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里娜風災20年後 重建工作仍在進行 

【2025年08月31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T.J. Muscaro撰文/信宇編譯)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居民雪莉‧格雷斯(Sherry Grace)回憶道,她以為那只是一場典型的佛羅里達風暴。

二十年前,一場熱帶風暴登陸佛羅里達州東南部。風暴穿過了大沼澤地,並在溫暖的墨西哥灣水域繼續加強。

不到一週之後,卡特里娜颶風就升級為災難性的五級颶風。至今,它仍被認為是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這場颶風導致近1,400人喪生,無數房屋和企業被毀,一些地區和行業至今尚未完全恢復。

一些當年經歷過這次災難的民眾向《大紀元時報》講述了他們的故事。

2005年8月27日上午,美國國家颶風中心(th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簡稱NHC)首次向路易斯安那海岸發出颶風警報。

格蕾斯與丈夫和兩個孩子選擇用木板封住位於新奧爾良中城(Mid-City)的房子,收拾好重要文件和物品,切斷電源和水源,然後果斷撤離。

「我們跟孩子們說,再看一眼我們的房子,因為我們不確定是否還會回到那裡,或者他們回來時,是否會看到同樣的家園。」她說道。

第二天,卡特里娜颶風加強成為一場強勁颶風,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165英里(約265公里)。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警告說,風暴潮將達到28英尺(約8.5米),足以沖垮一些堤壩。

在密西西比州格爾夫波特(Gulfport)的海灘上,隨著風雨的來臨,理查德‧瓦爾迪茲(Richard Valdez)正在搬運他的商業設備。

他告訴《大紀元時報》,一位朋友警告他,近海浮標標記顯示海浪超過20英尺,卡特里娜颶風的威力將比1969年的卡米爾颶風(Hurricane Camille)更加嚴重。

當天晚些時候,他應妻子的要求撤離了家園。

再往西,在密西西比州韋弗利(Waverly)郊外,總部位於路易斯安那州、致力於救災的非營利組織「聯合卡津海軍」(United Cajun Navy)的創始人托德‧特雷爾(Todd Terrell)也在尋找合適的機會撤離他的漁營。

這張衛星圖像顯示,2005年8月28日,卡特里娜颶風襲擊了墨西哥灣。(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via Getty Images)

他告訴《大紀元時報》:「你要記住,很多漁民和其他人員都等到了最後一刻。」

「水裡有捕魚器,這就是你的家當。水裡有捕蝦船,這也是你的家當。很多漁民,他們等到最後一刻才出手,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風暴會不會改變路線。」

其他人則留在原地。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簡稱NIH)最近估計,新奧爾良有15萬至20萬人選擇不撤離。

「我們聽到一些老人們說,『真慶幸我們出來了。』」特雷爾說道,「最後出來的人說,他們從來沒見過水位這麼高。」

8月29日上午,颶風卡特里娜登陸路易斯安那州東南部。但幾個小時前,颶風就已經肆虐海岸線,帶來災難性的風暴潮,並引發數十場龍捲風。

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表示,颶風持續了整個上午,當天下午卡特里娜颶風已經加強為熱帶風暴。

災難之後

8月30日,卡特里娜颶風還是一股熱帶低氣壓,目前已越過田納西州邊境。

瓦爾迪茲與家人駕車返回格爾夫波特。

他受僱於該市和哈里森縣(Harrison County)警長辦公室,他的妻子是一名法院管理員,擁有應急管理身分證件。

憑藉這些證件,他們得以返回城鎮。但是,他必須偷偷帶兒子JR和其母親通過一個檢查站。

2005年8月,理查德‧瓦爾迪茲和他的兒子JR站在密西西比州格爾夫波特一棵倒下的樹旁。他們的家在卡特里娜颶風中倖存下來,但許多親戚朋友的家被毀了。(Courtesy of the Valdez Family)

JR告訴《大紀元時報》:「我的父母把行李和物品放在車後座上,然後告訴我們要躺著別動。」

「49號公路上全是斷樹,開車必須小心謹慎,以免車輛損壞。我們終於到達格爾夫波特時,由於路況受損,花了很長時間才回到我父母家。」

瓦爾迪茲家的房子離水平面還有足夠的距離,依然屹立在那裡。但其它的房子就沒那麼幸運了。

「我姑姑的房子被龍捲風吹倒了。」瓦爾迪茲說,「我媽媽失去了家園。我的很多表兄弟姐妹也失去了家園。海灘上我認識的大多數人,他們的家都沒了。」

格蕾斯和她的丈夫首先撤離到路易斯安那州的什里夫波特,看到新聞後,他們決定遠離這裡,開車前往堪薩斯州托皮卡(Topeka)她母親的家。

當他們向北行駛時,更多的新聞報導通過無線電傳來。

「只是普通的民眾自發給電台打電話,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她說道,「『這就是我現在站的地方。我站在卡羅爾頓的奧爾良大道上,那是離我們家很近的一個十字路口,水位在上升,發生了什麼事。』

「所以我們知道有事發生了。但我們並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麼。我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堤壩已經被沖破或破壞了。」

特雷爾到達新奧爾良後,發現到處都是水,有些地方的水深達四五英尺,他的卡車無法通行。

「我們沿著國民警衛隊和軍隊的路線前行,最終成功到達。」他說,「從那時起,就有了少數志願者。」

「大約有100個人帶著船從拉斐特(Lafayette)地區趕來,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幕。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試過見到有人來會這麼高興。當時在那裡擔任警長的哈里‧李(Harry Lee)幾乎代表所有人說道:『我們需要你們。我們需要幫助。』」

這群核心志願者的行動為後來的聯合卡津海軍奠定了基礎。

2024年10月5日,北卡羅來納州伯恩斯維爾(Burnsville),聯合卡津海軍的貝利‧斯通(Bailey Stone,右)在前往配送和救援協調中心工作之前與志願者們交談。(Allison Joyce/AFP via Getty Images)

「我們開始收到所有的報料和各種信息,那一刻,我們真的崩潰了。」格蕾斯說道,「我真的崩潰了,眼淚都流下來了。」

「我姐姐,我記得她週二來我家,她說:『打起精神來。我們要送你的孩子去這裡的學校上學。』於是我們一起把這件事情搞定了,幾天後,我就把兩個孩子都送到了堪薩斯州托皮卡的學校。」

薩姆(Sam)和他的妹妹莎娜(Shaina)在那裡度過了秋季學期的剩餘時間。

美國勞工統計局(th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簡稱BLS)估計,「由於卡特里娜颶風,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約有150萬16歲及以上的人離開了住所。」

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的調查顯示,離開的居民中,64.9%返回了原居住地,72.5%返回了自己所在的縣。

然而,這個數字並不包括當時年齡在16歲以下的人,比如薩姆和莎娜,這表明流散的人口總數甚至更大。

「我們只是幫助別人」

2005年8月31日,瓦爾迪茲的家得到了安全保障,之後他開始幫助其他人清理他們的城市。

「整座城鎮被毀得令人難以置信。」他說道,「你能想像到的一切,你兒時記憶中的一切,以及你最熟悉的海岸地標,最初的那兩個街區,已經不復存在了。」

格爾夫波特和密西西比灣沿岸地區直接遭受了卡特里娜颶風的襲擊,超過24英尺高的風暴潮沖走了海岸線上所有歷史悠久的地標建築和商業建築,只剩下一些石板。

「卡特里娜颶風過後,海灘上的瓦礫和雜物堆積如山,你會看到一些東西漂浮在那裡,比如房屋的屋頂、汽車的車頂等等,清理工作花了很長時間。」他說道。

整個海灘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才恢復供電。

2005年9月2日,卡特里娜颶風襲擊密西西比州比洛克西(Biloxi)後,當地居民約翰‧桑德斯(John Sanders)在曾經寧靜原始、如今卻滿目狼藉的海灘上駐足沉思。(Marianne Todd/Getty Images)

災後的搶劫事件一直令人擔憂。關於發現失蹤人口屍體的報導開始不斷傳來。該鎮還不得不應對令人作嘔的惡臭。

「那時候,我們這裡有一個大港口。」瓦爾迪茲解釋道,「他們以前有雞肉訂單,要運到俄羅斯去。那些死雞到處都是,味道臭得令人難以置信。」

回到新月城(the Crescent City)後,特雷爾和他的志願者團隊進行了幾天的搜救工作。

他把自己的海鮮公司的冷藏運輸拖車提供給國民警衛隊,用於存放打撈出的屍體。

特雷爾將新奧爾良的最初幾天描述為「世界末日」,回憶起沒有食物和水的日子,充滿槍聲和尖叫聲的夜晚,他們儘可能地對傷員進行分類,並不得不用氣墊船碾過漂浮在水面上的屍體。

由於新奧爾良東部遭到「嚴重破壞」,救援工作重點轉移到幫助新奧爾良西部的人們,並告知他們遠離超級圓頂體育場(the Superdome,又稱路易斯安那超級巨蛋)。

幾天後,他向西進發進入密西西比州,國民警衛隊帶著燃料和補給跟隨其後。但他發現,在卡米爾颶風和其它強風暴中倖存下來的營地已經被摧毀。

特雷爾說,靠著腎上腺素飆升奔忙了兩個多星期後,他終於可以休息一會兒了,但他最終還是崩潰了,因為他終於意識到了一點。

「我當時想,『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他說道,「我的意思是,我們在幫助別人,但我們自己也需要幫助。

「營地沒了。土地沒了。生意沒了。這不是說我們要把它清理乾淨。它已經沒了。沒有建築,沒有樓板。它真的沒了。

「所以在那個時候,你只需要幫助那些狀況比我們好的人,這就是我們所能做的。」

2005年8月30日,密西西比州格爾夫波特,卡特里娜颶風過境,狂風巨浪將集裝箱、房車和船隻衝上岸,淹沒了一片居民區。(Paul J. Richards/AFP via Getty Images)

社區歸屬感

在整個恢復過程中,居民們強調,擁有社區歸屬感和鄰居之間互相認識,對於在卡特里娜颶風襲擊之後的生存和恢復至關重要。

「沿著海岸線你可以看到,人們都在互相幫助,大家都走出家門,給鄰居提供幫助。」瓦爾迪茲說道。

「我們移走了擋住進出車道的樹枝。海岸的重建花了一段時間,但現在海岸的重建工作進展順利。」

格雷斯一家對堪薩斯州的朋友們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包括為薩姆提供免費的足球服。2005年12月,當他們回到新奧爾良時,這種社區歸屬感推動著他們的社區重建。

據估計,卡特里娜颶風期間,奧爾良教區(Orleans Parish)71.5%的房屋遭到破壞,鄰近的聖伯納德教區(St. Bernard Parish)和普拉克明教區(Plaquemines Parish)80%的住房也遭到破壞。

由於格雷斯家的房子受損較小,二樓的另一戶人家還住在裡面。

「每個人都有人和他們一起住。」格蕾斯說道,「他們一旦能回家,就變成了朋友。」

薩姆指出,他的父親當時是一名海軍上校和海軍醫療部門的首席信息官,儘管他被召回駐紮在華盛頓特區,但他還是能夠在卡特里娜颶風來襲之前返回家中幫助疏散災民,而且很容易聯繫到他。

特雷爾在救助社區中無人幫助的人們時,意識到了社區歸屬感的重要性。

他敦促人們無論是否發生颶風,都要關心鄰居、家人和朋友,確保每個人都安然無恙。

當事情開始出現轉機

整整20年後,該地區的許多地方仍未恢復。

新奧爾良第九區堤壩決口處至今尚未重建。

密西西比州墨西哥灣沿岸的建築地基仍然裸露著,特雷爾曾經賴以謀生的海鮮產業也尚未恢復。

曾經的批發客戶選擇更便宜的進口產品。

儘管如此,那些與《大紀元時報》分享自己故事的人很快指出了正在出現的復甦跡象。

一年一度的狂歡節於2006年2月如期舉行。

密西西比州的海灘於那年夏天重新開放,職業橄欖球隊新奧爾良聖徒隊(the New Orleans Saints)於2006年9月25日在超級圓頂體育場舉行了災後他們的第一場主場比賽。

2005年9月2日,被困居民在新奧爾良超級圓頂體育場內休息。儘管颶風迫使許多人撤離家園,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最近估計,新奧爾良約有15萬至20萬人選擇不撤離。(Mario Tama/Getty Images)
2006年9月25日,新奧爾良聖徒隊迎戰亞特蘭大獵鷹隊(the Atlanta Falcons)的比賽前,球隊的鳶尾花隊徽矗立在翻新的超級圓頂體育場內。這場比賽是聖徒隊自2005年8月卡特里娜颶風以來首次在超級圓頂體育場進行主場比賽。(Ronald Martinez/Getty Images)

2025年8月18日,美國鐵路公司(Amtrak)重新開通了客運列車服務,這是自卡特里娜颶風以來,首次連接阿拉巴馬州莫比爾(Mobile)和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的列車,也是二十年後經濟持續復甦的典範。

那麼,對於受訪者來說,他們什麼時候才第一次知道一切都會好起來呢?

對於瓦爾迪茲來說,他看到海灘重新開放,並且密西西比州一年一度的深海釣魚競技比賽在2006年仍在繼續,並於2010年7月正式重返格爾夫波特。

對於特雷爾來說,那是聖徒隊在超級圓頂體育場進行的第一場主場比賽並擊敗亞特蘭大獵鷹隊的時候。

對於格雷斯一家來說,這個時刻出現在2010年初,短短幾週內,聖徒隊贏得了超級碗,並舉行了一年一度的狂歡節慶祝活動。

「我們走在法國街區(the French Quarter),你只需要抬起雙腳,就好像被人托著走了。」薩姆說道,「我想就是那一刻……那一刻我覺得這座城市終於恢復了活力。」◇

原文:How Hurricane Katrina’s Impact Is Still Felt 20 Years Later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9-01 17:58 | 修改:2025-09-01 17:58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