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9日訊】(記者Kimberly Hayek報導/張純之編譯)加州與路易斯安那州在去年並列全美貧困率最高的州,有700萬人(約占全州人口17.7%)生活在調整後的貧困線以下。
這一數據來自位於沙加緬度的左翼智庫「加州預算與政策中心」(California Budget and Policy Center)本月發布的報告。該中心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使用一項補充指標進行分析,該指標考慮了當地的生活成本、家庭規模和醫療支出。
分析顯示,加州17.7%的貧困率與前一年持平,但仍遠高於約13%的全美平均水平。路易斯安那州的貧困率也達到了17.7%,不過兩州面臨的經濟壓力不同:加州主要是都市住房價格高企,而路易斯安那州則是農村就業短缺。
報告將加州的高貧困率與疫情時期援助的結束聯繫起來。2021年,擴大的兒童稅收抵免、增加食品援助和驅逐保護措施曾使加州貧困率降至11%,創歷史新低。隨著這些計劃到期,加州的貧困水平在全美急速上升,據報告指出,這是五十多年來最大的一次增幅。
住房被視為加州的關鍵因素。租屋者的貧困率達27.1%,而自住房者的貧困率只有11.1%。
在加州許多地區,低收入家庭的租金占到收入三分之一以上。根據房地產平台Zillow的數據,大城市的中位數租金超過每月2,000美元,使得許多家庭難以負擔基本開支。
「有些人選擇離開,有些人合住,有些人只能勉強度日。」橙縣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的城市研究員喬爾‧科特金(Joel Kotkin)說,「最糟的情況下,他們會無家可歸。」
科特金在16日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他們只能接受這樣的生活,要知道,他們的生活品質基本依賴於政府服務的水平。」
某些群體受到的打擊更大。兒童和老年人的貧困率超過20%。非裔和拉丁裔居民的比例比白人居民高出約10個百分點。
專家指出,高住房成本、工資差距和缺乏可負擔的託育服務共同推動了貧困。
科特金也表示,還有其它因素:「高稅收趕走了高收入群體和企業家,對開發商來說,繁瑣的法規也是一個因素。基本上,這得不償失。」
貧困情況因地區而異。洛杉磯和舊金山等沿海城市因高生活成本而掙扎,而內陸地區如中央山谷則因農業和卡車運輸工作機會有限而陷入困境。
根據職業網站Dice的數據,儘管科技和娛樂產業就業增長,但許多職位的薪資不足以支付生活費。
科特金指出,這意味著加州已不再吸引其它州的人口遷入:「我不認為你會再看到那種從俄亥俄來到加州的移民或家庭,而這對加州的發展至關重要。那些人現在不再來加州了,尤其是他們有了孩子的情況下。」
全美其它高貧困率的州還包括新墨西哥州和俄勒岡州。低貧困率的州比如新罕布夏州,貧困率不到8%。
報告警告稱,如果沒有新的政策,加州的貧困率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尤其是在聯邦政府可能削減健康和營養計劃的情況下。
加州政府已通過法律,加快可負擔住房建設,但科特金認為,正是州政府的政策讓問題惡化。
科特金談到加州「激進」的住房政策時說:「情況可能更糟糕,產量更低,因為政策推動下蓋出的房屋基本上都是人們不想要、也買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