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技術更重要的,是市場

專訪創業家,投資人,全球玉山科技協會榮譽理事長胡立民博士

文/郭簡

矽谷的午後,陽光從百葉窗縫隙灑在白板上。白板上寫著幾個醒目的字母:「Tech ≠ Market」。 Ellie Mae 共同創辦人胡立民博士轉身笑著說:「在矽谷,大家都相信技術能改變世界。可是,我要說,比技術更重要的,是市場。」這句話聽起來幾乎有點「反矽谷」。畢竟,這片土地的象徵就是程式碼與創新。但胡博士的觀察,來自三十多年的創業實戰。「真正讓公司成功的,不是你做得多厲害,而是有人願意用。技術只是手段,市場才是目的。」 他頓了頓,語氣溫和卻篤定:「如果沒有人需要你的產品,再好的技術也只是實驗室裡的玩具。」

一、從實驗室到市場:創業的生死關卡

胡博士在矽谷見過無數優秀的工程師,最終卻敗在市場門外。「他們不是不聰明,而是太相信技術能自動帶來商業價值。」

他舉例說,一家由博士創立的 AI 公司,演算法準確率高達 98%,卻找不到客戶。「產品做得精密,卻沒解決痛點。客戶嫌麻煩、員工用不順,最後市場不買單。」

他笑著比喻:「那就像造了一架完美的飛機,卻沒有乘客願意登機。」創業的關鍵,在於把「能做」轉化為「有用」, 把工程語言翻譯成使用者聽得懂、願意掏錢的語言。「創業者要學會站在市場那一邊看問題。技術只是橋,橋通往哪裡,才是重點。」

二、市場,來自對人性的洞察

「市場不是數據,是人。」胡博士說。他發現許多技術出身的創業者,最容易掉進「數據陷阱」——以為統計圖表能代表需求。
「但人買東西從來不是只因理性,而是因情緒。」他回憶 Ellie Mae 初期遇到的阻力:銀行職員抗拒自動化系統,擔心被取代。「他們並不反對技術,而是害怕失去價值感。」團隊隨即調整策略,不再宣傳「提高效率」,而改成「讓專業人員有更多時間服務客戶」。「同樣的產品,不同的敘事,結果完全不同。」他微笑著說:「那一刻我懂了,市場的勝利,不是技術的勝利,而是心理的勝利。」他舉例:Airbnb 的技術很普通,真正突破的是「陌生人也能互相信任」這個人性洞察。「懂人,比懂技術更難;但只有懂人,你的技術才有靈魂。」

三、從技術導向轉為市場導向

「工程師最大的陷阱,是以為產品好就會被買。」 但市場選擇的,往往是最容易理解最容易使用的方案。他舉出經典例子:上世紀 80 年代,Betamax 錄影帶技術畫質更好,卻被 VHS 打敗——因為 VHS 開放授權,建立了生態圈。「創業也是一樣。你不只是賣產品,你是在建一個市場。」他提醒技術創業者:「走出實驗室,去看人怎麼用。」不要只在會議室裡猜想,而要到現場觀察。「市場不在 PowerPoint 裡,而在咖啡店、工廠、客戶的手上。」

這句話讓人想起 Slack 的故事: 原本是一家遊戲公司,產品失敗後,他們留意到內部溝通工具廣受歡迎,果斷轉型。結果遊戲倒了,溝通平台卻成為數十億美元企業。「市場會說話,只是你要不要聽。」

四、技術不是價值,價值是能不能被用

「很多新創團隊陷入『技術自戀』,」胡博士說,「他們以為研發本身就是目的。」他舉例,有團隊開發出先進的語音辨識引擎,但無應用場景、無故事、無客戶。「技術再好,也只是孤島。」反觀 Zoom 或 WhatsApp,技術並無大的突破,但解決了「溝通簡單可靠」這個需求。
「技術不必最強,要最懂人。」

他語帶感慨:「矽谷流傳一句話——工程師造橋,但市場決定橋通往哪裡。橋造錯方向,再堅固也沒用。」

五、創業者必須學會「聽市場說話」

「市場每天都在對你說話,只是大多數人不聽。」胡博士主張建立「快速回饋」機制——早測、快改、持續學。

邀請真實用戶參與測試:別只問朋友意見,要聽陌生人怎麼罵。

從負評中學習:抱怨比讚美更值錢。

追蹤行為而非口頭反應:用戶在哪裡停留、為什麼離開。

他回憶 Ellie Mae 推出新功能時,客戶抱怨「太複雜」。團隊沒有辯解,而是親赴現場觀察操作流程。「我們發現,用戶要的不是更多功能,而是更少操作。」那次經驗讓他永遠記得一句話——市場是最嚴厲也最公正的老師。

六、懂市場,才能長久

「技術會過時,市場需求才會長存。」 胡博士說,許多矽谷公司失敗,不是因為產品不好,而是忘了傾聽市場。「最危險的時刻,不是失敗,而是成功。因為成功會讓人聾掉。」他舉例,Nokia 曾是全球手機王國,卻忽視智慧手機潮流。「市場永遠在變。如果你不主動調整,市場會替你調整。」他強調,創業者最該具備的,不是某項技能,而是對變化的敏銳與謙卑。
「真正的敏銳,來自承認自己不知道。」

七、技術能造橋,但市場決定方向

他輕敲桌面:「我尊重技術,但更尊重市場。」技術是造橋的能力,市場決定橋要通往哪裡。「創業者的任務,是讓橋連結人,而不是孤立地展示工藝。」他說,最成功的創業者,是能在會議室裡和工程師討論架構,也能在客戶面前講出人話人。
「那樣的人,才能讓科技真正改變生活。」

八、結語:真正的創新,始於理解人

胡博士說:「創業者的責任,不是證明自己厲害,而是讓世界更方便。」他看著窗外矽谷的陽光,語氣變得柔和:「技術讓我們能做到事情,市場讓我們知道該做什麼事。」真正的創新,不始於程式碼,而始於人心。「當你理解人的需求,你就理解了市場;當你理解市場,你就知道技術該往哪裡去。」他微微一笑:「技術是工具,市場是靈魂。創業者要做的,就是用工具去回應靈魂。」

胡立民博士聯繫電話

(510)909-8832

郵箱liminhu@gmail.com

 

發佈:2025-11-16 07:20 | 修改:2025-11-16 07:20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