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9日訊】9月28日,中共政治局常委再度集體亮相,參加「十一」招待會,但多項慣例被打破。往年的招待會,習近平和政治局常委同坐一桌;今年部分政治局委員也坐在同一桌。今年是中共奪權74周年,不算大慶,一般應由國務院總理李強致辭,卻由習近平致辭,明顯異常。
緊隨習近平入場的長隊
中共央視畫面顯示,9月28日的「十一」招待會,習近平與政治局常委們最後入場,但今年的隊伍超長: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和韓正後面,還有一大隊人,主要是在京的政治局委員,包括王毅、尹力、石泰峰、劉國中、李干傑、李書磊、何衛東、張又俠、何立峰、張國清,還有國務委員王小洪和中紀委副書記劉金國。
過去的「十一」招待會,只有6名政治局常委或退休政治局常委與習近平同桌;其他人提前入座等候,習近平最後與政治局常委入場時,全場必須站立鼓掌。今年,隨習近平最後入場的總計19人,都與習近平同桌而坐。
這一安排明顯弱化了政治局常委的地位。習近平應該向外界刻意展示,除了他本人以外,其他政治局常委、委員、甚至國務委員等,都沒有多大分別,只能聽習近平的。
習近平故意拉抬國務委員、公安部長王小洪,其他國務委員沒有同樣待遇。中共國防部長李尚福在國務委員中排名第一,沒有現身;被免去中共外長職務的秦剛也沒有現身。
中共政局、軍隊連出大事,習近平進一步壓低政治局常委地位,試圖證明自己仍大權在握,沒有人可以趁機挑戰他的權威,隨時可以決定誰上誰下。
然而,這一刻意的舉動,反襯了當下時局的不穩。習近平籍此向黨內傳遞信號,以證明自己地位穩固、一切盡在掌握,但並不能解釋秦剛、李尚福出事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中共官場是否還會發生更大的地震,在場和不在場的官員們都在犯嘀咕。
李強未獲致辭的機會
一年前,2022年9月30日,中共高層參加「十一」招待會,表情都很難看,當時二十大人事爭奪正在最後的白熱化階段,到場的約500人也噤若寒蟬,面面相覷。
當時,中共國務院舉辦「十一」招待會,時任總理李克強致辭。中共奪權後,始終擔憂執政合法性問題,不敢直接以中共中央的名義主辦「十一」招待會,大多由國務院主辦。
按照憲法,國務院是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總理是最高行政官員。國務院舉辦「十一」招待會,中共政治局常委們最後出場,顯示最高權力,實際不倫不類。
習近平2012年上台後,除了2014年和2019年,其餘各年的「十一」招待會基本是李克強致辭。2014年是中共奪權65周年,2019年是中共奪權70周年,由習近平講話,並邀請了前政治局常委們參加。
2023年是中共奪權74周年,不逢五不逢十,但習近平再次上台發言,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第一年就被剝奪了在「十一」招待會上致辭的權力。
李強上任後,很快交出國務院的決策權,外訪只能坐包機。李克強卸任後,中共國務院網站大改版,原來專門的總理活動欄目被消失。國務院網站也沒有設置國務院領導一欄,李強和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的名字,點開國務院組織機構才能看到,也沒有放李強的照片。李強的地位被降格,其他副總理等實際也被降格了。
習近平的話透出憂慮
習近平在「十一」招待會上的致辭聽起來並不喜慶。他稱,今年「統籌新冠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積極推動經濟持續復甦,有序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這似乎在為2023年提前做總結,一段時間以來被刻意迴避的疫情也被提及。2020年疫情之後,中共終於舉辦了一次沒人戴口罩的「十一」招待會;但日前,武漢病毒研究所專家石正麗在一篇論文中警告,「幾乎可以肯定,未來極有可能再次出現冠狀病毒疾病」。
疫情在中國大陸從未消失,二陽、三陽者持續不斷。9月7日,中共疾控中心曾通報:流感樣病例新冠病毒陽性率從7月31日至8月6日的14.4%上升到8月21日至8月27日的19.6%。這表明,到醫院就診的流感類病人,5個人中就有1個感染了新冠病毒。
中共正在鼓動民眾「十一」出行,不知「十一」假期過後,類似2022年第四季度的疫情海嘯是否可能捲土重來呢?
習近平講話還稱,今年「有效應對局部地區洪澇災害」。北京周邊和東北地區的洪災,人們仍記憶猶新,中共真的「有效應對」洪災了嗎?
講話還稱,「人民生活繼續改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中國失業率不斷攀升、消費不斷降級,年輕人被迫大量躺平,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中共高層束手無策,卻繼續假裝沒事。
習近平稱,「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中共「面臨很多風險挑戰」;「腳下的路不會是一馬平川」。習近平給下屬們打氣,稱「信心賽過黃金」;要「繼續爬坡過坎、攻堅克難」。
中共高層恐怕自己都沒有信心,習近平目前最擔心的是個人安全問題,千方百計要防止預言中的政變、暗殺發生,身邊的人誰都不可靠。
眾多官員心裡應該更沒譜,他們真願意跟著「爬坡過坎、攻堅克難」嗎?這恐怕不是他們一心升官、往上爬的真正目的。
政治局會議釋放什麼信號?
「十一」招待會前一天,9月27日,中共政治局開會,審議《關於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
9月26日,新華社提前通報《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完成反饋》(以下簡稱《反饋》),稱15個中央巡視組巡視了30家中管企業黨組、5家中管金融企業黨委和國家體育總局黨組。《反饋》先給予了正面評價;之後稱「嚴肅指出了國企、金融、體育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不到位」;「風險意識不強」;「關鍵崗位廉潔風險比較突出」;「『靠企吃企』問題多發」等。
所謂「嚴肅指出」的「突出問題」,實際被輕描淡寫,表明巡視主要為了嚇唬人,並不是真要抓貪腐。近年來,國企的官員們也有轉入政界、晉升的可能,但更多人想的恐怕就是「靠企吃企」;中共上層想要抓貪腐,可以輕易抓出一大批來。所謂的巡視並非要這樣做,只是抓了一些退休官員,以殺雞儆猴。
《反饋》最後稱,要「以整改成效體現忠誠擔當」。可見,上層要的是忠誠、明確站隊,是否貪腐並不重要;或者說,要知道貪腐的錢應該向上送給誰;不該有的政治瓜葛,要趕快斷掉,否則就會遭殃。中共政局不穩,此時抓更多貪腐官員會加劇動盪,習近平很可能告訴李希暫緩下手,少動現任官員。
政治局會議也稱,把巡視作為「制度安排」,「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由此可見,巡視主要為了監督各級官員,反貪不是主要任務。
會議還稱,「不斷增強國有企業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壓緊壓實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突出加強對各級『一把手』的監督」。
這等於變相否定了原來的國企廠長(經理)負責制,回到黨務官員抓權的時代,如何還能「增強國有企業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國企的經營效益恐怕變得更差,企業官員們更要「靠企吃企」。
政治局還研究了其他事項,應該就是隨後公布的一系列部級、副部級官員調整,包括原山西省委書記藍佛安調任財政部黨委書記,估計準備接任財政部部長一職。中共政治局面對經濟困境,難出大計,更換更多部級和以下官員也無用,他們既沒有相應的權力,也同樣沒有多大本事。中共高層需要確保挑選一些被認為可靠的人,不要再重演秦剛、李尚福之類的問題。
中共高層正坐火山口
9月28日,政治局集體學習世界貿易組織規則與世界貿易組織改革。中共不會遵守這些規則,所謂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的改革,恐怕是一句空話。習近平缺席G20峰會和聯合國大會,已經放棄了全球治理的關鍵平台。
美國和西方正針對中共的不正當貿易行為,推動世貿組織改革,中共不甘心、也阻擋不了,但還要繼續空喊口號。中共也試圖繼續對內宣傳,中共高層假裝仍能駕馭內外局勢,實際卻並無良策。
9月26日,美國再將三家中國公司列入涉及維吾爾人強迫勞動的實體名單。9月27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中國、香港、伊朗等五家實體和兩名個人,他們被控為伊朗的自殺式無人機採購敏感部件,最終提供給俄羅斯用於烏克蘭戰場。
中共除了口頭上表示反對,也無可奈何。
9月28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系列文章,《堅持立足實際、科學決策——樹立正確政績觀①》。這篇文章仍在宣傳習近平,但有「高級黑」的嫌疑。文章稱,「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准、把對策提實。要深入研究、綜合分析,多方聽取意見,自覺問計於民、問需於民,使決策符合實際情況,防止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蠻干」;「重要決策方案,特別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
近年來中共迅速走下坡路,中央內外決策屢屢失誤是主要原因之一。秦剛、李尚福等都是習近平一手提拔的,誰又該對他們的出事負責呢?
中共高層在「十一」招待會上刻意作秀,私下裡卻很擔心安全問題。中共官場、軍隊亂象至今難以擺平,也掩蓋不住。中共外交越來越被動,中共領導人被迫放棄出訪。中國經濟每況愈下,中共高層至今拿不出辦法。當然,還有更多的難題尚未真正浮出水面,中共高層身下的火山口隨時可能激烈噴發。
大紀元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