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1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Bryan Jung報導/秋生編譯)由於利率上升給全國各地的借款人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美國主要銀行將公布自COVID-19大流行病以來貸款損失的最大躍升。
美國頂級貸款機構預計將於本週發布第二季度財報,其中摩根大通(JPMorgan)、富國銀行(Wells Fargo)、花旗集團(Citigroup)和貝萊德(BlackRock)將於7月14日發布財報。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將於7月18日發布,高盛(Goldman Sachs)將於7月19日發布。
預計季報將顯示,一些銀行受益於利率上升,貸款和投資收入增加,但是那些依賴投資銀行、交易和財富管理的銀行現在可能會經歷更困難的環境。
美國六大銀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富國銀行、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預計將公布2022年以來每股收益增長6%。
目前,金融形勢表面上看似平靜,但市場可能很快會進入更艱難的時期。
2021年6月29日,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在摩根大通銀行位於巴黎的法國新總部的落成典禮上。(Michel Euler/Pool via AP)
美國頂級銀行正感受到壓力
部分歸功於大流行病時期的刺激現金和其它政府援助,在經歷了三年相對較低的違約率之後,貸款機構現在感受到了利率上升和通貨膨脹對借款人的負面影響。
這迫使許多貸款機構留出比平時更多的資金來應對潛在的不良貸款,但那些受到利率上升影響較大的貸款機構預計會表現更好。
分析師稱,對大多數主要銀行而言,利率上升帶來的好處可能大於負面影響。
市場分析師約書亞‧華納(Joshua Warner)為Forex撰文稱,「富國銀行擁有該團體中最高的淨息差,因此預計將受到利率上升的最大提振,同時由於其專注於傳統銀行業務,因此也避免了受到其它業務的拖累。」
「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的增長將放緩,因為它們的利潤率較低,而且其盈利將受到其它業務的拖累。」
信用卡是六大銀行本季度貸款損失的另一大因素。
銀行分析師們預計,摩根大通將註銷總額為11億美元的信用卡欠款,高於2022年同期的6億美元。
商業房地產貸款也在損害該行業,因為業主面臨辦公空間需求減少的問題,因為遠程和混合工作使入住率繼續保持在歷史低位。
富國銀行在商業地產市場的風險敞口最大,該行7月份向投資者表示,該行額外計提了10億美元的貸款損失準備金,以彌補潛在損失,主要是在寫字樓市場。
由於預計上一季度股市和企業諮詢部門的收入將再次下降,投資銀行業務的虧損也可能對盈利造成衝擊,原因是該行業數月來缺乏活動。
過去幾年有所增長的交易收入預計也將放緩。
路透社存檔的富國銀行、花旗銀行、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高盛的資料照片。(File Photo/Reuters)
主要貸款機構將把違約貸款當作損失註銷
據彭博社採訪的分析師估計,六大銀行第二季度共註銷了50億美元的違約貸款。
分析師預計,六大銀行還將額外撥出76億美元,用於支付有違約風險的貸款。
這兩個數字與一年前同期相比幾乎翻了一番,但仍低於大流行病爆發之初銀行的損失額,當時損失準備金和沖銷額分別上升至350億美元和60億美元。
摩根大通的業績預計將是六大銀行中最好的,但是美國銀行可能表現最差,因為其股價在第二季度下跌了11%,而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11%。
不過,摩根大通預計仍將公布第二季度貸款損失的最大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38億美元。
這比去年同期的18億美元的貸款違約成本增加了120%,是大型銀行中增幅最大的。
美國最大的銀行預計第二季度將撥出25億美元作為違約準備金,是2022年的兩倍多,為連續第四次增加。
富國銀行和美國銀行第二季度的合計貸款損失預計也將增加一倍以上,高盛將猛增70%,摩根士丹利和花旗將激增60%。
六大銀行順利通過美聯儲年度壓力測試
與此同時,美聯儲最近進行的年度銀行壓力測試取得了積極的結果,所有23家參與測試的銀行都通過了在極端經濟衰退情況下的評級,在多家銀行倒閉之後令投資者感到滿意。
六家大型銀行證明,它們可以承受數十億美元的損失,但仍擁有超過監管機構要求的資本金。
在2023年春季銀行業危機之後,地區性銀行蒙受了巨大損失,而它們為留住客戶支付了更高的儲蓄利率。
與此同時,規模較大的銀行似乎更能承受近期行業恐慌帶來的衝擊。
所有銀行仍能為儲戶提供合理的利率,同時提高利潤率,但分析師預計它們很快也將不得不開始提供更高的利率。
奧本海默基金(Oppenheimer)的研究分析師克里斯‧科托斯基(Chris Kotowski)告訴《金融時報》,「在第三和第四季度,銀行獲得了一筆意外之財,淨利息收入大幅增長,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現在將要回吐一部分,沒人知道具體會是多少,但我認為不會是大部分。」
原文:Major US Banks to Report Biggest Jump in Loan Losses Since COVID Pandemic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