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發布全球首款拓撲晶片 或開啟量子計算機時代

【大紀元記者薛明珠編譯報導】微軟於2月19日(週三),發布全球首款由拓撲導體驅動的量子晶片「Majorana 1」,標誌著量子計算技術的重要里程碑。這款晶片預計在未來數年內,推動量子計算機實現重大突破,為解決複雜的工業與社會問題奠定基礎。

微軟官方部落格表示,正如半導體技術促成了智慧型手機與電腦的發展,拓撲導體將為百萬量子位元的量子系統開啟新時代。

技術核心:拓撲導體與馬約拉納粒子

微軟歷經近20年的研發,成功開發出拓撲導體,利用砷化銦(半導體)與鋁(超導體),以原子級精確度製造拓撲導線——所謂「量子時代的晶體管」。當這些導線在接近絕對零度的環境中冷卻,並施加磁場調節後,會在兩端生成馬約拉納零模(Majorana Zero Mode, MZM)狀態。

這種奇異的馬約拉納粒子(Majoranas)不在自然界中存在,需通過磁場與超導體誘導產生,其創造與穩定性由《自然》(Nature)雜誌同行評審確認。

馬約拉納粒子能隱藏並保護量子資訊免受隨機干擾,使量子位元更穩健。微軟開發的精確測量技術,可分辨超導線中十億個與十億零一個電子的差異,並通過電壓脈衝實現數位控制,簡化了量子計算過程。

Majorana 1 的特點與優勢

「Majorana 1」是一款手掌大小的晶片,內含八個拓撲量子位元,並具備可擴展至百萬量子位元的架構。該晶片需在稀釋冷凍機等特定環境中運行,搭配與人工智慧及傳統電腦整合的軟體架構。其量子位元尺寸適中,無需龐大設備即可實現個別控制,易於部署於Azure資料中心。相較於其它量子位元,拓撲量子位元的實用性與可擴展性更勝一籌。

潛在應用與影響

理論上,量子計算的運算速度呈2ⁿ指數級增長,能在數秒內解決傳統超級電腦需數萬年計算的問題。Majorana 1 的百萬量子位元能力,遠超全球傳統電腦總和,可應用於以下領域:
化學與材料科學:解決腐蝕與裂縫問題,開發自修復材料(如修補橋樑、飛機部件),或分解微塑膠為無害物質。

醫療與農業:精確計算酶行為,提升土壤肥力或促進惡劣氣候下的食物生長,助力消除全球饑餓。

產品設計:結合AI實現「一次完美設計」,革新醫療到產品開發流程,無需多年試錯。

微軟技術院士Chetan Nayak表示:「量子技術若無通往百萬量子位元的路徑,將在解決重大問題前陷入瓶頸。我們已找到這條路。」

挑戰與突破

過去,馬約拉納粒子的製造極具挑戰,因其不存在於自然界,且需精確材料與環境條件,這也是其它量子研究聚焦不同量子位元的原因。微軟克服此難題,其成果獲《自然》雜誌認可,並促使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將微軟納入「實用規模量子運算未充分探索系統」(US2QC)計畫最終階段,與另一家公司共同評估其商業化潛力。DARPA作為專注國家安全突破性技術的聯邦機構,凸顯此技術的戰略意義。

微軟的這項研究成果,已於週三發表於《自然》雜誌。◇

薛明珠:《大紀元時報》舊金山分社社區記者,關注報導灣區社區政治、經濟、生活、教育、文化等新聞事件。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已經有 0 次投票 抢沙发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