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1日訊】今日焦點:大陸超級工程開工,缺乏關鍵數據惹議;耗資萬億,雅下工程為何會被質疑爛尾?美中談判結束,關稅懸而未決,川普掌最終決定。
大陸超級工程開工 缺乏關鍵數據惹議
7月19日,中共新央企中國雅江集團在北京宣布成立,就在同一天,由該集團主導投資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也就是「雅下工程」在西藏林芝正式開工。
新華社稱,該工程主要採取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開發方式,共建設5座梯級電站,總投資約為1.2萬億(人民幣,下同)。
讓外界關注的是,除了工程總投資額以外,中共官媒沒有給出關於這座水電站的任何工程數據,尤其是裝機容量和發電量,既不符合常理,又違背了世界水電工程的慣例。
只有雜誌《財經》在文章中提到,有業內人士估算雅下水電工程未來建設的水電裝機容量在6,000至7,000萬千瓦之間,約為三峽水電工程總裝機容量的3倍。
但這只是業內同行的估算,不是「雅下工程」的官方數據。
旅居德國的中國水利專家王維洛指出,這一數據主要來自2020年,時任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晏志勇。他說,「裝機容量大體上相當於三個三峽電站,每年可提供近3,000億度的電力」。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要從「雅下工程」的本身說起:
中國是全球最大電力生產與消費國,根據《2024年度中國電力市場發展報告》,2024年,中國發電總量為10.09萬億度,而全社會用電量為9.85萬億度。也就是說,中國發電量遠遠大於使用量。2024年的過剩電量,約為2,400億度。
那麼,2,400億度的電量意味著什麼呢?我們簡單對比一下:2023年,三峽電站完成的發電量為803億度,也就是說,2024年的過剩電量,幾乎是三峽電站,年產電量的3倍。
再比如,2024年,六座梯級水電站,包括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的合計發電量為2,959億度。這意味著,這6座水電站生產的絕大部分電量都是過剩的。
也就是說,中國當前並不缺電。雅下工程的啟動,與中國「電力緊張」無關。
那麼問題又來了,雅下工程啟動的意義在哪裡呢?
根據中共副總理張國清7月19日在雅江集團成立儀式上的講話,組建該集團是中共黨魁習近平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
對此,王維洛認為,雅下工程是習近平的一項政治工程,為了重新拿回中國水電即將失去的世界第一。
早在今年年初,王維洛就在「法廣」發文稱,在中共的統治下,中國水電工程的政治追求是爭奪世界第一。三峽大壩的蓄水高度和發電容量的最終定案都是為了超越當時的世界第一,即位於巴西和巴拉圭邊境的伊泰普水電站。
簡單來說,多年以來,三峽工程與伊泰普工程一直在爭奪世界第一的稱號。
2014年之前,伊泰普工程的年發電量高於三峽工程,為世界第一。2014年,三峽工程的發電量為988億度,力壓伊泰普工程的878億度,獲得世界第一。但在2015年和2016年,伊泰普工程的發電量又超過三峽工程,再次獲得世界第一。在加緊調整方案後,2017至2023年,三峽工程的發電量,又超過了伊泰普工程。
就在部分中國人為三峽工程穩坐世界第一而歡呼時,非洲的大英加大壩工程(Grand Inga Dam)卻在悄然崛起。大英加水電站位於非洲剛果河,由六座大壩組成,總發電裝機容量為4,40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3,000億度。也就是說,大英加水電站的裝機容量,與年均發電量,都把三峽遠遠甩在後面。
對此,王維洛在文章中寫道,「保住中共在世界水電工程上的兩個世界第一,是建設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的首要任務。」
那麼,雅下工程的發電量到底能達到多少呢?雖然中共官方沒有給出具體數據,但這卻是很容易計算出來的。
根據工程起始點的派鎮的水文資料,該地多年平均流量為601億立方米,至下游墨脫縣的落差大約是2,350米。根據水力能量計算公式,可以算出該地方的水力資源平均功率是3,578萬千瓦。當然,這只是水力資源的理論容量,技術可開發容量和經濟可開發容量的數值會更低。
如果3,578萬千瓦的發電機全年無休,24小時不停,那麼一年最大的發電量是3,578萬千瓦×24×365天,約為3,134億度,如果按三峽工程的年均發電量為最大值的四分之三計算,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的年均發電量為3134億度×3/4=2350.5億度。
這一數據與早期媒體宣傳中的6,000至7,0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以及3,000億度的發電量相去甚遠,顯然無法與非洲的大英加水電站相提並論。
根據王維洛的觀點,中共對雅下工程的政治追求,不但掩蓋了其真實的電力容量,更掩蓋了可能造成的環境危機。
一個最為直接的問題是,派鎮河口的600億立方米徑流量是全部引入隧道,還是讓一部分水流繼續繞過原來的U型河道?
有媒體稱,該工程將進行綠色施工,保留30%的天然河道。按照這個說法,雅下工程的年發電量最多為:2350.5億度×70%,約等於1,645億度,這一數值與非洲大英加水電站的數值相比,相差更大。
另外,無論怎麼取水,在雅魯藏布江最獨特的自然景觀地帶,修建大規模水電設施,都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根據媒體的公開資料,工程選址位於青藏高原喜馬拉雅「東構造結」的核心部位,地質構造運動強烈,長達50公里的隧洞需要穿越12條活動斷裂帶,應力場複雜多變,最大埋深達1,200米,相當於在地下400層樓的深度施工。隨著隧洞開挖深度的增加,深部高地應力引發的岩爆及軟岩大變形等工程災害異常嚴重。
對此,王維洛指出,中共的這項政治工程並沒有經過公開論證和討論。2022年10月18日,范曉工程師曾經發表文章《從地質風險的角度談雅魯藏布大峽谷水電開發不可行》,這篇文章發表沒多久,就被封殺了。
再比如,2022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趙進東表示,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的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區域有舉世罕見的自然景觀,是東喜馬拉雅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核心,擁有世界級獨特的生態價值。趙進東院士建議,應該加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在當地建立國家公園。
但是中共的做法與專家的提議背道而馳。對此,王維洛指出,在雅魯藏布江下游地區修建水電站違反了中國的一系列環境法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以及《自然保護區條例》。同時,也違反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等國際法。
耗資萬億 雅下工程為何會被質疑爛尾
既然問題如此多,那雅下工程會爛尾嗎?
對此,王維洛對大紀元稱,雅下工程是否可能成為一個爛尾工程,這取決於人們對爛尾工程的定義。例如,一個工程如果預算造價是一萬億,結束時總投資是四萬億,這是不是爛尾工程?如果一個工程目標是平均每年發電3,000億度,完工後平均每年發電量不超過2,500億度,這是不是爛尾工程?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話,那麼現在就可以說,雅下工程將是一個爛尾工程。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大紀元表示,諸多跡象顯示,自2024年4月起,習近平已逐步喪失對中共最高權力的實際控制。在這一背景下,新當權者若有意與「習時代」劃清界限,雅下工程就會被冷處理。也就是說,會不會爛尾,取決於新當權者要如何接手這個爛攤子。
除此之外,王赫還認為,中共政權面臨崩塌的可能性正在持續上升。如果未來幾年中共垮台,新生的政權勢必將以更加尊重專業意見、注重生態保護的原則,重新審視並調整雅下工程的規劃方向。
屆時,或許會出台一個在生態保護與水電開發之間取得平衡的折中方案。但無論最終結果如何,習近平倡導的那種以「世界第一」為目標、罔顧現實的政治狂熱,將不復存在。
最後,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雅下工程的設計思路:從米林市的派鎮挖掘一條直徑為10米、長度約50公里的地下引水隧道,也可以理解為修建一條地下運河。雅下工程主要利用水力落差發電,所以在隧道內建設5個梯級水電站,每個水電站落差約為400米。
與傳統堤壩式水電站不同,雅下工程將90%的構築物隱藏於地下,每個廠房都嵌入山體內部,這種「地下工程集群」模式,與三峽水庫淹沒632平方公里土地的規模形成鮮明對比。
美中談判結束 關稅懸而未決 川普掌最終決定
7月29日,美中官員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結束了為期兩天的談判。不過,雙方沒有宣布任何重大突破。對於外界關注的「是否要延長關稅休戰期」,雙方同意繼續討論。
不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稱,延長90天的休戰期,確實是一個選項。但他強調,美中雖然會繼續討論,但最終的決定,由美國總統川普拍板。
貝森特表示,目前還有一些技術的細節沒有談完,如果在8月12日之前,雙方未能達成協議,那美國之前暫停的關稅就要恢復。也就是說,關稅要被漲回來了!
要知道,在今年的4月初,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的對等關稅是34%。但在一週後,川普為回應中方報復,將對華關稅上調至145%。
中共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稱,這次會談坦誠、深入,雙方將繼續保持密切溝通。
美方強調,川普總統的貿易目標很明確,就是減少美國赤字、增加製造業、重振美國經濟。
貝森特表示,美中貿易團隊可能會在90天內再次會面。格里爾說,恢復稀土出口是迄今為止北京方面做出的最大讓步。
此次談判,是美中雙方的第三輪會談。除了關稅,美中雙方還討論了其他問題,比如中國產能過剩、中共購買大量被制裁的伊朗石油、及中共向俄羅斯出售價值150億美元的「軍民兩用」技術等。
在此之前,美中雙方在日內瓦和倫敦舉行了兩輪談判,重點關注降低關稅。在談判中,中方同意恢復稀土供應,美方同意恢復英偉達H20芯片等商品的供應。
——《紀元焦點》製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