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晨型人還是夜型人?晚睡的健康危害

文/Zena le Roux  編譯/柳嵊濤

喬安娜‧比德韋爾(Joanna Bidwell)喜歡在午夜過後去完成一些工作,隨後會通過看節目和刷手機來放鬆。她睡得很好卻難以在早晨起床,並常感到早起時大腦一片朦朧。

「這沒關係,我已學會適應並能在夜間補上失去的時間。」她向《大紀元時報》表示。

然而,最近她開始懷疑自己的睡眠作息是否不僅僅讓早起變得困難。「這會不會同時與我的血壓升高有關?」她自問道。

你或許認為只要睡眠時間足夠,那麼何時入睡並不重要——然而,大部分人似乎在較早的就寢和起床的情況下狀態更好。而晚睡則會損害你的身體健康,且無論你的自然睡眠偏好如何。

早睡早起

時型(Chronotype)是指我們自然偏好於何時入睡及感到最為清醒。多數人屬於兩種主要類型之一:晨型人(又稱「百靈鳥型」)及夜型人(又稱「夜貓型」)。晨型人很容易醒來,並在一天的前半段最能集中注意力,而在晚間會較早感到疲倦;夜型人則偏好熬夜,常常難以早起,而且往往在一天的晚些時候效率更高。

一項涵蓋近73,000人的最新研究發現,無論一個人的時型為何,即便在睡眠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晚睡通常與其一系列身體健康問題的更高風險有關。

相比之下,那些養成較早睡眠及早起習慣的夜型人,其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肥胖、代謝紊亂、消化不良,以及癌症的風險會更低。

雖然早期研究顯示,晚睡會對兩種時型人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最新研究則指出晚睡同樣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你能改變自己的生物鐘嗎?

如果早睡更有益健康,為何有些人卻很難做到?我們是天生註定為「百靈鳥」或「夜貓」,還是可以訓練我們的生物鐘以適應不同的作息時間?

「對於那些處在時型譜兩端的人,即真正的晨型人和夜型人,基因在其中起著很大作用,」斯坦福大學睡眠醫學教授、晝夜節律生理學家及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傑米‧蔡策(Jamie Zeitzer)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

時型也會隨著年齡發生變化。人在青春期時通常更傾向於晚睡,而隨著年齡增長則逐漸轉為早睡。雖然許多人希望自己能更像晨型人,特別是有早班和家庭責任的夜貓,但調整時型的自然偏好卻並不容易,蔡策表示。

「你可以嘗試改變,但如果你在週末或假期重新熬夜,你的夜型模式便會迅速歸位。」他說。

潛在機制

在睡眠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晚睡為何仍會對身體更有害?

晚睡與健康不佳間的聯繫,很可能與其對新陳代謝、荷爾蒙調節以及生活習慣的影響有關。當人在生理夜間(身體預期應當休息的時間)保持清醒,可能會導致更多的熱量攝入、對高糖及高碳水食物的渴望,並干擾葡萄糖和胰島素的調節,而這些因素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研究還發現,上夜班的人因其經歷在某些方面類似於熬夜,其面臨的代謝健康風險也顯著提高。

然而,當夜型人轉向較早的作息時會增加對晨光的接觸,而晨光對穩定晝夜節律起著重要作用。晨光有助於形成更健康的睡眠——清醒模式,更有效地調節荷爾蒙,並對癌症和代謝類等疾病起到防護作用。

對夜型人的實用建議

改變是可能的。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倫斯克‧洛克(Renske Lok)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光照、日常作息和社會需求都會隨著時間推移影響你的睡眠時間。

「光照是調整晝夜節律最有力的外部信號」,洛克提到。對於希望早睡的夜貓來說,保持嚴格一致的睡眠與起床時間,並配合時機恰當的光照接觸,將有助於改變作息習慣。

她建議,確保在起床後30至60分鐘內接觸到自然陽光,以幫助穩定生物節律。晚間時,可在睡前一到兩小時開始放鬆,包括調暗燈光、減少使用電子設備,並降低刺激性活動,這會向身體發出「該休息了」的信號。

光照療法也會有所幫助,特別是在光照較少的月份,以及對於早晨難以外出的人群而言。這種做法可以提升白天時的清醒度,並減少睏倦感。

飲食與生活方式也同樣發揮著作用。

「作為一名註冊營養師,同時也是一位必須努力早睡的人,我有一些實用的策略可以分享,」註冊營養師、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發言人黛比‧佩蒂潘(Debbie Petitpain)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

營養師的建議 

午餐後停止攝入咖啡因:咖啡、茶、汽水和能量飲料中的咖啡因會在體內停留數小時,從而影響入睡。因此下午和晚間時可改喝水或草本茶。

晚上飲食要清淡:臨睡前吃得過飽會讓你難以入睡。最好在睡前兩到三小時吃完晚餐。如果稍後需要加餐,可選擇一些量小而清淡的食物,比如一根香蕉或幾片全麥餅乾。

選擇有助於睡眠的食物:一些食物能幫助身體為入睡做好準備。例如,富含鎂的食物(如杏仁、菠菜和南瓜籽)以及含有色氨酸的食物(如火雞、雞蛋和乳製品)都能有助於放鬆和提高睡眠質量。晚餐時吃這些食物可在促進睡意的同時,讓你不會感到太飽。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Why 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Is Wise–Regardless of Your Chronotype

作者簡介:Zena le Roux 是一位健康記者,擁有調查性健康新聞的碩士學位,同時也是一位認證健康與營養教練,專長於功能性營養學。她接受過運動營養、正念飲食、內在家庭系統及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的訓練,目前在私人診所執業,並擔任英國某健康學校的營養教育者。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健康1+1!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8-19 11:12 | 修改:2025-08-19 11:12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