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缺乏合適人才 尖端科技發展遇阻

【2022年09月28日訊】(記者陳霆綜合報導)外媒分析,雖然中共當局渴望發展「硬科技」(Hard Tech),在尖端技術上與西方互別苗頭,但卻嚴重缺乏相應的人力資源。這種結構性困境,可能在數年內都難以改善。

彭博社指出(鏈結),過去10年來,中國互聯網科技巨頭是經濟的主要驅動力,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然而,在監管部門打擊、經濟放緩和反復出現的「清零封鎖」影響下,這些企業正在大批裁員。

彭博社表示,招聘熱潮已轉移到中共政府青睞的一系列新興行業,包括電動車、生物製藥和人工智能等,中共希望開發自己的尖端技術,供應世界其它地區,並防止其依賴西方創新。

報導稱,在過去的一年裡,一些「硬科技」行業的職缺激增了382%,而互聯網行業的職缺則下降了40%。

然而,中國高等教育並不能與這個趨勢搭配,阻礙了經濟轉型。

「許多從互聯網行業被解僱的人缺乏技能,無法轉向國家和風險投資流入的新興行業。」彭博社表示,這個問題也是當前高失業率的一部分原因。

報導引述了這是「脈脈」(maimai)的最新數據,這是一個以職業為重點的社交平台,標榜在此能擴展「人脈」與「職脈」。

彭博稱,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雇傭的員工中,約有三分之二使用該網站。他們需要提交就業證明,才能取得互動功能。約有80%的用戶提交信息,這使得「脈脈」可觀察詳細的公司和行業趨勢。

2022年上半年,「純互聯網」行業(包括騰訊、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等)在「脈脈」發布的招聘信息比一年前下降了40%。在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等「硬科技」領域,職缺分別激增382%和215%。電子、人工智能和新生物醫學領域的職缺,也攀升了100%以上。

那些退出純互聯網行業的人,許多最終在企業數字服務、電子商務和遊戲等鄰近行業就職。2022年上半年,只有7%的人進入人工智能領域,5.2%的人進入電動車領域,2%的人進入電子領域(如半導體),只有不到0.6%的人進入生物醫藥領域。

脈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林凡說,這些硬科技行業正在爭奪一小部分求職者,對核心技術職位的競爭非常激烈。以人工智能行業為例,據脈脈的數據,平均有12.5家公司在爭奪一名視覺算法工程師。

專家表示,現在互聯網領域的許多人才中,缺少能打破技術壁壘的通用型人才。

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說,互聯網業需要的技能主要是算法和軟件設計,加上運營和營銷。但新興的硬科技公司需要的是結合軟件、硬件和機械的特定技能。從互聯網領域到這些新興產業的職業轉變,並不那麼簡單。

中共正頒布政策,希望推動這一轉變,數十億資金將流入新興產業,希望在全球範圍內占據主導地位。數據顯示,這類國家主導的經濟轉型,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見效。

林凡認為,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今天青年人才瓶頸才會開始緩解。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