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綜合報導)中共央行行長潘功勝稱,房地產市場好轉,市場波動對金融影響有限。但專家認為,潘功勝只是信心喊話。中國房地產債務危機並未化解,而是被隱藏或轉移,對銀行金融業構成衝擊;儘管中共將今年的GDP增長目標設定為5%,但實際增長所需的四大要素並不具備,會使這一目標難以實現。
房地產債務危機未化解
近日,中國房企陸續發布年報。國資背景的房企龍頭萬科週四(28日)報告,去年淨利同比下降46.39%。此前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將萬科評等從「投資級」降至「垃圾級」。
另一民營房企巨頭碧桂園,原本應該28日公布去年業績,但未發布,董事會會議也將延期,其港股或於4月2日起停牌。
繼恆大、碧桂園後又一家出現爆雷的中國大型房企遠洋集團報告去年淨虧損超210億。去年8月,該集團公告美元債面臨違約。
此外,一些頭部房企均報告虧損。富力地產淨虧損201億,融創中國淨虧損超79億,旭輝控股淨虧損超89億,華僑城去年淨虧損超64億,雅居樂去年淨虧損超138億,正榮地產去年淨虧損超84億,中駿集團去年淨虧損超79億……
自中共2020年制定的房企融資三條紅線後,許多房企巨頭資不抵債,接連爆雷。最典型的房地產龍頭恆大集團,負債高達人民幣2萬億,今年1月遭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清盤。
北京近期採取一系列措施,如制定向開發商提供貸款的白名單、降低房貸利率、取消此前對房地產開發商實施的一些融資限制,但這些措施都沒能扭轉整體狀況。
但據官方近日數據,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的新建住宅銷售額比上年同期驟降32.7%,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4.8%,此外,房地產開發商的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29.7%。
債務轉移至銀行 或隱藏不良資產
不過,中共官員仍然在唱高調。潘功勝近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說,房地產市場已出現一些積極信號,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具有堅實的基礎。分析認為,北京做的很多努力並沒有真正化解房地產債務危機,而是把債務做了隱藏或轉移。
台灣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對美國之音分析,實際上恐怕無法像央行行長潘功勝所講的這麼理想。
他認為,從過去的恆大、碧桂園到現在的萬科,基本上狀況都很不好,過程中還有一些中小型的開發商也陸續出現了倒帳現象。
陳松興表示,棘手的主因在於地產開發商的債務遠遠超過中國GDP的規模,「所以你要去救它很難」。
中國的銀行承接了部分地方政府的債務。他說,換言之,這是把不良資產轉移到銀行,即便這些債務不至於要認列成呆帳,但也會讓銀行放進「關注類」(不良貸款的領先指標)而吃掉一些資金以準備認列。
「這將影響到銀行的放款能力,也會嚴重打擊到銀行的實際獲利能力,這也是為什麼中國銀行的淨息差(NIM)大概只有1.5%左右,而通常低於2%就代表盈利能力減弱,影響銀行的健康經營與信評。」
他認為:「其實中共這些時間的努力,並不是真正地在化解地產開發商的債務,而事實上是在隱藏或者轉移。」
房地產危機衝擊銀行業 中共靠債務撐面子
潘功勝還在論壇上說,房地產市場波動對金融體系影響有限。並說,中國金融體系運行穩健,金融機構總體健康,風險抵禦能力較強。
但是,房地產企業爆雷正在衝擊金融業。彭博社週三(27日)報導,中國房地產危機正在侵蝕中國最大國有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因為它們的不良放款率正在攀升中。
據中國交通銀行週三公布數據顯示,房地產不良放款率從去年同期的2.8%攀升到去年底的4.99%。雖然逾期抵押貸款的餘額下滑,但該領域的關注類貸款卻攀升到23%,達到98.8億元人民幣。
中國工商銀行的住宅抵押貸款不良放款也增加了9.6%,達到278億元人民幣。
中國一系列銀行近日報吿虧損。光大銀行報營收同比下降3.92%、淨利潤下降8.80%;中原銀行去年淨利下降16%,東莞農商銀行去年淨利下滑12%,中信銀行14年來首次營收下滑,廣州銀行淨利潤連續4年下滑 ,浦發銀行連續三年業績下滑等。
陳松興表示,如果再從中共總理李強在3月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述,2024年赤字率訂在3%,基本上這個數字令外界高度懷疑。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估計,中國加上隱藏的預算赤字,其赤字率可能占到GDP的8個百分點;紐約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也估算中國的赤字率大概在7到8個百分點之間。
陳松興說:「換句話說,中國實際上是靠著債務在撐面子,但是那個潘功勝作為一個行長不能(說實話),當然必須要講比較正面的話。」
潘功勝純粹信心喊話 但經濟成長4要素還不具備
潘功勝還聲稱,中國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有能力實現全年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
台灣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認為,外界對於中共官方公布的經濟數字高度存疑,因為信任的前提是這些數據來源都必須精準可信,但實際上中共只要改變數字,5%的經濟成長率就一定可以做到。
他表示,潘功勝純粹在做一種信心喊話,希望讓前來參加會議的高層外賓們相信中國的金融風險已經不存在,進而將資金投入中國,「這就是他們想要的」。
但是從所得面來看,張弘遠認為,中國的GDP要成長5%,首先是工資要成長5% ,接下來是土地租金要成長5%,然後資本的投資報酬率要成長5%,以及企業家投資企業的利潤也要增加5%,「也就是必須在工資、地租、利息以及企業利潤這4個生產要素都成長5%的情況下,GDP才有可能成長5%」。
他說,但現在中國的實際情況,一般工人的薪資減少,很多二手房價格都減半銷售,地租呈現負成長,並且利率借貸不斷向下調降,然後中國企業普遍經營情況,不論是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還是採購經理人對未來信心指數,都沒有那麼樂觀到可以達到增長5%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