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薛明珠報導/希望之聲記者子涵採訪】歲末將至,金山灣區青年組織「擦星星事務所」,近日發起向中國大陸良心犯寄送明信片的活動。當天,逾30位灣區居民齊聚一堂,親筆書寫卡片與春聯,為他們送上溫暖的新春祝福。
活動特別邀請多位良心犯及一些良心犯的家屬,分享獄中書信背後的故事。其中,曾入獄一年的六四學生領袖楊海,在活動中講述了鄒幸彤與其未婚夫野渡的故事。此外,良心犯王炳章的妹妹王玉華,介紹了王炳章的最新情況。
六四領袖楊海:良心犯是民族的脊梁
鄒幸彤是前香港支聯會副主席兼大律師,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至今已被關押超過3年。她的未婚夫是中國維權作家、詩人、異議人士野渡。前幾天,鄒幸彤度過了40歲生日,在生日當天,她在獄中寫道:「只要我們不絕望,我們不失去希望,這個城(香港)就沒有死。」
在活動上,楊海分享道,有一天,野渡帶著幾個人到西安旅遊,他對野渡說:「你未婚妻都被抓了,你跑來還樂呵呵的?」野渡說:「鄒幸彤在獄中叫我要快樂,甚至連內心都不能感到悲傷。要快樂地生活,才對得起她坐牢。」
楊海表示,中國的政治犯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沒有他們,這個民族將失去支撐,變得軟弱無力,甚至淪為劣等民族。然而,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堅持,我們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昂然挺立。他們是民族的支柱,因此,我們更應關心並支持他們。
他還補充說,大家不必在乎良心犯能否收到我們寄出的明信片,共產黨能收到就好。當一封封明信片如雪片般湧入監獄,即使獄方不轉交給良心犯,也會對監獄長、政委和管教人員,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就像在監獄中,若探視者多、匯款多、詢問消息的人多,在押者的待遇自然會有所改善。因此,只要明信片寄出去,就會有效果,持續不懈的聲援,甚至可能會救了一個人的命。
楊海還談到,中共對海外民運人士的跨國迫害,甚至連他的弟弟都被找上。共產黨會分析每一個人的軟肋在哪兒。他說:「我們必須要衝破這種恐懼,這種恐懼對我們的人性、對我們的生存、對我們的生活都是一種扭曲。」
王炳章近況
活動中,現居加拿大的王炳章之妹王玉華,透過遠程連線,向現場觀眾分享王炳章的最新情況。
王炳章,醫學博士,1982年創辦《中國之春》雜誌,是中國海外民運的先驅。今年77歲的他,自2002年6月在越南旅行時遭中共特務綁架後,至今已被中共單獨關押長達23年。
在活動中,王玉華提到,自2011年起,她遭到中共封殺,被禁止前往中國大陸探視王炳章,至今已十多年未能相見。在這漫長的23年監禁中,父母相繼離世,王炳章雖然知道,但在書信中卻不敢提及,而她也不敢與他談起。
2013年,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共同主席王軍濤,曾於紐約舉辦了與「王炳章同囚」活動。當時,他在紐約時報廣場搭了一個籠子,把自己關在籠裡28天,形同與王炳章共同服刑。這項行動曾引發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並成功促使中共改善了王炳章的監禁條件,把王炳章从北江監獄转到條件較好的韶关监狱。
據王玉華介紹,韶關監獄被視為廣東省的模範監獄,雖然王炳章仍被單獨關押,但他有一個小院,可以自己種點東西。另外,他一直没有被強制勞動。他還可以訂閱中國國內出版的報紙,購買書籍,也能觀看電視節目,但內容都經過嚴格篩選。
她說,王炳章入獄之前已患有嚴重的靜脈曲張。如果形成血栓,到了肺部或心臟,可能導致猝死,這是家屬最擔心的。此外,王炳章還患有高血壓和花粉過敏症。他前年冬天還曾摔倒過一次。
她提到,入獄後,王炳章無法再從事民主運動,於是將全部心力投入於《聖經》研究,及當今世界重大議題的探討。目前,他每月可寄出一封信給家人,而家屬則可不限量地寫信給他。然而,所有信件都需經過審查,部分家屬的來信能夠送達,但也有不少信件未能轉交。此外,他不會收到來自民眾的聲援明信片。
她還說,無論是在美國、加拿大還是中國,王炳章都能過上優渥的生活。然而,他選擇投身民主運動,並非為了自己,也從未後悔。早在被捕前,中共方面曾有人與他接觸,對方問他:「你搞民運,不就是想當國家主席嗎?」王炳章回答道:「你太低估我了,我不想當主席,我永遠只做政府的批評者。」他的兒女王代時與王天安,後來都成為人權律師,為公平正義發聲,追隨父親的理想與精神。
據悉,王玉華將會寄出王炳章入獄前所著的《中國民主革命之路》一書,送給舊金山灣區關注中國民主事業的年輕人,以進一步傳播王炳章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