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7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週二(8月26日)晚間,SpaceX完成「星艦」(Starship)火箭第10次試飛,首次成功將8顆模擬衛星送入軌道,並在測試隔熱系統與再入程序後,完成直立濺落。
這一進展顯示星艦在經歷多次失敗後終於邁出關鍵一步,並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登月任務奠定基礎。
這枚高達123米的巨型火箭自德州南部的「星基地」(Starbase)發射升空,三分鐘後,其巨大的「超重型」助推器將星艦上級推入太空,助推器也依計劃在墨西哥灣完成受控濺落。
大約飛行30分鐘後,星艦的「Pez」式分配系統釋放8顆「星鏈」模擬衛星,這是該火箭首次部署測試載荷。隨後,星艦本體持續繞行地球,並在軌道上重新點燃一具引擎,收集隔熱瓦與結構在高溫再入過程中的數據,這些數據對未來的載人任務或運送大型貨物至關重要。
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星艦完成翻轉與減速,直立落入印度洋。其後飛行器雖翻覆起火,但濺落動作本身屬成功,主要測試目標已達成。
Starship launch attempt in ~10 minutes
https://t.co/o3a8uTBLRL— Elon Musk (@elonmusk) August 26, 2025
NASA已與SpaceX簽署一份價值29億美元的合約,計劃在2027年由星艦執行「阿耳忒彌斯三號」任務,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在「月球競賽」中領先中國。
美國國會議員與NASA高層曾明確表示,他們擔憂中方可能領先美國實現載人登月,並開始主張對月球資源的控制權,從而阻撓美方建立永久前哨站。
NASA代理局長肖恩‧達菲(Sean Duffy)對此次試飛表示肯定,並強調「第十次試飛成功,為星艦載人登月系統鋪平了道路。」
不過,太空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登月時程可能延後。
儘管本次試飛達成多項目標,星艦仍需完成在軌加油與月面安全著陸等關鍵測試,才能真正承擔深空任務。
SpaceX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未來三四週之內希望再進行一次試飛,以密集試飛節奏加速研發。由於第十次任務大致依計劃進行,聯邦監管機構很可能不會要求正式調查,或要求SpaceX提交正式文件,證明星艦的問題已經解決,這也有助於SpaceX儘快展開下一輪測試。
星艦的進展對SpaceX的「星鏈」衛星網路計劃至關重要。馬斯克希望透過這枚巨型火箭,發射更大批次、更大型的衛星,以取代目前依靠「獵鷹9號」運載的方式。
馬斯克也將星艦視為實現運送人類至火星的核心工具。
下一次適合前往火星的窗口將在2026年底,屆時約可縮短一半的飛行時間。SpaceX希望在那段時間內,發射多達五艘無人星艦運送貨物至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