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語文教育難為?海外中文教學轉型之路

【2024年04月18日訊】(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全球越來越多人學習中文,但南加州發展三十餘年的海外華語文教育卻遭遇轉型危機,面對大環境生源不足、教師短缺,還有租金攀漲、網絡教育崛起等變革,南加州中文學校教育工作者如何應對並創造轉機?

2024年3月5日,張婉瑩示範以松果尋找音階。(徐曼沅/大紀元)

因應加州教育廳要求,2030年前全加州50%的學生要學習一門外語,南加州許多公立小學紛紛開始成立沉浸式中文教學課程;高中也設立中文課,並可獲大學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AP)學分。雖然越來越多美國學生開始學習中文,但卻也衝擊了南加州傳統的中文學校招生,幾乎每所中文學校近年來都面臨學生人數減少的挑戰,因為在學校已有學習中文的渠道,家長們逐漸不再送孩子到課外輔導的中文學校。

2024年3月5日,「你好中文」使用張婉瑩與教材編輯顧問團隊共同編纂的教科書。(徐曼沅/大紀元)

但於2012年成立於托倫斯市(Torrance)的「你好中文」卻逆風飛揚,從20名學生逐漸發展為有逾2,000名學生的學校。創辦人張婉瑩認為自己成功的關鍵是:讓學習中文變成一件有趣且令人快樂的事情。

體驗中華文化 著眼生涯發展

目前「你好中文」擁有一間語言學校及三間幼兒園,並在加州多所公立學校開設中文教學課程,是南加州規模最大的中文教育機構。張婉瑩強調:「中文教育不只是教中文,更是一種文化與價值觀的傳遞。」因為尊重和珍惜自己的文化和語言,所以「你好中文」讓學生從學習中體驗中華文化。

張婉瑩表示,在美國有很龐大的中文學習市場,除了華人或「混血兒」家庭希望子女能學習華語文,還有許多不同族裔將中文視為「第二外語」。她說:「不少父母是為了孩子以後生涯發展而送他們來學中文。」猶如華人學英文,透過第二外語吸收知識、獲取工作機會,目前,該校將中文作為母語的學生大約只占30%。

增添實用與趣味性

不同於大多數學校使用現成的教材,「你好中文」的教科書都是由張婉瑩與教材編輯顧問團隊共同編纂。她活化課程內容,增添課文的實用與趣味性,讓學生更願意主動學習中文。

除了編寫可帶動唱、反覆記誦的「兒歌」課文,學校還打破刻板的教學方式,以專題式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生活相關、對個人有意義的專題,在「做專題」的過程中學習語言和各種知識。該校鼓勵親子共同參與學習,讓學生在生活中學以致用。

走出舒適圈 迅速轉型渡難關

面對老一輩中文教師逐漸退出教學前線、年輕中文師資轉移到公立學校教中文的窘境,張婉瑩成立「南加州師範學院」解決問題,提供中文教育、語言教學、幼兒發展、兒童文學研究、線上學習、STEM、K-12學業準備等課程,培訓中文教育師資,並提供工作機會。「你好中文」的教師涉獵不同領域和業務,張婉瑩不僅鼓勵學生挑戰自我,也鼓勵教師走出舒適圈、探索不同的領域。

疫情期間,張婉瑩迅速轉型為線上教學,除了要歸功於夫婿徐峯的電腦專業背景,更源於「你好中文」在疫情之前就開始規劃、推廣線上課程。她回憶,剛開始推廣網絡課程時,並未獲得家長青睞,線上課程幾乎沒什麼人關注。但疫情爆發後,加州封城,「你好中文」在三天內將所有的線下實體中文課程轉到網絡上,大獲家長好評,學校也因此渡過艱難的時刻。

研究所攻讀「工商心理」專業的張婉瑩並非傳統的教育者,她會利用電腦編曲、作詞製作兒歌,也會用松果教導學生尋找音階;她引進攀岩、烹飪等多樣課程豐富教學,同時承傳中國古典樂器揚琴的課程。

「你好中文」幫師生共同成長

張婉瑩創辦「你好中文」的初衷是希望陪伴兩位女兒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中文環境。但無心插柳柳成蔭,「你好中文」成為許多孩童成長、學習中文的園地,2016年成立的「你好中文教育基金會」也成為提供中文語言教學課程、舉辦各式中華文化和節日活動、以及提供教師培訓和資源支援的非營利組織。

張婉瑩認為,與其說自己創建了「你好中文」,倒不如說是「你好中文」幫助她成長。在各種艱難的現實環境中,她積極尋找海外華語文教育的轉型之路,儘管充滿挑戰與困境,但她一路披荊斬棘,拓寬自己的視野,學會了許多技能,從中也發現無限的前景和希望。◇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