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終止COVID-19全球公衛緊急狀態

【大紀元2023年05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週五(5月5日)表示,COVID-19(中共病毒,新冠病毒)不再代表全球公共衛生緊急情況,這是朝著結束這場瘟疫大流行邁出的重要一步。COVID-19大流行病已造成大量人員死亡,擾亂了全球經濟並破壞了社區生活。

三年多前,COVID-19疫情在中國武漢爆發,因中共隱瞞疫情,導致病毒蔓延全球。2020年1月30日,世衛組織應急委員會首次宣布COVID-19處於最高警戒級別。這一狀態有助於將國際注意力集中在健康威脅上,並加強疫苗和治療方面的合作。

週五,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一年多來,隨著人口免疫力因疫苗接種和感染而增加,死亡率下降,衛生系統壓力減輕,(瘟疫)大流行一直呈下降趨勢。」

「這種趨勢讓大多數國家恢復了我們在COVID-19之前所知道的生活。」他說。

譚德塞表示,「昨天,(世衛)突發事件委員會第15次會議向我建議,宣布結束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接受了這一建議。因此,我懷著極大的希望宣布COVID-19全球衛生緊急事件結束。」

COVID-19仍將存在

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即使COVID-19不再代表公衛緊急情況,但COVID-19仍將存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死亡數據已從2021年1月的每週超過100,000人的峰值,放緩至截至4月24日的一週內略高於3,500人。

根據聯合國組織的官方數據,自世界衛生組織於2020年1月30日首次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來,全球已有近700萬人死於該病毒。譚德塞說,真正的死亡人數至少有2000萬。但中共隱瞞疫情,中國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數可能達到數億人。

譚德塞表示,仍有可能出現新的變種並導致病例再次激增。他警告各國政府不要拆除他們為抗擊病毒而建立的系統。

「這種病毒會一直存在。它仍在殺戮,它仍在變化。」他說。

但他也表示,現在是各國從緊急應對狀態,過渡到像管理其它傳染病一樣管理COVID的時候了。

因中共阻擾 病毒起源調查仍無果

疫情在武漢爆發後,中共一直阻擾世衛等國際專家組對病毒起源的調查。

世衛組織調查團在前往中國進行病毒起源調查後,於2021年3月30日發布一份報告。報告將病毒從武漢實驗室洩漏的可能定義為「極不可能」。譚德塞在報告發表時澄清說,前往中國武漢研究病毒起源的世衛調查團在中國獲取數據受阻,病毒起源需進一步調查。他還在講話中公開承認不排除病毒從武漢實驗室洩漏的可能性。

2022年6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對COVID-19起源的最新調查沒有結論,主要原因是來自中國的數據不足。

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今年2月27日表示,如果美中兩國要能夠合作,中共就必須「對三年前在武漢發生的COVID-19危機起源更加誠實」。

此前一天,美國能源部得出結論,新冠病毒大流行最有可能是由中國實驗室洩漏引起。不久後,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也表示,該機構評估認為,新冠病毒「最有可能」起源於「中國武漢的一個潛在實驗室事件」。

近日,《華盛頓郵報》的兩位資深調查記者喬比‧沃里克(Joby Warrick)和大衛‧威爾曼(David Willman)共同撰寫了題為「中共實驗室安全問題蘊含新的大流行危險」的報導,他們在文章中深入探討COVID-19疫情可能爆發的原因之一,即中共為了與歐美爭奪生物科技霸權,投入大量資金興建實驗室進行病毒研究,但安全設施與培訓沒有跟上,導致事故頻出。COVID-19大流行的源頭或許只是實驗室病毒洩漏事故的其中一起而已。因此,如果不解決中共實驗室的安全問題,另一場大流行病就難以預防。

「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除了隨著中共結束清零政策引發巨大疫情浪潮外,全球COVID-19傳播在大約一年內一直保持溫和。但公共衛生流行病學家凱特琳‧傑特琳娜(Katelyn Jetelina)對《華爾街日報》表示,COVID-19還不是地方性流行病,意味著它尚未形成可預測或穩定的模式。

她說:「病毒仍在努力尋找它的路徑。」

COVID-19仍然造成沉重損失。據世界衛生組織稱,過去一個月全球報告的死亡人數超過17,000人。美國聯邦數據顯示,截至4月26日當週,美國約有1,050例與新冠肺炎相關的死亡病例。大多數都是老年人或患有削弱免疫系統的疾病。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的初步數據,COVID-19是2022年美國第四大死因,僅次於心臟病、癌症和意外傷害(包括服藥過量)。該機構表示,COVID-19是2020年和2021年的第三大死亡原因。

美國於4月結束了COVID-19國家緊急狀態,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將於5月11日解除。這意味著在許多情況下,COVID-19測試全額保險將不是強制性的,CDC也沒有權力收集一些測試和疫苗接種數據。

約翰‧霍普金斯健康安全中心的流行病學家凱特琳‧瑞沃思(Caitlin Rivers)對《華日》說,公共衛生領導人應該利用COVID大流行的教訓,來改進接觸者追蹤和其他疾病爆發應對活動。

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全球衛生倡議主任瓦法‧薩德爾(Wafaa El-Sadr)對《華日》說,還應該保持疾病監測並加強較貧窮國家的衛生系統。

「這應該是準備的開始」,她說,「為了能夠應對下一次健康危機,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藩有話説」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