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中全會確定會期 專家:釋恐懼垮台信號

【大紀元2024年06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採訪報導)中共政治局今天(27日)確認在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二十屆三中全會。當局為這個號稱「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拖延大半年召開的會議定調稱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專家認為此舉顯示中共當局害怕像蘇聯一樣垮台。

中共新華社今天發布通稿稱,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召開會議,決定二十屆三中全會於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是所謂「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

中共的政治局會議內容用大篇幅強調,深化改革要貫徹的原則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等等,聲稱「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台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對大紀元表示,肯定是當前中國出現了太多不穩定的因素,黨內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可能是反習聲音,或者消極作為的大有人在,所以要高呼「維護黨的領導」。

賴榮偉說,中共二十大後、疫情解封之後,本來人們以為中共要搞經濟,但結果要開三中全會,全部都在講擁護習近平之類的話語,說明他們害怕像蘇聯一樣政權被改掉。「你要改什麼都可以,但是不能把黨跟國家之間的位階關係改掉。」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世民對大紀元表示,三中全會強調「加強黨的領導」,是因為習近平很明顯要爭取第四任連任,離2027年的「二十一大」只剩三年多,相信習近平已經在做準備。在這種狀況之下,他需要把三中全會開得好像大家都對他的領導非常的服氣,把這種假象給做出來。

今天上海股市又不到3000點,滬指跌近1%。陳世民說,「股市這個東西你也很難騙人,中國老百姓沒有信心,股市前陣子拉上去很明顯的是有政府操作,用政府的一些財源把它給拉上去,你看最近又開始逐漸地下去,可以看得出來整個社會對政府的領導有一種不安的情緒。」

按照中共近四十多年來的慣例,本屆三中全會原本應該在黨代會次年召開,即2023年秋季。在延遲的這近一年的時間裡,國際媒體猜測中共是否在疫情後經濟不振的困境下內部意見分歧,或是與人事議題無法擺平有關。

過去每屆三中全會基本聚焦經濟及改革開放等政策走向。其中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被官方稱為「開啟了改革開放」。不過,在習近平時代,各種慣例不斷被打破,經濟政策搖擺不定,上一次聚焦經濟改革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沒有帶來相應的預期。

台灣雲林科技大學教授鄭政秉6月27日對大紀元表示,目前看來中共亂了套,沒有依循過去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中共歷屆會議的一些中心的討論議題安排。

鄭政秉表示,中共二十大後的三中全會,大家以為應該要按照往例回到經濟的議題來,但是這一次看起來所要進行的改革,首要是「堅持黨的領導」,提到了很多的中共的所謂的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淡化經濟的議題。

鄭政秉分析說,中共遇到了空前的內外危機。「千呼萬喚才出來的三中全會,應該聚焦在好好地改革經濟,結果我們現在看它所發布最新的新聞稿上面,完全沒有看到任何經濟改革的蹤影,它強調的是維穩、強調的是黨的領導,這個看起來當然是政治性遠遠高於經濟,因為一旦政治不穩,中國的經濟就只會更糟。」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的鍾志東博士對大紀元表示,強調所謂的黨的領導,然後又要講改革,顯示中共正面臨改革開放以來的內外挑戰,現在「黨的領導」跟中共自己內部的改革以及通過黨來改革國家統治的機制全部都有問題。

是不是中共怕中共跟蘇聯一樣被改掉?鍾志東說,中國不是法治國家,在習接班人又不明確的狀況之下,「現在不斷地凸顯習近平領導的核心還有中共的領導,說明相當程度的就是因為他現在已經面臨結構性的危機。」

「金山紀元網」立足華人社區,服務華人朋友,堅守傳統媒體的良知與價值觀,向民眾傳遞真實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社媒主頁,及時獲取最新咨詢!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