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提示華人家庭:傳統文化教育不可丟

【2025年09月20日訊】(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在美國保守派青年領袖查理·柯克(Charlie Kirk)遇害後,人們在反思:22歲的羅賓遜從「資優生」變成冷血殺人嫌犯,美國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羅賓遜成長在保守派家庭,曾以優異成績獲猶他州立大學總統獎學金,近年卻變得極端政治化。南加州律師劉龍珠提示華人家長,親子教育中,傳統的德育不可欠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價值觀,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

他提醒,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不能過於依賴美國公校以至大學教育;中國傳統文化以家庭觀念和道德品質為核心,傳承了五千年,顯示出內在的強大生命力。在道德品質教育方面,家長需有足夠的投入,以免孩子誤入歧途。

南加州律師劉龍珠。(馬尚恩/大紀元)

子女教育失敗的慘痛教訓

劉龍珠講述了他接觸到的幾個家庭教育失敗的案例。

1. 可能判重罪的老母親

一對移民美國多年的華人老夫妻,每天仍在努力工作、償還房貸。女兒出嫁後生了小孩,但女婿(非華裔)沒有工作,每天在家打遊戲,一家人生活困頓。老夫妻為減輕女兒負擔,讓他們搬來同住,並負責生活費。但女婿經常深更半夜打遊戲,大呼小叫,影響他們休息。

母親找女兒女婿商量,希望聲音小一點。溝通中發生輕微推搡,女兒反而報警稱媽媽家暴。警察問媽媽,女兒有沒有推搡她?這位媽媽不忍女兒被抓,加以否認,結果自己被抓走。按照加州刑法第273條,保釋金5萬美元;如罪名成立,可能因重罪坐監十年。

2. 被抓走的父親

一對廣東夫妻在餐館工作,非常辛苦,晚上回家發現上高中的女兒跟男朋友出去一夜未歸,還不接電話。他們擔心女兒出事。幸好第二天女兒回家了,但這位父親氣不過,打了女兒一巴掌。結果女兒報警,父親被抓,必須搬出住宅,不能再靠近女兒。

3. 離家出走的女兒

還有一對夫妻移民美國後,希望給女兒最好的教育,結果女兒在學校受到「性解放」思潮侵蝕,覺得只要自願,就可以和喜歡的男士發生性關係,還堅稱這是自己的自由、父母不能管;如果懷孕了就打胎,反正加州是自由墮胎,也不要付錢。媽媽又氣又怕,就嚴加管教,女兒受不了,最後不知道跟誰跑到外州去,不再跟家人聯繫。

總結上面的案例,劉龍珠說,家長們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希望他們成才成器,結果事與願違,「這類例子其實非常普遍」。

孩子為什麼變成這樣?

劉龍珠認為,這些孩子偏離正軌,學校及主流媒體的「瘋狂洗腦」脫不了干係,給孩子植入「父母壓迫你、剝削你」「一定要跟父母抗爭、決裂」等觀念,讓孩子以為這才是美國精神。

「這樣的洗腦是美國社會最大的毒瘤。」劉龍珠說,這相當於從根子上把人變壞,結果是:小孩子加入幫派,女孩子高中輟學、濫交、不斷懷孕等事情。他嘆說,這樣的孩子對父母沒有尊重,不認可家長的權威,因為他們受到了極端思想洗腦。

除學校教育外,大量存在於影視作品和社交媒體的偏激內容,也在毒害著孩子。劉龍珠舉例說,父母希望孩子認真讀書,將來成為醫生、律師或有一份正當職業,但被誤導的孩子常表現出強烈的抗拒、挑戰父母權威,強調要過自己想要的快樂生活。因此才有很多孩子吸毒、加入幫派等。

堅守真正的普世價值

劉龍珠指出,柯克所堅守的傳統理念是真正的普世價值:「家庭完整,有責任心和榮譽感,勤奮工作、忠誠,這才是美國真正的立國之本。」

他強調,美國華人子女教育面臨的形勢其實非常緊迫,稍不注意,孩子就可能受偏激思想的影響、走上歧路;建議華人父母從幾方面留意孩子的成長:

第一,一定要注意孩子跟誰在一起、朋友都有誰。

第二,如果發現學校的教育理念特別偏激,趕緊轉學。特別是那些受極端自由理念影響的學校,更可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傷害。家長要留心孩子的老師有沒有那些堅持極端思想的人。

第三,幫助孩子形成立身處世的正統觀念,如「禮義廉恥」的準則、真誠與尊重、對社會和家人的責任感等。

劉龍珠辨明,自由不是放縱,不能為了追求幾分鐘的快樂,去付出幾年甚至一生的代價。◇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發佈:2025-09-23 20:45 | 修改:2025-09-23 20:45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