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0日訊】從2023年底到2024年年初,財新網連發三篇文章暗諷當局,均遭封殺,使胡舒立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許多人擔心她會因此遇到麻煩,甚至被消失。但胡舒立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的露面,及1月17日財新CEO午餐會上的現身講話,向外界告知她很安全。
外界普遍認為,財新連續發文觸動當局,是胡舒立代表紅二代對中共黨魁表達不滿。那麼,在中共對媒體嚴苛的管制下,胡舒立的膽氣和底氣是從哪裡來的呢?她為何經常踩紅線而不倒?這跟她的家庭背景、個人經歷以及新聞立場等恐怕都有關係。
三代紅頂新聞世家
1953年生於北京的胡舒立,祖籍浙江紹興。文革發生時,她在中共太子黨、紅二代雲集的學校北京101中學就讀。她的外公、父母都是中共地下黨重要人物。她的外公胡仲持是翻譯家、《申報》編輯,參與過中共《人民日報》等媒體的工作;胡舒立的母親一直擔任《工人日報》的高級編輯。其父曹奇峰離休前為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副局級幹部。
胡舒立外公的兄長胡愈之最有名,文革前他曾是文化部副部長。在1949年之前,胡愈之長期潛伏在作家和民盟中為中共搞統戰。他創刊了《光明日報》等多種中共報紙,曾是中共新聞出版署總長。1983年,胡愈之擔任人大副委員長。
胡舒立在家人告誡下對自己的家庭背景從不多言,但是她的人生軌跡洩露出她的優越。
胡舒立曾經短暫到山西「上山下鄉」,不久就參了軍。這是那個年代特別好的去處,沒有背景關係是不行的。
1978年9月,人民大學新聞系迎來了第一屆新生。身材嬌小穿著綠軍裝的胡舒立格外引人注意。她說話語速極快,只要她說話,別人幾乎沒機會講話;她性子直,做事風風火火,精力充沛。四年的大學畢業後,胡舒立本應回到她原來的軍隊單位,但是她順利脫下了軍裝去央級大報《工人日報》做了記者。同年,她與人大歷史系的苗棣結婚。苗棣現任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電影所所長。
1985年,胡舒立被派往沿海城市廈門記者站,在浙江建立發展了人脈關係網。那年,習近平正在廈門擔任副市長,前景看好,胡舒立採訪報導了他。
1987年,胡舒立獲得了到美國世界新聞研究所遊學五個月的機會。她開始崇尚西方的新聞專業主義——不受外來干擾地如實報導。
1989年春天的學生民主運動激發了新聞界的活力,胡舒立與許多記者加入了遊行隊伍。6月3日晚上軍人鎮壓。胡舒立在街上看到這一場景後回來說:「我們應該報導此事。」但報社決定不發。事後中共整肅記者,胡舒立被停職一年半。
1992年胡舒立去了新成立的《中華工商時報》,做了6年國際新聞部主任和首席記者。期間,她採訪結交了大量中國經濟金融界名流,也包括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曾稱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聯合辦公室,簡稱「聯辦」)的一些人,如高西慶、王波明、周小川以及王岐山等。她還開設了「財經高層訪談」。胡舒立的財經人脈,大多是這個時期建立的。
1994年,胡舒立獲得了史丹福大學新聞學院奈特獎學金,她去了美國攻讀發展經濟學,也結交了更多國際新聞人士。
《財經》合作蜜月裡披波斬浪
1998年,胡舒立接到了「聯辦」王波明的電話,他準備辦一份雜誌,想讓胡舒立來運作。胡舒立出了兩個條件:永遠不能干涉她的編輯部,並且提供一份200萬元的採編預算。這樣採編獨立、與廣告經營無關,以保證記者不受賄。這個國內一流的採編費被王波明答應了,於是《財經》誕生。
王波明是最早把美國證券市場引入中國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父親王炳南曾任中共副外長。王波明在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畢業後,曾在紐約證交所工作過。回國後,他一直任「聯辦」總幹事。他與「聯辦」的創建者之一王岐山關係很密切。
王波明與「聯辦」的高西慶、周小川等人相繼進入後來的中國證監會,但他不久離開,在體制邊緣設立了媒體平台——財訊傳媒、和訊網以及《財經》等多本雜誌。
《財經》確立了「獨立、獨家、獨到」的理念。1998年4月創刊號特稿「瓊民源證券欺詐案」一出就是爆炸性的效果。隨後,《財經》又刊發了《基金黑幕》等一系列揭祕證券市場劣跡的特稿,引發了中國證券市場大地震。十大基金聯合發表嚴正聲明向《財經》施壓,胡舒立不斷抗辯。高層開始整肅證券市場的違規行為。《財經》一夜成名,胡舒立也因此被《商業週刊》冠以證券界「中國最危險的女人」。
2001年8月,《財經》刊發銀廣夏財務舞弊事件。之前,上市公司銀廣夏獲得多名中共領導人的視察和讚許,其保薦人還是王波明的親哥王東明所在的中信證券。王波明擔心報導可能導致《財經》關門等風險,於是打電話給時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的王岐山求助:「報導絕對真實,但會帶來政治上的影響。」對方答覆:「如果是真的,就出吧!」《銀廣夏陷阱》報導剛出幾小時,銀廣夏股票及其高管命運就雙雙「跌停」。
2003年SARS爆發,中共衛生部稱疫情可控。胡舒立認為「如果這事不是被絕對禁止的,那我們就要做。」《財經》記者最早進入疫區,出版SARS增刊進行報導,最終觸線被政府下令禁止。《財經》這年獲得國際調查記者聯盟2003年度的「傑出國際調查新聞獎」榮譽提名獎。
2007年,《誰的魯能》在《財經》刊出後,即遭當局命令從網站刪除、報攤撤下雜誌。該報導揭示山東魯能集團92%的國有資產被神祕人以超低價變成了私有。這是國有企業改制中權貴資本蛇吞像手法的一個典型案例。海外媒體扒出,收購魯能的神祕「曾姓公子」就是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之子曾偉。
在胡錦濤溫家寶當政時期,實權掌握在已經退休的江澤民、曾慶紅手中。曾偉私吞魯能,對胡溫來說是一根可以捏住曾慶紅的小辮子。
魯能收購最終在監管部門介入下取消,沒有追究「曾公子」是誰。《財經》也躲過一劫。胡舒立事後不願再談這事,她把與政府發生衝突看作是媒體的災難。
在同行眼中,《財經》和胡舒立是個奇跡——在中國達到了媒體能到的最大尺度。同樣報導,如四川汶川地震校舍倒塌,其它媒體被處罰、調查記者被打壓,《財經》與記者卻安然無恙。
業內人士認為,胡舒立與《財經》達到的高度,超出了低層官僚能夠打壓它的勢力範圍。《新京報》《南方都市報》等被打壓的調查記者很多都到了《財經》旗下。「聯辦」被他們視為能保護《財經》的力量所在。
胡舒立並不認同高層背景的保護傘作用。她不碰絕對禁區,對體制敏感的話題她尋求更安全的方式報導。她的同行能感覺到,每一則報導她都在修正對籠子尺度的計算,她把新聞專業主義發揮到了極限,有把控不了風險的她也會暫時放在一邊。
《財經》的大膽報導,讓投資人王波明不得不面對來自宣傳口等方面的「斥責」「撤廣告」等局面。每當此時,他都跟對方解釋:他只是擁有這本雜誌,但是不能干涉編輯的決定。
另起爐灶的華麗轉身
2009年11月,胡舒立與王波明12年的甜蜜合作在分歧難調中走到了終點。
56歲的胡舒立辭去主編職位,跟她一起離開的還有《財經》雜誌整個經營團隊及大部分採編人員一百多人。集體離職轟動一時。
胡舒立知人善用、情商極高。她的同學徐世平曾說,從高官到平民,凡是需要相處的,她都能得心應手。以至於她的手下,對她相當祟拜。有時候,她就是財新的「女教父」。
兩個月內,由原《財經》團隊組建的「財新傳媒」在笑語聲中完成了揭幕儀式。經濟學家吳敬璉、國務院參事保育鈞等人到場祝賀。胡舒立沒有等待遲遲未批的財新雜誌刊號,她在簽約成為廣州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後半個月,又受聘於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並順理成章接管了中改院的雜誌《新世紀》週刊。
「借殼」創辦雜誌完全出乎業界意料。2010年1月起,《新世紀》週刊內容全部由原《財經》人馬採編完成。《浙江日報》控股公司成為財新的最大股東。
2013年底,胡舒立終於找到了能夠理解她的資本同道人——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的黎瑞剛,他時任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SMEG)總裁、曾是上海廣播電視台台長。黎瑞剛掌舵的華人文化基金買下了浙報控股手中的全部財新股權,黎成為財新董事長,他同時也是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業界認為,在中國既有財力又有能力為財新保駕護航的,或許黎瑞剛是不二人選。
財新傳媒《新世紀》刊號由海南到北京,再轉移到上海。2015年,《新世紀》週刊更名為《財新週刊》。
在習近平第一任期,財新傳媒成為習與王岐山反腐「打虎」的風向標。《財新》總是早於其它媒體推出高官腐敗等獨家報導,如周永康、谷俊山、徐才厚、郭伯雄以及安邦集團吳小暉等等,寫誰誰倒。從中可以看出財新傳媒與中紀委關係的不尋常。
原東方網總裁徐世平曾表示:胡舒立嗅覺靈敏,也有可能是她的人脈關係讓她信息更多,讓她更靈敏。她有點先知先覺。但是,她一般不會盲目搶發新聞、去踏所謂的紅線。相反,她會把新聞養起來,慢慢地調查積累,直到官方發布正式新聞為止。她的雜誌總能發出比許多同行都要詳實豐富的內容。這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和尊重。
美國《北京之春》雜誌榮譽主編胡平分析指出,在今天的政治環境之下,這種大的媒體,要是完全是獨立的、民間的,那根本就不可能。所以過去他們發表的觀點、報導的消息還是屬主旋律。頂多是在有些問題上,他們會更代表中共內部的一些派別的意思。
2018年,65歲的胡舒立改任社長,將總編輯一職交給一直跟隨她的得力副手王爍擔任。她對外界表示,她仍然是財新傳媒掌舵人,在編輯部的重大決策上給王爍出主意。
被捲入爭議的胡舒立
這些年,習近平左轉開倒車已經勢不可擋,黨管經濟、言論也越來越緊。財新基本在主旋律的框架裡安全運轉。突然,在2021年10月2日,胡舒立因轉發「豬頭」圖片和文字被推上風口浪尖。海外輿論解讀為這是在影射習近平。10天後,財新被中共網信辦從「互聯網新聞信息稿源單位名單」中除名。這加重了外界對財新被整肅的猜測,甚至有媒體解讀為「習近平與王岐山矛盾激化」。
與胡舒立曾有私交的旅美政治學者王軍濤當時表示,他認為胡舒立在當前逼仄的政治環境中應該不會直接影射習近平,王岐山早前也表示忠心。
剛去不遠的2023年最後一週,財新先後拋出兩篇重要文章,《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和《2023終有一別》,與習當局的宣傳不同調,均遭全網刪除,但胡舒立仍然平安無事。人們再次關注起她的背景。
一種觀點認為,胡舒立在衝塔,為紅二代們發聲。像她這樣的紅二代都有血統上的優越感、自負。胡舒立除了有自由派思想外,也有自負的氣質,就是「我這樣做,你能把我怎麼樣?」習之所以不動她,是他不認為胡舒立對他有即時的直接威脅。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胡舒立其實是個特別謹慎的人,她不會說狠話跨越紅線。反對習的人藉助解讀財新的文章在對抗習,但封殺財新文章的人也找不出證據較真兒指控財新和胡舒立罪名,所以胡舒立是安全的。
圈子裡的人都知道胡舒立有句形象的名言:「《財經》是一隻啄木鳥,永遠在敲打一棵樹,不是為了把樹擊倒,而是為了讓它長得更直。」
胡舒立理想的「啄木鳥」是自由獨立的,還是住在樹上依賴大樹而生的呢?對於一棵已經被蛀空的大樹,一棵隨時會倒下的大樹,啄木鳥最安全的選擇恐怕是儘早遠離這棵樹。
——《人物真相》製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