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通常被認為是下肢血液循環不佳的結果,多發於久站、久坐族群,不過臨床觀察發現,運動族同樣是高危險族群。台灣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表示,日常保養和精油按摩有助於緩解及減少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虛實兩類型
下肢血液循環不良,或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令血液無法從下肢迴流到心臟時,血液會集中滯留甚至是倒流,造成靜脈擴張或扭曲,嚴重時可能形成靜脈瘤或血栓。
賴睿昕表示,中醫治療靜脈曲張會依體質分虛、實兩種類型。
虛型:多見於氣虛者,如年長者、營養不足、運動量少的人。氣不足會影響血液流動,需要通過中藥補氣,來改善血液循環。
實型:多見於精壯、濕熱體質者,如健身族。健身族常攝入高蛋白飲食,容易生濕熱,清熱瀝濕、活血化瘀的中藥可幫助改善循環。
運動族也是高危族群
對於運動族罹患靜脈曲張,賴睿昕表示主要分為兩種情況:
重訓族:下肢靜脈回流會先匯集至腹腔形成下腔靜脈,再回到心臟。重訓時腹內壓升高,影響下肢血液回流,增加靜脈曲張風險。
肌肉疲勞:如鐵人三項或馬拉松選手,長時間久站或運動後,休息不足、肌肉疲勞,會令血液回流受阻,也可能引發靜脈曲張。
賴睿昕分享一個肌肉疲勞引發下肢發炎的案例。一位靜脈曲張女患者,原本病情控制得不錯,但在赴日旅遊長時間步行後,下肢腫脹、發炎,皮膚發黑,西醫建議開刀做手術。患者後來求助中醫,賴睿昕以針灸與精油塗抹治療,幫助血管消炎、循環改善,從而紅腫發炎狀況消失,患者皮膚恢復。
兩招保養減少靜脈曲張
賴睿昕表示,靜脈曲張通常沒有明顯前兆,一旦出現「藍色蚯蚓線」,多為時已晚。因此,掌握以下兩招日常保健非常重要:
定時活動:避免久站或久坐,定時改變姿勢,促進下肢血液回流。
穿彈性襪:對於較難改變工作姿勢的人,醫療級彈性襪可提供腿部不同區段的壓力,幫助血液回流,有類似肌肉按摩的效果。
此外,工作或運動後若腿部酸脹,可在睡前多抬腳,幫助減輕血管壓力。
四款精油助血管保養
賴睿昕介紹,精油透過皮膚吸收,可以幫助鎮定消炎、促進循環,她推薦以下四種適合靜脈曲張使用的精油:
永久花:靜脈曲張在中醫屬瘀象,永久花可幫助舒緩瘀滯現象。
乳香:乳香可以補氣,幫助陽氣在體內運行,促進血液流動。
絲柏:靜脈曲張通常伴隨水腫,絲柏能幫助身體水分代謝平衡。
天竺葵:天竺葵可以舒緩發炎。
用輕柔的按摩手法,讓肌膚均勻吸收草本精華。按摩時從腳踝沿著小腿往心臟方向推,或從腳掌開始向上推,腳掌有很多保健穴道,也很適合做按摩。@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觀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