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難時成主角 飛機黑盒子記錄了哪些資料?

【2025年04月14日訊】(記者陳俊村報導)今年年初,美國華府發生導致67人死亡的撞機事件,令人記憶猶新。每當這樣的空難發生時,人們都會在媒體中看到,有關當局試圖在飛機失事現場搜救生還人員,而且要找到俗稱黑盒子(black box)的飛行記錄器,才能釐清事故發生原因。那麼,黑盒子裡面到底記錄了哪些重要資料呢?

據生活科學(Live Science)網站報導,黑盒子是澳洲科學家沃倫(David Warren)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一系列空難發生之後想出來的點子。

當時,年僅28歲、任職於墨爾本航空研究實驗室(Aeronautical Research Laboratory)的沃倫認為,每架飛機都應該安裝一個能記錄速度等飛行條件的設備,以協助失事調查。

儘管沃倫的想法並沒有立即實現,但後來確實成為現代飛機安全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現在,商業飛機和直升機都會安裝黑盒子來記錄飛行資料。

美國安柏瑞德航空大學(Embry-Riddle Aeronautical University)的航空科學家埃瑟(David Esser)告訴該網站說,黑盒子包括資料記錄器和語音記錄器這兩個獨立的部分。前者通常可以告訴人們發生了什麼事,而後者可以告訴人們它為什麼會發生。

資料記錄器安裝在飛機尾部——這是飛機在墜毀後最有可能保存下來的區域。而語音記錄器安裝在駕駛艙內,用來記錄飛行員的談話和其他聲音。這些記錄器都有配備信標,可以發送聲音信號,以便在水上事故發生時讓人們更容易找到它們。

埃瑟說,黑盒子其實不是黑色的,而是故意做成橘色的,這種鮮豔的顏色可以讓它們在空難現場更容易被找到。

黑盒子供應商霍尼韋爾公司(Honeywell)的先進系統工程師埃拉扎利(Abdalla Elazaly)告訴該網站說,這些記錄器的外殼由鈦或不銹鋼等堅固的材料來製作,能夠承受高度衝擊、火災和深海壓力等極端條件。

然而,某些情況可能會導致這些記錄器發生故障,其中包括飛機完全失去動力、高速墜毀、長時間暴露在火中或深水中。

2007年2月13日,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從墜毀飛機的殘骸中取出的黑盒子。(Win McNamee/Getty Images)

黑盒子記錄了哪些資料?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NTSB)指出,有些資料記錄器可以連續25小時保存至少88個飛行操作的參數,包括時間、高度和速度。

此外,這些裝備也記錄了飛機內部的1,000多個資料點,可以協助失事調查。比如說,它們記錄了煙霧警報是否以及何時觸發、飛機襟翼的位置以及何時啟動自動駕駛。

另一方面,駕駛艙內的語音記錄器可以記錄引擎噪音、起落架移動、開關撥動以及駕駛艙內的其他警報等聲音。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AA)要求商用飛機配備具有至少25小時不間斷錄音能力的語音記錄器。

一旦空難發生,黑盒子可以提供關鍵訊息,供調查人員判斷失事原因。只有NTSB或FAA等機構的調查人員才能取得這些資料。

有專家說,這個過程就像在進行犯罪調查一樣,可能需要一個月或幾年才能完成,具體時間取決於事故的性質。

有別於早期使用的磁帶,現代黑盒子中的訊息儲存在固態記憶卡中,就像筆電和手機中使用的記憶卡一樣。而取得訊息的第一步是確保記憶卡完好無損並複製訊息。

除了事故調查之外,黑盒子還能為航空公司在正常運作期間提供寶貴的安全資息。舉例來說,FAA允許航空公司下載部分黑盒子資料以進行燃料等方面的品質控制。

埃瑟說,這個概念是在事件或事故發生之前識別出趨勢,加以防範。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4-22 09:34 | 修改:2025-04-22 09:34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