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薛明珠報導】人工智慧正以驚人速度改變教育方式,為協助中文教師掌握新科技應用,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於4月12日(週六)舉辦線上專題講座「智能教學新時代:應用 AI 提升學生語用能力」,吸引全美超過500位中文教師,踴躍參與,反應熱烈。
這次講座邀請擁有逾三十年教學經驗、深耕美國中文教育,長達二十五年的高實琪博士擔任主講。高博士現任猶他大學「大學中文橋梁項目」協調專員,負責協助猶他州六所大學與27所高中,開設高階中文課程,具備豐富的主流教學實戰經驗。

王婉君總會長開場致詞。(薛明珠/視頻截圖)
講座由王婉君總會長開場致詞表示,現在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AI,作為中文教師,我們必須站在科技前沿,靈活運用工具來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她鼓勵教師們積極擁抱變革,將AI融入教學,提升學生中文表達與應用能力。

僑教中心主任莊雅淑致詞。(薛明珠/視頻截圖)
僑教中心主任莊雅淑亦參與並致詞,她肯定總會推動教師專業成長的努力,並表示:「看到線上有這麼多校長、老師,犧牲假期,熱情參與,實在令人感動。」今天的講座主題不僅切合當下,更是教學現場迫切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在兩小時的講座中,高實琪博士深入介紹AI教學趨勢與常見應用工具,如何運用AI協助教案設計、練習規劃、評量建構,並結合案例,分享教師與學生實際使用AI的經驗。她強調:「AI不能取代思考,我們要教導學生負責任地使用AI,輔助學習而非逃避學習。」
她以中國民俗文化中的「二十四節氣」為例,說明如何使用不同的AI工具,設計具備文化深度與互動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中華文化。她進一步分享學生運用AI修改作文、製作播客、參與蘇格拉底式討論的實際案例,具體展示AI在提升語言表達,與互動溝通能力上的實質效益。她強調,當前教學現場亟需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而AI正是推動這一轉變的關鍵助力。
「老師會累,AI不會。」她進一步說明,AI可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教學支援,協助設計教案、生成討論題目,與個人化評量;透過語音或文字互動練習,讓學生與AI對答、即時練習口語與聽力,有效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她也特別提到,對於發音不準確的學生,AI工具能即時提供糾正與回饋,是語音學習的絕佳輔助。
此外,她也強調AI帶來的教育革命,不僅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全球教育資源的共享,與無障礙學習的實現。例如利用開放式教育資源(OER),使優質教材能被更多學生受益。同時指出,未來AI可結合虛擬實境與沉浸式學習,創造生動的語境,提供即時回饋與評量,打造個人化學習體驗。
講座最後在熱烈討論中圓滿結束,參與教師一致表示,收穫豐富,期待能將AI應用帶入教學現場,為中文教育注入更多活力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