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薛明珠報導】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於4月20日(週日)舉行第三場線上教學研討會,以「中文教學點線面,全面出擊不設限」為主題,吸引來自臺灣、阿根廷、加拿大及全美各地逾百位教師參加,聚焦漢字教學、課堂設計與AI應用,帶來一場跨越時區、充滿創意的教學盛會。

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會長李娜亞。(薛明珠/視頻截圖)
會長李娜亞表示,這次講座歷經兩個多月籌劃,三位講師各具亮點,透過這個平台串聯彼此的專長,為全球教師帶來深入實用的教學策略。她特別感謝幕後技術團隊與聯合會同仁的通力合作,讓活動順利圓滿,並祝福與會者收穫豐富。

南灣僑教中心主任莊雅淑在線出席研討會。(薛明珠/視頻截圖)
南灣僑教中心主任莊雅淑也在線致詞,讚賞教師們利用假期參與進修,令人感動。她肯定聯合會長期推動中文教育的努力,並強調此次研討會邀請三位跨區域講師,提供創新觀點,有助於海外華語教學品質提升。

陳玉明講師。(薛明珠/視頻截圖)
這次研討會邀請三位資深講師擔任主講人。現任臺灣國立清華大學國際學士班、臺中教育大學兼任講師的陳玉明,聚焦分級漢字教學,分享如何依學生程度設計系統化學習內容,結合詩詞、創作與互動練習,幫助學生由淺入深掌握漢字。

雅菲老師在示範教具「月相小書」。(薛明珠/視頻截圖)
來自華府臺灣學校的雅菲老師,專精創意教材設計,並分享以月亮為主題的教學示例,包含剪貼練習單、拉條互動畫紙、「一邊一邊」句型練習及月相小書製作。她還設計月亮成語拼圖,讓學生就像玩魔方般邊玩邊學。她亦運用ChatGPT協助產出閱讀短文與理解題,設計可重複使用的魔鬼氈教材,強調教材操作性與趣味性結合。

傅老師在介紹古詩教學法。(薛明珠/視頻截圖)
來自紐約的傅韻芬老師,以五感學習法為核心,結合視覺、聽覺、觸覺與肢體活動,設計互動課堂。她建議教師運用Padlet、Quizlet、Kahoot等數位工具,創造遊戲化學習環境,並介紹「一分鐘老師」、「抽鬼牌」、「Jenga挑戰」等多樣活動提升學生參與與記憶效果。
傅老師強調,AI雖進步快速,但無法取代五感體驗與情感連結,中文教學的價值正是在於這些人際互動與文化感知的深層交流。
她還展示古詩教學方法,透過《靜夜思》《尋隱者不遇》等作品,引導學生吟唱、押韻標記、根據古詩繪圖並編寫小劇本,培養語感與創作力。她鼓勵學生自創詩作,由同學互譯,最後張貼於教室分享,營造互動學習社群。
課程當天自上午10點半持續至下午5點,期間安排午休與抽獎活動。午休後,2025年K歌擂台賽小學組冠軍陳品心現場獻唱〈雨天的太陽花〉,為午後課程注入溫馨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