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古怪「頑石」 毅力號解碼火星古老環境

【2025年07月01日訊】(記者李言綜合報導)NASA「毅力號」火星車近期在耶澤羅坑對一塊名為「肯莫爾」(Kenmore)的岩石進行深入研磨,成功揭示隱藏在其「古怪」表層下的地質祕密,進一步拼湊火星古代環境與潛在生命的線索。

美國宇航局(NASA)團隊發現,儘管表面平滑,肯莫爾岩石在研磨時卻出現劇烈震動與碎裂。毅力號(Perseverance)副科學家法利(Ken Farley)坦言,這是一塊「古怪、不合作的岩石」。所幸團隊仍成功研磨至足夠深度,得以揭露保存完好的礦物結構,並展開後續分析。

NASA指出,這次任務標誌著毅力號由早期以勘查與樣本採集為主,轉向更精細的原地(in-situ)科學研究。與前代火星車相比,毅力號採用了先進的研磨鑽頭與氣體除塵工具(gDRT),通過五次氮氣脈衝清除樣本表面碎屑,可有效降低污染風險,而非僅以刷子清理。

研磨揭示的岩石成分顯示,肯莫爾富含黏土礦,內含與鐵和鎂結合的羥基水分子,顯示該地可能曾存在液態水。法國里昂大學「火山口邊緣」(Crater Rim)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凱西‧康坦-納塔夫(Cathy Quantin-Nataf)表示,「從研磨區與殘屑分析,我們發現這塊岩石包含黏土礦物,鐵與鎂的含量也顯著增加。」

更重要的是,研究團隊首次在研磨樣本中發現了氫氧化錳(manganese hydroxide)。這類礦物在地球上常與氧化反應有關,其形成需具備強氧化條件,可能意味著古代火星曾擁有較高氧氣濃度。這進一步強化了火星曾存在適居環境的推測,甚至可能為古代微生物活動提供線索。

火星車在分析中動用多項高端儀器協同運作:沃森(WATSON)成像儀拍攝高解析細節圖;超級相機(SuperCam)以激光與光譜技術判定礦物組成;而SHERLOC與PIXL則進行化學成分精密分析,尋找過往水活動或微生物生命的潛在跡象。這種「多工具連動」模式,象徵著火星原位科學分析邁入嶄新階段。

NASA表示,這些數據不僅有助於解析火星古老環境,也將為後續任務提供實用信息,包括採樣策略、燃料萃取潛力與未來基地建材的可行性評估。

目前,毅力號仍在耶澤羅坑(Jezero Crater)持續選取樣本並封存岩心,為未來「火星樣本返回」(Mars Sample Return)任務鋪路,期望最終能將這些寶貴樣品帶回地球進行深入分析。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7-01 15:00 | 修改:2025-07-01 15:00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