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給小費﹖

【2025年09月22日訊】(記者夏瑜編譯報導)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也許是早上喝咖啡的時候,也許是和朋友吃完晚餐的時候,也許是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時候,比如在音樂會的周邊商品區,你刷卡,然後看到屏幕上令人恐懼的小費選擇。關於給多少小費以及是否應該給小費的討論很多,但為什麼美國一開始要加收小費呢?

經濟分析師妮娜.馬斯特(Nina Mast)給出了答案。小費的目的是彌補「最低工資」和「小費最低工資」之間的差額。「小費最低工資是雇主支付給收小費員工的最低工資,期望小費能使他們的工資達到正常的最低工資標準。」她說,「根據聯邦法律,小費最低工資為每小時2.13美元。因此,收小費的員工需要額外賺取5.12美元的小費,才能達到聯邦最低工資標準,即每小時7.25美元。」

Vox網站跟馬斯特一起探討了小費制度是如何起源的,以及為什麼我們至今仍在沿用它。

美國的小費最初是從哪裡來的?

小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國內戰前。當時,一些富裕的美國人在歐洲渡假,他們注意到了這種給小費的習俗:如果服務很好,可以在正式的費用之外打賞一小筆錢。後來,小費在歐洲逐漸消失,而美國卻繼承了下來。

內戰後,奴隸制被廢除,以前被奴役從事農業和家政服務的工人繼續同樣的工作,但雇主不願意支付他們的工資,於是採取了迂迴的策略,不直接發薪,而是建議顧客給黑人工人少量金錢作為服務費。就這樣,小費開始在服務業中普及,並成為這些行業僱員的主要收入來源。

美國的小費制度源于歐洲,後來在服務業中普及。(Shutterstock)

餐飲業是如何開始給小費的?

1919年,美國餐飲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成立。從一開始,協會就團結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上,那就是保持低勞動力成本,反對任何提高小費工人工資和取消小費最低工資的努力。

服務業什麼時候被納入國家最低工資體系?

直到1960年代中期,根據《公平勞動標準法》(Fair Labor Standards Act)的修訂,小費工人才獲得與其他工人同等的權利。

當時正值民權運動時期,也就是呼籲加強最低工資保障的「華盛頓遊行」(March on Washington)幾年後——《公平勞動標準法》的修正案為小費工人設定了最低工資標準。該法案也加強了對農業、學校、洗衣店、養老院等行業工人的保護,在這些行業中,黑人和有色人種工人就業比例過高。大約三分之一的黑人人口通過1966年的修正案獲得了《公平勞動標準法》的保護。

但該法案仍然將農場工人排除在加班保護之外,而家政工人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獲得相關權利。

將小費工人納入保障範圍是一項重大改變,但該修正案存在一個巨大的陷阱。它規定了較低的最低工資標準,小費工人通過小費才能獲得相同的報酬。這種小費抵扣制度延用至今,它實際上允許雇主將員工收到的小費計入雇主必須支付的最低工資的一半。

1996年,《公平勞動標準法》再次修訂,將聯邦最低工資標準從4.25美元提高到5.15美元。這意味著小費員工的最低工資標準凍結在每小時2.13美元,而普通員工的最低工資標準則持續上漲。自1991年以來,小費員工的最低工資標準一直停留在每小時2.13美元,儘管聯邦最低工資標準已多次上調。

《公平勞動標準法》修正案為小費工人設定了最低工資標準。(Shutterstock)

為什麼這種情況沒有改變?

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美國餐飲協會及其附屬機構(例如美國商會)以及其他雇主團體的遊說和倡導,他們努力不懈地阻止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無論是針對小費工人還是其他工人。國會有一項提案,提議到2030年將最低工資提高到每小時17美元,並徹底取消小費最低工資標準,以便小費工人能夠獲得與其他人相同的最低工資。

一些州已經取消了小費工人最低工資標準,但更多的州尚未做到這一點。在大多數州,小費工人的最低工資仍然低於每小時4美元。

最通常給小費的場合是餐館。(Shutterstock)

小費抵扣制度是如何運作的?

如果員工收到的小費不足以達到最低工資標準,法律要求雇主彌補差額。但在現實中,這項規定執行起來極為困難。員工需要自己追蹤自己的工作時間和小費,併進行一些複雜的計算,以確定他們每小時、每週的實際收入。

然後,他們如果發現自己實際上沒有拿到最低工資,就必須與雇主對質,這顯然會引發一系列與權力相關的問題,極易陷入糾纏不清的窘境,最後很可能兩敗俱傷。

因此,這項規定基本上沒有付諸實施。

法律要求雇主彌補差額,使員工薪水達到最低工資標準。(Shutterstock)

身為消費者,我們被教導小費是獎勵優質服務的一種方式。我們該如何看待小費?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解。人們沒有意識到,他們實際上通過小費支付了服務員薪水的大部分。不幸的是,如果你不給服務員小費,你就是在拒絕他們領取工資。

你通常給多少小費?

我通常給20%的小費,有時,如果服務非常好,我會給更多。這基本上是美國目前的標準。但,情況有點失控,因為我們看到小費現象激增,而有些交易並不涉及服務。

顧客對此越來越感到不滿,尤其是在如今物價飛漲的情況下。但我希望顧客不要把他們的不滿發洩在收小費的員工身上,而是應該反映給雇主和幾十年來一直維護和擴展這一制度的遊說團體。◇

責任編輯:齊守善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9-23 20:48 | 修改:2025-09-23 20:48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