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點:美中關係看似平衡,實則還能撐多久?大陸黃金新政引震盪,金價狂飆,股價大跌,金條下架;黑龍江玩資本遊戲?爛泥巴賣出8億天價。
美中關係微妙 看似平衡 實則能撐多久?
「川習會」後,美中之間的貿易戰似乎被按下了「暫停鍵」。對此,很多人都在猜測,美中關係真的穩定下來了嗎?
日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韓國慶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接受採訪時稱,美中雙方在經歷數月摩擦後,已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至於什麼是「微妙的平衡」?貝森特沒有具體說明。但外界普遍認為,美中當下的休戰,只是一種脆弱的平衡,雙方休戰也只是戰術性止損,而非戰略和解。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從形式上來看,「川習會」結束後,雙方既沒有舉行聯合記者會,也沒有發布聯合聲明,這本身就說明雙方都在謹慎地維持一個表面的平靜。
其實,這種平衡是被雙方面臨的現實壓力逼出來的。也就是說,這是一場出於現實壓力的止損操作,而非結構性和解。這是因為美中雙方都在各自的政治與經濟情境中尋求喘息的時間。中國急需緩和國內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其需要穩住外需,避免資本外逃、與技術脫鉤;而美國則希望緩解製造業與通脹壓力,同時在中期選舉前拿出可見成果,比如解決芬太尼等問題。
最重要的是,美中之間的核心矛盾無法解決。要知道,美中貿易戰的核心並非關稅,而是國家安全、技術自主與地緣政治的系統性衝突。另外,芯片、稀土、台灣等問題,是無法通過交易來解決的議題。這就意味著美中關係的核心問題並未消失。所謂的「停火」,也只是臨時性的,美中未來的平衡仍將在經濟依賴和戰略對抗的夾縫中艱難維持。
那麼接下來,美中經貿關係會走向哪裡呢?對此,評論員袁斌提出了三種可能的前景:
第一個前景,是短暫的穩定。
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之間,只要台海、南海不發生重大摩擦,雙方政治上也沒有突發轉向,美中關係大概率會維持現狀。但這種穩定的基礎非常薄弱,任何與供應鏈有關的波動、政治意外,都有可能打破這種脆弱的穩定。
第二個前景,是中共的制度化妥協。
如果雙方能把這次「休戰」窗口轉化為談判機會,建立某種可以核查的機制,比如第三方監督、逐步降關稅換出口許可等,那麼美中或許可以進入一個「有限競爭、可控對話」的階段。不過,這要求中共有相當的政治意願與內部共識的支持。從現實來看,這並不容易。
第三個前景,是競爭重啟。
美中雙方的任何一方單方面恢復出口管控,或者台海局勢再度緊張,美中關係就有可能立刻重回對抗軌道。
所以說,美中關係最現實的前景是半年到一年的短暫穩定。之後美中走向將取決於雙方能否將臨時性讓步嵌入長期可核查機制,以及各自的政治體系能否承受由此帶來的反彈。
總的來說,本次「川習會」後的休戰不是終章,而是美中競爭中短暫的「喘息」。真正的決定時刻,並未到來。
大陸黃金新政引震盪 金價狂飆股價大跌
日前,中共財政部與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黃金稅收新政,引發市場震盪。很快,金價飆升、珠寶股暴跌,投資金條下架。可以說,大陸黃金交易圈,在一夜之間陷入混亂。
上週六,也就是11月1日,中共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其中明確了「投資性黃金」和「非投資性黃金」的界線,並規定了不同類別的黃金,適用於不同的稅制。
從表面上來看,該公告似乎只是技術性的調整,但實際上,它對市場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過去,北京對黃金實行免徵增值稅的優惠,這讓國內的黃金價格具備一定的競爭力。但現在,新政終止了部分黃金零售商的退稅優惠。
對於該政策,市場反應劇烈。香港與大陸的黃金珠寶股在開盤後齊齊暴跌。
11月3日開盤,A股零售黃金品牌股價集體下挫,截至收盤,潮宏基當日跌幅近10%,周大生、老鳳祥的跌幅均超過3%。
港股黃金珠寶板塊全面受挫,周大福盤中暴跌12%、周生生下跌逾8%、老鋪黃金重挫逾9%。
花旗銀行分析師預計,該新政將把黃金企業的增值稅抵扣率從13%降到6%,相當於採購成本增加了7%。在保持同樣零售價的情況下,企業如果無法完全轉嫁成本,其利潤將受到重挫。像周大福這樣的龍頭品牌,在2026財年,其淨利潤可能縮水26%。
隨著稅負的提高,各地金店紛紛調漲售價。根據《華夏時報》報導,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老鳳祥等品牌的足金價格每克普遍上漲60元(人民幣,下同)。其中菜百首飾的價格上漲最多,每克漲了70元。
在北京「天雅珠寶城」,其金價指導價高達1066元/克,比當日大盤價高出142元。一位銷售人員直言:「每克裡頭包含70元的稅。」
中國最大的黃金批發市場,深圳「水貝」也是同樣的狀況。銷售人員稱,現在公布的都是「稅後價」。
黃金大幅漲價的結果是,消費者選擇觀望。一位北京金店的銷售人員透露,買的人明顯少了,這是因為大家都在等。畢竟買賣之間的落差,最少也在70元/克。
其實,不止是消費者在觀望,黃金商也不敢繼續出售了。許多品牌將投資金條全面下架。有的品牌雖在繼續銷售黃金,但已將其售價全面調整。
就連黃金回收商也變得十分謹慎,有的商鋪擔心受到新政影響,成本大幅上漲,以致利潤受損,乾脆暫停回收。有商鋪的工作人員稱,「具體什麼時候恢復還得再等等看,今天肯定是不收了。」
即使是沒有暫停回收黃金的門店,其工作人員也稱,回收幾十克還行,幾斤的那種已經不敢收了。
新政發布當天,黃金大幅上漲,讓網友們驚訝不已:
有網友驚呼,早上還看到有900多(人民幣,下同)的金條,這會兒都1000多了,這也太刺激了……
還有網友稱,下午2點多還是928元/克,現在全都下架了?
11月1日晚,菜百首飾官方旗艦店普通財富金條顯示已經下架。目前店內在售的金條主要是十二生肖飾品金條和生日金條,價格為1132元/克、1134元/克不等。
11月1日,整個天貓平台,幾乎沒有了「每克在千元以內」的品牌投資金條和金豆。比如,在領豐金天貓旗艦店中,純金投資金條同樣顯示已經下架。目前店內在售的只剩下1克的生肖金條、十二生肖小金豆、新婚快樂金條等,售價從1020元/克至1047元/克不等。
雖然有人說,電商和金店是不同的,銀行渠道的投資金條,其價格基本是保持穩定的。但很多網友爆料稱,想要購買當地銀行裡的金條,但點開後發現缺貨。
黑龍江玩資本遊戲?爛泥巴賣出8億天價
近日,黑龍江依安縣兩座水庫的淤泥,居然拍賣出8億多(人民幣,下同)的天價,引發圍觀。經查證,中標者是一家成立僅13天,註冊資本為2.7億的國資企業。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場交易的背後,隱藏著一起讓全民買單的資本遊戲。
據黑龍江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資訊,10月23日,依安縣舉行拍賣會,標的物為上游水庫與躍進水庫的20年淤泥處置權。拍賣結果顯示,中標價格高達8.39億元,折合每立方米淤泥的價格約為76元。
對於這一交易,陸媒大為讚賞,認為這是「點泥成金」的生態創新。
但大陸網友卻提出質疑,「一灘爛泥如何能值八億多?」
大陸博主「細雨中的呼喊」在文中指出:中標者的真正目的不在「賣肥」而是「融資」。那麼,這筆買賣究竟是誰在買單呢?從表面上來看,似乎無人受損,但實際上,卻是全民買單。也就是說,這是地方政府套取銀行資金的一場遊戲。今天的狂歡,終將由納稅人、環境與社會成本來買單。
據天眼查資料顯示,中標企業,也就是齊齊哈爾澤源環保產業有限公司,其註冊日為2025年10月10日,註冊資本2.7億元,為國有獨資企業。也就是說,從公司成立到中標,只相隔了13天。
因此,很多人懷疑,這家公司是為拍下爛泥而特意註冊的。是為拍賣而專門設立的「融資殼公司」。
有網友留言稱,這個套路是,地方政府先註冊一個國有企業,然後讓這個企業到銀行貸款買爛泥。交易結束後,再讓這個新註冊的公司破產。這樣,地方政府的債務,就變成了公司的債務,合法地走破產流程。最後,把標的物,也就是「爛泥」交給銀行就行了。這樣做的後果是,所有的爛帳都可以甩給銀行。而銀行的爛帳多了,就沒有錢繼續運營。在這樣的情況下,央行只能印錢補充準備金。錢印多了,就會發生通貨膨脹。普通人手裡的錢,就會不斷地貶值。就這樣,一群有權力、有門路的人,把大眾的錢變成了他們的。也就是說,這筆買爛泥的錢,並非企業出資,而是全民買單。
——《佳音時刻》製作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