。

但是,她的經歷和過去外交部副部長的晉升資格,其實是不匹配的。【文昭談古論今】的主持人文昭兄,就認為她的高升不算很正常,他有三個發現:1、在外交部的副部長隊列裡,她是唯一一個沒有出任大使履歷的人。她的外派經驗,一次是去新加坡,另一次是中共駐歐盟使團,最高職務做到參贊。第二個發現,是除了陳曉東出任印度大使,印度算是一個地區性大國之外,當前的副部長裡,竟然也沒有一個有出任大國大使的經歷,即美英法德日等國家。也就是說,文昭發現外交部「部領導」的資歷,正變得越來越低。第三個發現,是華春瑩在外交實戰經歷最弱,是個純口炮黨。同樣是女性副部長,2013年退下來的女性副部長傅瑩,做過駐菲律賓大使、駐澳洲大使和駐英國大使。

不過,我倒是認為,這恰恰說明了習近平的用人風格,現在的中共七常委,不也基本都是文革後上位的工農兵大學生嗎?什麼博士之類,基本都是當官之後,各大學為了拍馬屁贈送的。比如,二把手李強是農科院校出身,研究生是中央黨校的,和之前的李克強北京博士、以及溫家寶、朱鎔基等正規大學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但習近平就是喜歡這樣的人。而且,人們越是罵他封城弄得上海民不聊生,習近平越認為李強忠誠可靠。之前以驅趕低端人口、號稱要刺刀見血而聞名的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同樣,因此榮陞中共政治局常委。

華春瑩為何晉升?2022年,王毅主持學習習近平外交思想,就洩露了機密。他強調要勇於擔當、敢於鬥爭,而鬥爭思想,是習近平寫入新黨章的重要內容。也就是說,華春瑩成為戰狼,是習近平的旨意,現在也因此獲得獎賞。習近平也因此給中共其他外交官一個清晰的信號:沒有能力不重要,把外交部變成斷交部、讓世界各國厭惡也沒關係,只要敢咆哮、無理攪三分,你就能晉升高位。

有人把華春瑩從小至今的照片做成了視頻,大家從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出,相由心生,她是如何從一個還算正常的天真少女,一步步地在中共體制內,蛻變成一個沒有個人意志的黨的螺絲釘,她的眼神中的清澈和單純在漸漸消失,變得冷酷、狡詐和對人不屑,同時變化的還有面部的肌肉,越來越充滿了好勇鬥狠的邪惡。

還有王毅。2013年,原外交部長楊潔篪被提拔,德國之聲報導:接替他的王毅是一位處事周全、彬彬有禮的外交官,對日本非常了解。他將負責修復對日關係……而後來的事實則告訴世界,當時西方人多麼的天真,在中共體制和黨性面前,人性很渺小。

由此,我們再回到周其仁教授這邊,他在座談會上的露面,讓那麼多國內政商界人士心潮澎湃,春心蕩漾,自以為改革要來了,習近平要糾偏了,同樣很可笑。因為,一個普通的學者同樣改變不了黨。

知情人士也透露,這樣的會議中,周其仁只是龐大決策程序的一部分,還有其它的座談會、討論會、書面會簽等,有的已經走完了,有的還沒走,有的不會公開報導。周教授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也只是談了一點點感想而已。但大部分自媒體,就只看到周教授的名字就嗨了。

而和周其仁這次螺絲釘式的角色相比,2021年5月13日,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張維為,是被請進中南海,為中共政治局委員們花幾個小時上課,大講「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即如何做好大外宣和大內宣的工作。也因此,他被人稱為習近平的「國師」。

其實,周其仁的很多觀點是習近平不喜歡的。比如,他長期倡導改革開放和市場化改革,認為政府應該減少行政干預。這和習近平所主張的做大做強國有企業,針鋒相對。

所以,結果會怎樣呢?有財經播主觀察到:「現在越來越明顯了:每『深化(改革)』一次,權力就集中一圈,就像孫猴子頭上的緊箍咒;每『高質量(發展)』一次,就做一輪減法,減薪一輪,讓一塊錢更值錢一些。這樣的政策能搞好經濟,那才是世界奇蹟。」

所以,對中共來說,只是利用周其仁,給民間和企業界一個幻想,但是如果你想高潮,對不起,那就只能把那些不討喜的文章封殺了!

3440億大基金三期 5大國有銀行為何蹊蹺出資?

我們接下來,要給大家報告一個好消息,按中共《環球時報》所說,中國的光刻機馬上就世界遙遙領先了。3年前,2021年5月29日,它報導,「不賣中國光刻機,大概3年後中國就能掌握」。所以,朋友們,見證奇蹟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這個話實際是中國大陸御用經濟學家林毅夫說的。2021年,他表示,阿斯麥(ASML)執行長擔心不把光刻機賣給中國,大概3年後中國就會自己掌握這個技術。而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只要中國掌握這個技術,中國的生產成本會比國際上便宜,那時候ASML可能就退出了世界光刻機市場。

當然,為了加快黨超越世界的步伐,美國和盟友也幫了中共一下。今年1月1日,ASML表示,荷蘭政府已撤銷部分設備運往中國的出口許可證。中共很不高興,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敦促荷蘭要「尊重契約精神」。

而本週一(5月27日),又一個重大消息出爐,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3,440億元人民幣。金額遠遠超過此前2000的市場預期,也超過了前兩期基金之和。

而且,在發起股東名單中,5大國有銀行也非常搶眼,合計投資1,140億,三分天下!

相比5大國有銀行,其它出資人規模小得多,中央財政600億,國開系460億,央企290億,再就是廣東、上海和北京三地國投,有非常明顯的北京牽頭,全國強硬拉郎配的特點。如果我們考慮財政部和國有銀行的歷史淵源,財政部系更是占了3,440億投資的半壁江山。這就奇怪了,當局為何要拉銀行們參與風險投資呢?

圈內人士透露,大基金三期募資相當困難,晶片產業鏈上下游、頭部的,該投的都投得差不多了,對三期的預期很低。市場化的出資人一個都沒了,地方政府也剩下北京深圳廣州,其它地方財政困難也都打退堂鼓了。領導者又要求三期規模要比前兩期大,最後就由幾大國有銀行兜底了。

我認為,還有兩個原因他們沒說出來:一、是美國正和盟友加緊打壓中共,這使自力更生更困難,而被投資企業一旦被列為制裁對象,更是九死一生;二、此前兩期大基金腐敗橫生,比如武漢弘芯等涉足千億大騙局,國家大基金高層更幾乎全部落馬,這也讓新基金風險加大,投下的錢很可能變成習近平說的「耐心資本」。

也就是說,基金看似聲勢浩大,但實際是習近平要在全球高科技領域鬥爭,而奇怪的投資人組合,則是他抓來完成政治任務的。

中國企業捲到了這程度!

那麼,這會把中國帶向何方呢?

清華大學經濟學和社會學教授孫立平講了三個故事,引起網絡關注,也嚇得微信管理員把評論區刪得乾乾淨淨: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杭州某直播電商的現狀,我猜測是淘寶。一個賣女裝女鞋的頭部企業,有一天出了一個新款,突然爆了,一天賣了近500萬。老闆馬上找工廠加訂單。大家很開心,結果你猜怎麼著,3天不到,就有同行把同款做出來了,一模一樣的,半價賣,精準搶他們的粉絲,這麼一搞,他們的顧客紛紛退貨。最後一算帳,不僅沒賺錢,倒賠300w。

第二,孫立平前些天在一個地方講課,一位企業家學員給他講了這麼一件事情: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該企業也在試圖轉型。經過仔細調研和論證,開始上一個項目,在國內基本是一個空白,投資大約四五個億。但就在項目還沒有建成投產時,消息傳來:就在他們這個項目上馬後,全國有幾十個同類項目也陸續開工了!藍海即將變成紅海。

第三,小米汽車上市的時候,有人問雷軍,小米做車能掙錢嗎?雷軍反問道:那你告訴我,哪個做新能源車的掙錢了?確實,目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除了比亞迪和理想,可能沒有賺錢的車企了。

這就是中國現在的局面,孫立平認為現象是內捲,背景是資本過剩,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賺錢的邏輯,就變成了努力砸錢做大,最後贏家通吃,或者不掙錢也沒關係,就在資本市場套利走人,變成玩金融。

但是對深層原因,我不完全認同孫老師,我認為還因為,中共把整個中國社會大環境扭曲了,所以沒有人尊重知識產權,每一個人都變得浮躁和急功近利,沒有多少人真正往精細化創造和管理,或者向高科技方向走。所以整個社會同質化太強,最後才會拚命地捲、內耗。

從國內來說,這讓大家都沒錢賺。從全球來看,也遭到世界越來越大的牴觸。比如,本週一,法國經濟財政部長就表示,整個世界經濟都面臨著中國廉價出口產品過剩的風險,七國集團也提出了一系列聯合批評。

顯然,一個國家強調鬥爭和內耗,對誰都不是好事。

那麼,怎麼才能正常呢?每一個人都努力工作,但也都有一份有尊嚴的生活,工作、創新和福利得到平衡。就像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那樣,給每一員工漲工資,讓他們買得起汽車,也因此刺激了整個美國乃至西方社會,形成了一個世紀以來相對平衡的的世界。

當然,這不是中共希望的。中共央視報導,就在習近平在濟南主持座談會的那天,他還發出一個重大指示,說:新質生產力,是否就等於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也就是說,他希望把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那個超級捲的局面,也帶到其它行業中去。

大家認為,這又會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呢?

好了,我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請喜歡我節目的朋友,在評論區訂閱我的新頻道。2024,讓我們一起關注歷史大轉折時刻!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ix7du7PHahnSJm8dctzDA
歡迎訂閱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CN/channel/1eiqjdnq7go7cVXgAJjJp39H61270c

《秦鵬觀察》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