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薛明珠報導】2025年4月7日(週一)中午,社區參與聯盟(Coalition for Community Engagement),在奧克蘭華埠「富興中心」側街,隆重舉辦「真正市政廳」(Real Town Hall)啟動活動,現場聚集了第二選區市議員特別選舉的多位候選人、市長候選人、社區領袖與居民。
此次活動由社區參與聯盟與Asians Unite聯合主辦,旨在建立一個開放、真實的溝通平臺,讓市民有機會與候選人面對面交流、提出訴求。活動現場更設有粵語翻譯服務,方便華埠社區長者與商家參與。
候選人發表政見 直面社區關鍵議題
活動由社區參與聯盟創辦人Edward Escobar主持,他表示:「我們今天來到華埠,是為了將候選人帶到你們面前。你們值得擁有自己的聲音,值得在市議會中被代表。我們要關注華埠面臨的挑戰:小商家被襲、亞裔遭攻擊、反亞仇恨行為依然持續,這些都不能再被忽視。」

第二選區唯一的華裔市議員候選人王夏琳在發言。(薛明珠/視頻截圖)
第二選區唯一的華裔市議員候選人王夏琳(Charlene Wang)發言表示,目前奧克蘭警力嚴重不足:「650名警員無法應對這個城市的暴力犯罪,導致我們每名警員承擔的暴力案件數,在全國排第四。我們需要更多警力,也需要與阿拉米達縣警察局合作,確保安全。同時,我們要打擊非法傾倒廢棄物料、推動經濟發展,協助小型企業重返華埠,恢復商圈的活力。」

第二選區議員候選人Kanitha Matoury。(薛明珠/視頻截圖)
候選人Kanitha Matoury則強調自己作為華埠經營近20年的小商家,對地方發展深有所感:「我們需要的是常識型解決方案,讓街道安全、乾淨,保住小商家,建立健全的稅基。我反對『A提案』,因為市府管理不善,不應再加重市民稅負,而應擴大稅基、解決預算漏洞。」

第二選區議員候選人Harold Lowe(左)與現場粵語翻譯員(右)。(薛明珠/大紀元)
候選人Harold Lowe則提出具體的「十點華埠振興計畫」,並分享自己在社區長達五十年的深厚情感與參與歷程:「我曾在這裡的公園長大,也曾與華埠的藍天使巡邏隊一起清理街道。三週前我帶著孩子清掃時,有人威脅我們的安全,我挺身而出。我不只是說說而已,我真的有計畫,也有經驗。我知道如何讓華埠真正復興。」

第二選區議員候選人Kenneth Anderson。(薛明珠/視頻截圖)
候選人Kenneth Anderson牧師,則帶來信仰與社會行動的結合觀點:「我在威廉斯教堂(Williams Chapel)浸信會擔任主任牧師15年,目前正在興建68戶長者可負擔住宅。我們與多個社區機構合作,包括每月為500人提供餐食的組織,也與Ceasefire緊密合作。我參選是因為我關心我們社區的黑暗角落,這份承諾不論選舉結果,我都會持續實踐。」

奧克蘭市長候選人Mindy Pechenuk。(薛明珠/視頻截圖)
市長候選人Mindy Pechenuk也出席,並表示:「我來過華埠很多次,我們要一起重建這座城市。我會廢除妨礙警察執法的城市法規,也會徹底整頓市府腐敗與資金濫用問題。我將與聯邦政府合作,全面打擊毒品氾濫與販毒集團,還給我們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
Mindy特別強調,不應把票投給Barbara Lee,因為Barbara在國會待了26年,但奧克蘭卻每況愈下。26年來都無法解決問題,Barbara現在又能做什麼?這正是她決定參選市長的原因。
發起單位強調社區賦權重要性
社區參與聯盟創辦人Edward Escobar表示:「我們很高興將『真正市政廳』帶到華埠。」
Asians Unite 創辦人Tuan Ngo補充說:「這個計畫有助於放大亞裔社區的需求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