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變色龍」配體讓稀土提純效率更高

【2024年10月01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吳瑞昌編譯報導)分離稀土的工藝步驟既複雜又易產生大量污染物,令人類環境難以承受。最近,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發現一些化學「變色龍」,可快速簡化稀土的純化過程,還有望降低稀土分離時帶來的污染。

世界常用的稀土金屬有10多種,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於天然礦石和土壤中,許多電子元件和芯片等離不開稀土金屬。但由於稀土中金屬的化學性質非常相似,且分布在微量雜質中,使提煉和分離它們的難度很大。

稀土金屬中的鑭系(Ln)元素大多藏於礦物中,經常需要許多步驟進行提純,但整個提純過程,需要大量含有抓取特定金屬的配體溶液和有機溶劑,還必須按照「重到輕」或「輕到重」的順序進行分離,因此整個分離過程既昂貴又耗時,還極易污染環境。所以人們急需一種更有效率、選擇性和環境友善的分離技術。

這次,美國能源部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共同合作尋找高效獲取鑭系金屬的方法。結果發現,一些「變色龍」般的獨特配體可隨環境變化而變化,並與不同的鑭系元素結合。該研究成果於8月中旬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上。

研究人員先是找來具有結構穩定性好、不易水解、催化活性高的四齒雙內醯胺配體,並引入取代基,使配體可溶於常見的有機溶劑,最後再透過銠(Rh)或鈀(Pd)催化劑製成4種外型相近的「變色龍」配體。

這些「變色龍」配體是一種含有由氮(N)基和氧(O)基組成的四齒配體(含有4個以上的能提供孤電子對的原子)。這些氮基、氧基有類似「鉗子」的功能,可以抓取周圍的鑭系金屬。這些「鉗子」的行為會隨著周圍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其中包括溶液的酸鹼濃度不同,與鑭系中輕重不同的元素結合。例如,在低硝酸濃度下,會優先抓取較輕的鑭系離子元素(靠近鑭的元素),若在高硝酸濃度下則會優先抓取較重的鑭系離子元素(靠近鎦的元素)。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變色龍」配體的選擇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從鈰(Ce)元素逐漸穩定轉向釤(Sm)元素。若在較高硝酸濃度下,配體的選擇性會從釤逐漸轉向鐿(Yb)元素。

這一現象表明,只需在不同環境和條件下控制時間和溶液的酸鹼度,「變色龍」配體就可自由地對輕、中和重鑭系元素進行抓取和分離,且還能減少過去分離時需要昂貴的藥劑和繁瑣的步驟。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這些「變色龍」配體外表看起來與其它成熟的配體十分相似,但它們具有完全不同的行為,且還有許多未解之謎,希望未來能更深入研究這些配體,以發現更多具有類似行為的化合物配體。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奈米材料化學小組的放射化學家蘇巴邁·普拉馬尼克(Subhamay Pramanik)對該實驗室化學科學部的新聞室表示,「過去分離稀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鑭系元素離子的大小和化學性質差異非常小,致使分離它們需要更精確的分離方法。」

該研究的共同領導者、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聖詹索內-波波娃(Santa Jansone-Popova)說,「在典型的分離系統中,配體通常表現出對較輕或較重的鑭系元素的偏好。不過,我們發現使用這些相似的化合物,可以進行多種不同的分離,同時確定這種配體在分離稀土元素時的運作機制。」

該實驗的另一位科學家伊利亞·波波夫斯(Ilja Popovs)解釋,「這種方法能使稀土的分離過程變得更快、更清潔、更好,並提供更好的選擇性和純度。」

這項工作由美國能源部的科學分離和材料化學計劃辦公室贊助,同時用了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s Advanced)的先進光子源,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s)的同步加速器。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