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謎】宇宙存在第五種力?水晶的神祕力量

大家好,我是扶搖。歡迎和我一起探索未解之謎。

在武俠小說的世界中,最神奇的莫過於隔山打牛、劈空掌這樣的功夫了,不用碰到人就能把人擊倒。但這樣的功夫真的存在嗎?

欸,傳說還真的有!據說在內家功夫裡,有一種叫做「百步穿楊」的神技,不是用弓箭射葉子喔,而是光用一掌,就能讓百步之外的楊樹中招,直接打出個窟窿。

可惜這種功夫現在幾乎看不到了。這些年網路上倒是有不少「太極大師隔空打人」的影片,畫面中只見大師輕輕一揮手,對面的人就像骨牌一樣,一個接一個往後倒。看起來很玄,不過這種影片常常被質疑是搞表演,雙方串通好了的。

不過在特異功能的研究領域裡,這種「看起來像魔法」的能力還真有。中國地質大學的沈今川教授,他就是少數幾位認真研究特異功能,還敢公開支持特異功能的科學家之一。

他最有名的合作對象,就是我們之前提過的孫儲琳女士。兩人合作長達18年,孫女士在這期間開發出了多達60種超能力。有些能力聽起來根本像是科幻小說裡才有的,什麼讓熟花生重新發芽啦、用意念「複製」藥丸啦。這其中,就有隔空搬運的超能力。

隔空搬運的超能力

先說個入門款的實驗。實驗對象,是一顆玻璃盒裡的塑膠鈕扣。孫女士站在3米之外「發功」。沒過多久,那顆鈕扣居然自己開始動了!在大家眼皮底下慢慢挪啊挪的,幾分鐘就滑了10厘米,超級詭異。

再來,升級難度,鈕扣換成電子鐘。這次的任務是:用意念讓秒針停下來。孫女士瞪著那個時鐘幾分鐘後,秒針果然開始抖啊抖,再不往前走了。等她一收功,咻,秒針又正常走了。

然後實驗再升級,這次來點有科技感的。孫儲琳被請進房間裡看電視,電視裡正在搞直播,畫面裡是一台「輻射計」,上面有幾片葉子,這些葉子只有在強光照射下才會轉。真實的輻射計其實是在6米以外的暗室裡,完全沒燈光,旁邊還有紅外線攝影機全程盯著。

結果孫女士對著電視一「發功」,暗室裡的葉片竟然自己轉起來了,還轉超快,彷彿被強光照到一樣。但問題來了——攝影機畫面顯示房間超黑,完全沒有光源,那這轉動的能量是哪來的?真的完全不合邏輯耶!

不過這都還只是開胃菜。最震撼的是,她居然能「隔空搬運」東西。像是手錶、花朵、硬幣這些物品,她居然能用意念把它們「瞬間移動」到一公里之外!而且不是一次,是連續成功10次以上。最絕的是,她甚至能把東西「移」到上鎖的抽屜裡,根本就是真人版的哈利波特!

這不就是武俠小說裡的「搬運功」嗎?!

雖然沈教授拿出實驗報告、影片、證人,各種證據通通有,還開放實驗室給人參觀,歡迎大家來打假,但很多人還是半信半疑。

有人就說啦,這東西不科學嘛!畢竟我們目前知道的自然界四種基本力只有:重力、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那你這種遠距移物的超能力,到底是用哪一種力在運作?好像哪一種都不是啊?

宇宙中的第五種力——撓場力

你以為沈教授就這樣被打臉打到不敢說話了嗎?才沒有!他直接拋出一個驚天理論:這世界上除了我們熟知的四種基本力之外,還有第五種力,叫作撓場力!

啥?撓場力是什麼?別急,慢慢聽我說。

沈教授說,宇宙中無論是大到像星球,還是小到像原子、電子、質子、什麼子,通通都在轉、轉、轉,有的還轉超快。這種旋轉會扭曲時空,撓場就是這個時空扭曲所產生的一種神祕力場,英文叫torsion field。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X戰警裡某個角色會的?

撓場理論的厲害之處在於,它認為量子自旋可以發射訊息,而且傳輸速度還比光還快!也就是說,超!光!速!

這個理論不是只有沈教授在說,其實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俄羅斯的科學家們就開始搞撓場的研究了。他們還發現了撓場三個非常狂的特性:

1. 撓場跟重力有點像,穿透力極強,穿越物體一點損耗都沒有。

2. 撓場不只在空間中飄,它還能穿梭時間——可以去到未來、也可以回到過去。聽起來直接就是打開了時光機的功能。

3. 撓場有殘留效應。什麼意思?意思是你就算把產生撓場的東西拿走,原本那個地方還是殘留著「它曾經在這」的訊息。是不是有點像某種靈異痕跡?!

這三大特性湊一湊,就很能解釋超能力是怎麼來的啦。像隔空搬運那種現象,因為被搬運的物體都是憑空出現,憑空消失的。就連高速攝影機都拍不到搬運的過程。所以就經常被人說是假的。

但如果搬運是在另外空間完成的呢?

撓場力就是連接「這邊」跟「那邊」的傳送門。東西從這邊的門進去,再從那邊的門出來,門背後的搬運過程在另外空間裡完成。攝像機是這個空間的物體,當然就捕捉不到另外空間發生的事情了。所以這個搬運的過程,不管是我們的眼睛也好,攝像機也好,都是看不到的。我們能看到的,就是東西憑空消失,又憑空出現。

所以這樣看起來,撓場理論好像超合理對吧?

不過現實是殘酷的。雖然這個理論看上去很講得通,但在主流科學界呢,撓場基本上每人理會,甚至被貼上「偽科學」的標籤。

但還好,沈教授不是孤軍作戰,他有一個同樣在研究特異功能的盟友。就是來自台灣的李嗣涔教授。沒錯,就是曾經當過台大校長的那位。

李教授說,其實科學界早就知道撓場的存在,只是因為它太弱了,弱到跟重力比起來都像小貓咪在跟獅子比誰吼得大聲。當年愛因斯坦發展廣義相對論的時候,只考慮了時空彎曲造成的重力,沒把時空扭曲造成的撓場算進去,撓場就這樣被冷落了。

但你知道誰沒忘記它嗎?俄國人!

在前蘇聯時期,俄國科學家對撓場熱情爆棚,搞了一堆實驗。他們發現靜態條件下,撓場很弱,很難測量。但在動態的情況下,撓場的的強度就大大增加了。

按照這個原理,他們弄出了一台撓場發生器,裡面有一塊環形的磁鐵,把它高速旋轉起來,就可以製造出一種像漩渦一樣的時空撓場。

不僅如此,這個設備還能把撓場「發射」出去,射程可以達到2.2米!

可惜用現在的儀器還測不到這個撓場,這也就是撓場理論被科學界打假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儀器測不到,並不等於它不存在。這個撓場人體是可以感應到的。跟李教授合作的特異功能人士T小姐說,她用手去感應的時候,感覺到有一種刺痛感。就像被什麼看不見的東西打了一下。所以這個撓場不但存在,而且強度還不小呢。

如果人體也能產生這種撓場力的話,那不就能做到「隔空打牛」了嗎?

從真空提取能量:水晶,會是未來的能源之王嗎?

不過關於撓場力,還有一個更猛的說法,那就是,從真空中提取能量!什麼?從「什麼都沒有」的地方提取能量?這聽起來是不是比用魔法還魔法?

事情是這樣的。到了1980年代末,那時候正好中國的氣功熱炒得火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江興流教授就把這個撓場理論介紹進了中國科學圈。

然後他一想:欸,那這理論是不是還能幹點大事?就這樣,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我們可以利用撓場,從真空中汲取能量!

江教授在採訪中講過一句超有哲理的話:「真空並不是人們通常想像的那樣一無所有,恰恰相反,我們所擁有的都來自於真空,這也符合老子《道德經》裡的『有生於無』,這裡的『無』就是真空。」

這話仔細想想,也不是沒有道理。你看古代那些修仙的,都喜歡跑到山裡去修。和尚也好,道士也好,動不動就閉關打坐,幾天,甚至幾十天都不吃不喝,照樣活得好好的。

外人都覺得很神奇。他們自己是怎麼說的呢?他們說,很簡單,我們「採氣」啊,天地之氣、宇宙之氣,有的是氣,都是滿滿的能量,不需要吃飯。那這氣是啥?照江教授的說法,那就是來自真空的能量!

所以如果這能量真能從真空中「採」下來,那以後石油、煤炭都可以靠邊站了,我們直接跟宇宙開帳戶提款就行,而且能量源源不斷,最重要的是,零!污!染!

你說,這是不是比新能源還要新能源?

可是,這有可能嗎?

水晶氣場:不是裝飾,是能量源?

這時候,李嗣涔教授登場了。他說,你們知道不知道,水晶不只是漂亮,它可是未來的能量核心!

水晶的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矽(SiO₂),跟石英一樣。但厲害的是,它的微觀結構很神奇,是由矽原子和氧原子交織成三條或六條螺旋狀結構,這種結構正是可以產生撓場的形狀!也就是說,每個水晶分子都是一個微型的撓場發生器。

李教授說,他的實驗也證實了這一點。水晶釋放出來的能量場,剛好就擁有撓場的三大物理特性!這還不夠玄,他還發現,水晶的氣場,跟中國古代風水裡講的「氣」非常像。

首先,水晶的氣場可以穿透厚重的金屬和其它各種材料,但卻穿不透水,遇到水就會被擋住。哪怕是薄薄的一張紙,只要把這張紙弄濕,水晶的氣場就沒法穿過去了。這跟東晉風水大師郭璞說的「氣,界水則止」的特性幾乎一模一樣。

還有呢,如果用風扇把氣場往外「吹」,水晶的能量場就會被吹散。而這恰恰符合了郭璞說的另外一句話,那就是「氣,遇風則散」。(《葬書》)

這到底是巧合?還是水晶真的有辦法連結宇宙能量?科學界目前還在觀望,而李教授的實驗,也在默默進行中……

特斯拉早就知道了?

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首富馬斯克的偶像,傳奇發明家特斯拉就曾經大力推崇過水晶。他說,水晶掌握著開啟能源新時代的鑰匙!人類有一天能從真空中直接抽出能源來用。

特斯拉是位科學界的奇才,交流電就是他發明的。他當年的許多科技預言,像是無線輸電、全球網絡、智能手機,現在都實現了。

那麼這個關於水晶的預言,會不會又靈驗呢?

可很快就有人出來說話了。他們說:這不算預言啦,因為9000年前,亞特蘭蒂斯人就用過水晶了!

啥?那個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難道真實存在過嗎?

2000年前,大哲學家柏拉圖就在書裡提到過亞特蘭蒂斯。那是一塊真實存在的大陸,首都叫做「波塞迪亞」。他們的能源中心就是一顆巨大的水晶。它透明發光,可以吸收太陽能,還能轉化宇宙的能量供全城使用。你說這聽起來是不是跟現代太陽能科技有點像?

最近網路上還流傳著一位幼兒園小朋友的前世回憶,她前世就生活在亞特蘭蒂斯。小朋友說,是有這麼一塊水晶,是淡藍色的,就在首都的太陽宮中。水晶產生的能量是用電線來傳遞的,和現在一模一樣。不僅如此,他們也有互聯網,網絡還很發達,她的媽媽就是一位網紅博主。他們那個時代的人也用手機,還可以用手機上網購物。總之,跟我們現在的生活差不多。

結果有一天,海嘯忽然就來了,整個亞特蘭蒂斯說沉就沉,文明直接歸零。

我們是在走向未來,還是重演過去?

難道說,歷史真的是重複的嗎?文明也有輪迴,我們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從前?

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再到量子力學,繞場理論,最後用水晶從宇宙中獲得能量。這一切的一切難道都不過是在重演9000年前的歷史?

那麼,地球這漫長的歷史中,是不是曾經有過很多的亞特蘭蒂斯,很多沉沒的大陸,很多的文明,曾經出現又毀滅了呢?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

你覺得水晶有可能真的成為未來的「能源之王」嗎?還是這一切都只是美麗的幻想?留言告訴我,我們下次繼續聊!

未解之謎,我是扶搖。我們下回見。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JZM-FY
訂閱頻道Ganjingworld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2dgb6zFtQ9TYK11080c
訂閱未解之謎Telegram群組:https://t.me/wjzmchannel

未解之謎】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梅#


var scripts_to_load = [];
var contentObj = document.getElementById(“epoch_socail_span”).parentElement;
var iframes = contentObj.querySelectorAll(“iframe”);
if (hasStorage && localStorage.getItem(“EpochOnetrustActiveGroups”).indexOf(“C0005”) > -1) {
if (iframes.length > 0) {
iframes.forEach(function(iframe) {
var dataSrc = iframe.getAttribute(“data2-src”);
if (dataSrc) {
iframe.setAttribute(“src”, dataSrc);
iframe.removeAttribute(“data2-src”);
}
});
}

var fvIframe = document.querySelector(“.video_fit_container iframe”);
if (fvIframe !== null) {
var srcURL = fvIframe.getAttribute(“data2-src”);
if (srcURL !== null && typeof srcURL !== “undefined” && srcURL.length > 0) {
fvIframe.setAttribute(“src”, srcURL);
fvIframe.removeAttribute(“data2-src”);
}
}
} else {
var atag = ““;
var hint = (encoding === “gb” ? (“(根据用户设置,社交媒体服务已被過濾。要显示内容,请”+ atag +”允许
社交媒体cookie。)”) : (“(根據用戶設置,社交媒体服务已被过滤。要顯示內容,請”+ atag +”允許社交媒体cookie。)”));
if (iframes.length > 0) {
for (var i = 0; i 0) {
for (var i = 0; i < tweets.length; i++) {
var iTa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
iTag.innerHTML = hint;
tweets[i].appendChild(iTag);
}
}
var fvIframe = document.querySelector(".video_fit_container iframe");
if (fvIframe !== null) {
var iTa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
iTag.innerHTML = hint;
var parent = fvIframe.parentElement.parentNode;
if (parent) {
parent.insertBefore(iTag, fvIframe.parentElement.nextSibling);
}
}
}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8-19 11:15 | 修改:2025-08-19 11:15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推薦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