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路小玉舊金山報導】舊金山市長羅偉(Daniel Lurie)8月20日宣布,該市新啟用三個以康復為導向的新型過渡性住房中心,為無家可歸者,及陷入行為健康困境的市民提供近200個床位,加上現場提供的治療與支持,將幫助他們走向長期穩定。
新開放的戒毒中心分別是:位於Mission街的Eleanora Fagan中心(前Kean Hotel,70個床位)、第六街的Hope House(前Sharon Hotel,60個床位,9月2日啟用)、以及位於Octavia街的Wells Place(前Marina Inn,65個床位,9月初開放)。
市長辦公室的新聞稿稱,三處中心將提供短期休養、90天戒毒住宿,以及為期兩年的治療後康復住房,並將陸續擴大服務規模。
三處中心由經驗豐富的非營利機構營運,其中Eleanora Fagan中心由西區社區服務(Westside Community Services)管理,Hope House與Wells Place則歸救世軍(The Salvation Army)管理。
其中的服務包括:個案管理、永久住房協助、家庭團聚、職業與勞動力發展、生活技能及理財教育,這些將幫助入住者走出毒癮、重新融入社會。
此前舊金山的救助系統多採取「容忍毒品」的模式,缺乏禁毒與康復導向的選項。
羅偉在新聞稿中說:「我們的政府正在徹底轉變城市應對無家可歸和行為健康危機的方式。在『打破循環』計畫下,我們正在設立合適的床位,將人們與他們需要的康復與治療服務連接起來,幫助他們擺脫流落街頭,真正實現康復。」
市府官員與社區領袖,通過市長辦公室新聞稿,表達了對新戒毒中心的支持。
舊金山市公共衛生局(DPH)局長蔡維衡(Daniel Tsai)表示,這些新中心提供從「街頭到康復」的完整照護鏈,讓市民在準備好戒毒時能立即獲得治療。
市遊民與支持性住房局(HSH)執行長希琳·麥斯帕登(Shireen McSpadden)說,這些新設施不僅提供住房,更提供一個有尊嚴、能重建人生的起點,是以同理心解決無家可歸問題的重要一步。
第六區市議員、一位康復中的戒毒者麥德誠(Matt Dorsey)稱,這是「以實證為基礎的模式」,能夠同時造福加入者、鄰里與納稅人。「我很自豪能在我的選區承辦這些計畫,也深信它們將成為未來全市康復住房成功的藍圖。」
西區社區服務的負責人塞德里克·G·阿克巴(Cedric G. Akbar)表示,這些計畫不僅僅是解決毒品問題,而是「治癒民眾、重建社區,找回丟失的未來。」
市長辦公室新聞稿稱,此舉是羅偉市長「打破循環」(Breaking the Cycle)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旨在全面改革舊金山應對遊民和行為健康危機的方式,核心內容包括:擴充康復與治療床位;建立社區為基礎的街頭外展團隊;推出總額3,750萬美元的私募基金;設立全天候警察友好的穩定中心;制定新政策,將街頭遊民引入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