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海水變甘泉的「海井」
宋朝時,華亭縣有一舊貨店鋪,鋪中掛著一個東西,像小桶而沒有底,不是竹子不是木材,不是金子也不是石頭,既不知道它的名字,也不知道有什麼用。這東西掛在店裡,幾年來從未有人來問及它。
一天,有個航海的老商人到店裡看到了它,又驚訝又喜悅,撫弄了它很久,就問店主值多少錢?店主狡黠,知道這個東西一定有它的用途,就漫天開價說要五百緡(一緡為一千文),商人很高興,最後以三百緡買下它。
成交後,店主於是向商人打聽說:「這個東西我實在不認識,現在已經交了錢,決無反悔的道理,請你告訴我這個東西有什麼用?」
商人回答說:「這是最珍貴的寶物,名字叫『海井』。平常航海總是要載著淡水隨行,因此常常缺水,現在只要用一個大的容器裝滿了海水,把這個『海井』放到裡面,汲出來的就是甘泉。平日只是從外國商人那裡聽說過,但今日幸運地得到了,從此後航海就沒有缺水的擔憂了。」店主試用鹽水來試一下,果然如此。商人很高興地將這個寶物拿走了。
大禹治水時用過的「定水帶」
清朝時,京城的舊貨和雜物市場中,有一條舊鐵條,長三尺,寬二寸多,形狀像皮帶,只有一半長,中間是空的,而外面已經生銹了。兩面有一些鼓起的釘,隱約可見,但不知是什麼物品。這條舊鐵條擺在一間舊貨鋪中,無人問津,已經有許多年了。
一天,有三四個從高麗來的使者,經過這裡,拿起來看了很久,就問多少價錢?賣的人假稱是五百錢(五百文),使者立即解開錢袋拿出五百錢給他。店主見他出手這麼大方,心裡有些懷疑,又假稱說這是鄰居的物品,要問過鄰居後才能答覆。不久使者又回來了,賣的人說:「剛才幾乎搞錯了,物主說沒有五金是不賣的。」使者毫無難色就拿出五兩銀子。那人又後悔了,再開大價錢,說:「你們錯了,我們市井的話,舉大數為言,五金即是五十金也。」
使者說:「我真的不是捨不得出錢,但不要再反悔了。」賣主私下想:一個廢鐵夾條,就得到如此重價,假如失去了這個買主,日後恐怕幾十文錢也得不到,於是答應下來。然後就問他們有什麼用途?
這時觀看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使者把銀子如數交給了賣家,立即把鐵條交給自己的同夥,讓他騎馬趕快離去。然後才告訴他們說:「這是大禹定水帶,大禹治水時,得到了九條,以定九州來平定水土,這只是九條之中的一條。凡是遇到鹹苦或是汚濁的水,一旦投入這條帶子,就立即化為甘泉,因此就足夠珍貴的了。」
有些好事的人,就跟隨著他回到了高麗館,請他試驗一下。高麗使者命人汲來數石苦水,放在一個缸裡,再用鹽攪拌,然後投入此帶,水忽然沸騰起來,形成數十個魚眼樣的泡泡,不一會汲水出來喝,果然水冰涼甜美,遠勝過山泉。於是眾人都歎服地離開了。其中有識貨的人說,闖王攻陷京城之後,這些寶物是從老太監那兒得到的,大概是前朝皇宮裡的寶物,滄桑變幻,內府裡的奇珍異寶,流落到人間,令人不勝感慨。
能使明珠寶貝自動聚過來的「寶母」
唐朝時,有一個姓魏的人,年輕時家世顯赫,家財豐厚,但是結交了一些不良之徒後,漸漸陷入貧困,被周圍的人所排斥。安史之亂之後,為了躲避亂局,他帶著妻子逃到了嶺南地區,過了幾年,局勢平安後才返回家鄉。
當船走到虔州時,暴雨剛剛平息,他就走上岸去,放眼展望。忽然他看見在沙灘間有一塊地方,有一氣往上直衝數十丈。他就到了那裡去尋找,只見石間中有一片石塊,如手掌那麼大,形狀像瓮片,又類似石頭,半青半紅,顏色非常清楚。他就把它帶著,放在書箱裡。
回到家鄉,原先的家產已經蕩然無存,他也沒有財力去謀求官職,只得租借房屋居住。昔日朋友中有可憐他的,就分給他些財物布帛。
當時的市場店鋪中有許多胡人商客,胡人每年一度舉行鄉人大會,每個人都要展示自己帶來的寶物,這叫「寶會」。寶物多的,就戴著帽坐在上座,其餘依次分列。他的朋友也帶著魏生去參加。魏生忽然想到自己拾來的石塊,就把石塊揣在懷裡前往,也不敢先說出來,只是坐在宴席的末端。
酒飯之後,胡人拿出財寶來展示。坐在最上座的拿出四顆明珠,其大超過直徑一寸。其餘的胡人全都站起來,向他稽首禮拜。其次以下所出示的,或者是三顆,或者是兩顆,全是珍寶。輪到坐在末座的魏生時,胡人們都笑了,和他開玩笑說:「你也有寶貝嗎?」魏生回答說:「有!」於是就拿出藏在懷中的石塊給他們看,自己也發笑。
誰知胡人一見到這石塊,在場三十多個人全都站起來,扶魏生坐到座首,一齊下拜。起初他以為被人開玩笑,不勝慚愧惶恐。後來才知道他們是誠心誠意的,又轉為驚異了。
一些老胡人見到此石,就流下眼淚來。眾胡人與魏生商量,請求買這件寶貝,任憑他開價。李生就大聲說要一百萬錢。眾胡人都很生氣,說:「為什麼要侮辱我們的這一寶物呢?」後來一直加到一千萬才算完成交易。
成交後,魏生就悄悄問一個胡人這是什麼寶,胡人說:「這是我國的國寶。因為戰亂而丟失了三十多年了。我們的國王下令尋求它,說:能找到此寶的人拜他為國相。這次我們回去,每個人都可以得到重賞,何止是數百萬呢?」魏生又問他有什麼用途?胡人說:「這是寶母。只要是每月十五,國王親自去到海岸,設壇祭祀,把此寶放在壇上,一到晚上,各種明珠寶貝等都會自動聚集而來,所以叫做『寶母』。」而魏生這次得到的錢財已成倍於先前的家產了。
資料來源:《癸辛雜識》《因樹屋書影》《原化記》@*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