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林子晨聖馬刁報導】8月29日(週五)晚間,雷倩博士(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主任委員)應全美婦聯會之邀,於福斯特城(Crowne Plaza Hotel)主講「21世紀的亞洲選擇」,以「孫中山的中國夢」為主軸,談台灣面對的挑戰、婦聯會的使命與轉型,近200人出席活動。
雷倩崇尚基督信仰,自幼承家訓「忠誠愛國」。2017年,她在婦聯會陷人事與法律風波時,當選主任委員,帶領組織應對資產凍結與存續危機,推動改革,並擴大海內外服務。近年其國際視野與政策評論頻受注目,並獲經濟學者Jeffrey Sachs邀請,即將赴哥倫比亞大學,以「和平推演」思維替代「兵推」,尋找台海局勢降溫路徑。
雷倩博士的演講,聚焦抗戰勝利80周年的反思,呼籲以歷史啟發未來秩序。她強調,台灣在抗戰中的角色不該被邊緣化:「除了台籍兵員與被迫從軍、受害的女性,還有李友邦將軍組織台灣義勇隊的貢獻」。她提及聯合國安理會重新討論慰安婦議題,盼社會持續關注。談及戰時社會動員時,她援引宋美齡在抗戰第八個月,發起「抗戰兒童保育會」為例,指民間組織在國難時刻,能形成「救助—教育—國家未來」的堅實鏈條。她分享紀錄片《里斯本丸浩劫》,讚揚中國漁民無私營救英軍,展現人性光輝;並提及仁安羌戰役,中國軍隊擊敗日軍,改變反法西斯戰爭走向,卻常被遺忘。
談及百年格局,雷倩以「海洋中國1.0—3.0」概念,梳理早期鄭和時代的互惠貿易,到近代鴉片戰爭後的百年屈辱、被動承受的殖民與不平等條約,再到當代地緣政治與經濟並進時代的變遷。雷倩認為,RCEP、金磚機制,與AI驅動的製造力,正重塑全球供應鏈,挑戰西方品牌溢價與不平等分配。她以孫中山的鐵道計畫為喻,強調「天下為公」的連結理念,呼籲華人參與公平、正義的新秩序。
在隨後的Q&A環節,與會者聚焦婦聯會訴訟、兩岸情勢、文化傳承。雷倩透露,婦聯會涉十餘起訴訟,部分勝訴,捍衛財產權與結社自由。她主張兩岸以智慧化解分歧,避免外部軍事介入,並強調將台灣光復節重新列為國定假日,彰顯歷史正義。在文化傳播上,她建議以動人劇情片取代說教,結合科技與資本擴大話語權。談及下一代,她鼓勵以公益專案與故事連結年輕人,激發使命感。
主辦方代表魏德珍委員,會前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雷倩博士長期關懷弱勢與婦女權益,「盼她把公益實務與資源整合經驗帶進灣區,促成社團在專案補助、志工訓練,與急難動員上的合作」。魏德珍也關注即將登場的「和平推演」:「若能形成可操作的降溫路徑與政策建議,海外社群就能找到參與和平的切入點。」她補充,這是雷倩首次以抗戰80周年為主題在灣區演講,意義深遠。

雷倩博士(圖左)與魏德珍委員(圖右)合影。(林子晨/大紀元)
聽眾張人睿(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演講喚醒華人第二代,銘記抗戰勝利的歷史經驗與普世價值:「自由、民主、法治與人權是共同底座。從孫中山的鐵道實業藍圖,到今日的跨境互聯,關鍵在把文明理想化為可落地的制度與合作。」
活動在熱烈掌聲與合影中落幕。多位來賓表示,將持續關注9月中紐約「Peace Game」的後續進展,並期待婦女社群成為社會韌性的關鍵樞紐。
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創於抗戰年代,由宋美齡倡議,歷經戰時保育、復員救濟、敬軍聯誼與社會服務等階段,長年投入弱勢關懷、災害救援和教育公益,近年在挑戰中轉型,秉持愛國敬軍與公益初衷,持續連結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