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費、加班費免稅上路 百萬勞工與企業須注意報稅調整

【大紀元記者薛明珠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簽署重大支出與政策法案,明定自2025報稅年度起,特定行業的勞工如領有小費或加班費,將可享有聯邦所得稅扣抵。但同時,也對雇主在薪資系統、報稅流程,與合規義務上帶來變革壓力。

根據法案,美國財政部必須在10月2日前,公布符合「小費免稅」資格的職業清單,並發布報稅指引。該政策為期四年,將施行至2028報稅年度結束。

小費免稅條款

凡2024年12月前即穩定領有小費者,包含餐飲服務生、調酒師、理髮師、美甲技師與外送員等職業,可列為符合資格者。報稅時需提供社會安全號碼,如夫妻合報,則雙方都需提供。

若年收入低於15萬美元(夫妻合報為30萬美元),可扣除最多25,000美元小費;超過門檻則每多1,000美元,扣抵額遞減100美元。包含現金、信用卡小費與分帳制小費。不過,服務行業收取的服務費(如大桌酬金)不算在內,因法案明定,小費須為「自願支付」。

稅收政策中心分析,約60%的小費勞工將受益,每人平均年節稅1,800美元。

加班費免稅條款

根據耶魯預算實驗室數據,約8%的時薪工與4%的月薪員工,受《公平勞動標準法》(FLSA)保障並獲得加班費。新法允許這類員工將合格加班工資從聯邦應稅所得中扣除,金額上限為單身申報12,500美元,夫妻合報25,000美元,收入超出15萬(夫妻為30萬)後遞減。

但須注意,加班工資仍需繳納社會安全與醫療保險稅(FICA),且必須在W-2報表上標示,否則無法申請扣除。法案授權雇主於2025年,可用「財政部長指定的合理方法」,近似估算分開的小費與加班金額。

雇主須知:申報與系統準備刻不容緩

1、小費與加班工資仍須報稅與代扣稅款。
即使員工最終可在報稅時獲得免稅扣除,雇主仍必須依現行法律,正常代扣聯邦、州與地方所得稅,以及社會安全與醫保稅。

2、W-2報表格式將略有調整。
目前小費與加班費,雖在W-2上有所標示(如第1、5、7與第8欄),但新法可能會新增第12或14欄,來單獨列示加班工資。系統若未更新,將影響員工後續報稅權益。

3、薪資系統需配合修改。
許多系統雖已追蹤加班與小費數據,但不一定與報稅格式相容。由於政策回溯至2025年1月,雇主需加快與薪資供應商協調,完成必要設定。雖法案提供過渡期,但2025年的報表準備仍極具挑戰。

4、非雇員小費報稅需特別留意。
若是自營業者或接案者(如Uber司機)收到小費,目前1099-NEC並無專門欄位,但新法要求報稅單位,標明是否屬於慣例性小費職業,並確實列示金額。這類人士仍需繳納自雇稅。

其它影響與雇主因應建議

1、留意勞工法與稅法定義差異:加班定義須符合FLSA第7條規範,許多高階職位仍屬加班豁免;雇主應全面了解勞動與稅務法規的交集,以正確分類工資。

2、州與地方課稅未改變:此政策僅影響聯邦所得稅,州法仍維持原規定,加班與小費依舊可能被課稅。

3、政策具有時限性:新法適用期間為2025至2028年,雇主應評估結束後的影響與制度回調準備。

4、建議加強員工教育與溝通:雇主可提前說明政策效益與報稅變動,協助員工申報與資料準備,提升滿意度與留任率。

5、維持競爭力與合規經營:在高通膨時代,合理薪資制度與稅務支援,將成企業吸引人才的利器。建議諮詢法律與會計專業顧問,以妥善應對調整與規劃。

雖然「小費與加班費免稅」條款,為員工帶來稅負減輕,但也對企業提出新的報稅準備與合規要求。隨著實施細則即將公布,雇主應即早規劃應對,確保內部薪資流程符合法規,並協助員工順利申報,雙方共創利多。◇

 

薛明珠:《大紀元時報》舊金山分社社區記者,關注報導灣區社區政治、經濟、生活、教育、文化等新聞事件。
發佈:2025-07-10 20:31 | 修改:2025-07-11 00:48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