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薛明珠帕洛阿圖報導】臺灣經濟部攜新創團隊,聯合國發會矽谷新創基地,於1月14日(週二)晚,在矽谷帕洛阿圖(Palo Alto)舉辦「Taiwan Demo Day」,吸引數百名矽谷新創生態圈的產業專家與投資人熱情參與。
當天共有10個臺灣新創團隊參與產品展示,包括振生半導體、艾諾細胞科技、明健聯合、安德斯醫學科技、竹謙科技、鴻躉、R2C2、瑞利光、繁晶科技,及優式機器人。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此次率團訪美,主要是參加1月7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展 CES 2025;同時串聯矽谷新創生態圈,安排了10家新創團隊,前往斯坦福大學(Stanford)及Berkeley Skydeck,進行國際商務拓展。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在發言。(薛明珠/大紀元)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出席了當晚的「Taiwan Demo Day」,他致詞表示,臺灣政府正幫助創業者鏈接全球,拓展國際市場與募資機會。他提到,目前已在日本東京與美國矽谷設立基地,並與多所頂尖學府的新創加速器簽署合作協議,包括美國的斯坦福大學、伯克利大學,以及日本的大學,加速團隊成長與成熟。
劉主委還說,國家還準備擴大對新創企業的投資規模,目標是每年達到1,500億臺幣,同時積極尋找更多渠道,為臺灣新創團隊,在全球創造更多投資機會。此外,政府也在建立新創團隊的數據檔案,讓全球投資者能更輕鬆地了解臺灣新創的潛力與發展階段。未來,政府計劃進一步串聯更多國家,為臺灣新創開闢更多國際市場。

振生半導體創辦人張振豐在活動上介紹產品。(薛明珠/大紀元)
在當天參展的團隊中,振生半導體獲選加入美國最大半導體加速器Silicon Catalyst,成為首個入選該加速器的臺灣團隊。目前已募資500萬美元。張振豐對大紀元表示,他們團隊研發安全晶片已有5年,專注於提供硬體資安防護技術,首創後量子加密技術(PQC)與物理不可複製功能(PUF),將解決方案嵌入到晶片中,提供更安全的資料儲存與無法破解的認證機制。目前,已有多家政府機構正在洽談合作。

艾諾細胞的李志鴻在展示產品模型。(薛明珠/大紀元)
艾諾細胞科技是工研院的新創團隊,專注於「仿生多突起磁珠(iKNOBeads)」。該技術主要應用於治療癌症,及其它自體免疫疾病。行銷經理李志鴻對大紀元表示,該技術一旦成熟,癌症將不再是令人恐懼的疾病,可能就像普通感冒一樣。

安德斯醫學科技行銷商務長,洪如郁在展示產品。(薛明珠/大紀元)
目前正與全球醫材大廠Stryker進行合作洽談的安德斯醫學科技,其行銷商務長洪如郁對大紀元表示,他們研發的內視鏡非常微型,專為新生兒設計。

竹謙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黃筑萾展示AI 情緒管理APP。(薛明珠/大紀元)
從事AI心理健康服務的竹謙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黃筑萾表示,我們研發的虛擬療癒師,運用語音情緒辨識技術,提供安全、無壓力的表達環境,此次來美,我們已與退伍軍人協會和凱撒醫療保險公司建立聯繫。

繁晶科技創辦人王易凡。(薛明珠/大紀元)
繁晶科技開發5G基地臺及衛星通訊晶片,創辦人兼CEO王易凡表示,他們提供的方案,可降低基地臺耗電30%至60%,並將手機待機時間延長至兩倍,每年可為臺灣節省約10億度電。

鴻躉商務開發經理楊子瑩。(薛明珠/大紀元)
鴻躉提供一站式零污染太陽能光電板拆解設備,其商務開發經理楊子瑩表示,他們參加了斯坦福大學的3個月加速器培訓計劃,收穫頗豐。

新創公司R2C2創辦人王𤨢燊和他的機器人。(薛明珠/大紀元)
新創公司R2C2榮獲了CES 2025創新獎,其研發的機器人通用操作系統,讓不同品牌的機器人能在同一平臺上運作。創辦人王𤨢燊對大紀元表示,目前,已有六臺機器人在亞洲地區投入使用,有效取代人類執行高風險工作。他認為,臺灣政府提供的培訓及商務媒合,對該新創公司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瑞利光財務總監簡子惟(左)在參展活動中。(簡子惟提供)
瑞利光推出了MicroLED三維堆疊技術。其財務總監簡子惟表示,公司以智能化方式解決MicroLED在巨量移轉、檢測及修補上的挑戰,提升了製造效率,並降低成本超過70%。三星、Meta、谷歌和蘋果等知名企業,也曾造訪攤位,深入了解我們的產品。
此次臺灣經濟部率新創團隊赴美參展,涵蓋半導體、太空科技等尖端領域,促成多項合作與洽談,預計創造4億臺幣商機。另外,經濟部還延攬了15位國際人才返臺,收穫豐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