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訊】上一次的文章中,我很簡短地跟大家報告了德州禁止敵對國家公民買房買地的消息,本次我就要來詳細地分析這個法案的背後內幕,把一些大家可能不知道的細節梳理出來。
有關德州禁止中國公民買地買房的法案,我整理了八大要點:第一、SB 17提案並不孤單;第二、眾議院通過的版本到底修改了哪些內容;第三、敵對國家其實只針對其中一個、中共;第四、孫廣信是誰;第五、拉夫林空軍基地是一個什麼樣的軍事基地;第六、還有哪些敏感的買地案例;第七、雙重國籍也會被禁止買地嗎;第八:這是現代版「排華法案」嗎?
一:SB 17提案並不孤單
「禁止特定外國個人與實體購買德州土地」的立法提案,在5月8日德州眾議院通過的是參議院SB 17的修正版本。但實際上,相關的提案應該有三個,還有一個SB 147,這屬於SB 17的前身。後來眾議院也有一個版本是HB 17。
SB 17、 HB 17這兩個的區別,應該說差異不大,但是HB 17的提案給予州長更大的權力、限制更為嚴苛,例如州長有擴展禁止名單的主動權,也有更多對法案解釋的裁量權。可以說,SB 17是「實際推進版本」,已通過兩院表決,但是參議院最終要確認修正案。這被視為最有可能成為法律的版本。HB 17可以被視為「備案或政治訊號版本」,反映部分強硬保守派立場。
全美範圍類似SB 17的法案其實有多個,例如佛羅里達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北卡州、印第安納州、阿拉巴馬州⋯⋯等等,這些州都已經提案通過,有部分已經生效。
相比其它州的類似法案,德州SB 17法案更加全面和嚴謹,例如對敵對國家的認列更有彈性、限制購買的物業範圍更大、對豁免對象比較明確、執法單位是由總檢察長辦公室執行和罰則更高。所以SB 17可以說是限制最廣、規範最嚴、執法機制最強的版本之一。不過,被抗議者擔心給州長權力過大,法案也有違憲的疑慮。
二:眾議院修改了SB 17哪些內容?
承上,眾議院修改SB 17哪些內容呢?大致有五項:第一、原法案僅豁免美國公民和合法永久居民(綠卡持有者),修正後豁免加入持有效簽證者,例如學生簽、工作簽。主要在避免誤傷在美合法居住、工作、學習的外國人士,尤其是華人群體。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也算是回應了抗議群體,認為該提案是另一個排華法案、有種族歧視的憂慮。
第二、原參議院版本容許外國實體租賃德州土地,只要租期低於100年即合法。眾議院修正後,將此上限大幅縮短為「1年以下」。藉此加強防堵,藉由長期租賃規避購地禁令的漏洞。
第三、修正條文中賦予德州州長額外權限,州長可根據「國家安全利益」或「情報資訊」擴充被列為敵對國家的清單。第四、講明德州總檢察長的調查與執行權限,增加對罰款和刑責的說明。第五、語言措辭調整以緩解歧視批評,原提案把「中國公民」直接寫入條文,修改後變成「來自敵對國家並受控制的個人或實體」,而非針對種族或國籍的標籤。
眾議院通過的修正版本將送回參議院,等待參院確認是否接受這些修正內容,或召開協商委員會。如果順利通過參議院,才會進一步送交州長簽署,最快將可能在今年9月1日成為法律。
三:四個敵對國家其實只針對其中一個
該提案對敵對國家的認列也是有一定標準的,這是根據美國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發布的《Annual Threat Assessment》列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國家與行為者,並且是連續三年被列為安全威脅對象,才會被這個法案所禁止。這樣處理的原因是避免法條僵化:若某國政權更替、不再敵對,美方評估更新後,該國就可自動退出限制範圍,而無需德州另行修法。
所以,如果說中共不再當政,中國就有機會被排除在禁止名單之外。
現在這個法案上有中國、北韓、俄羅斯和伊朗等,四個國家被列為禁止對象,這就是根據情報總監辦公室的報告認列的。但實際上,除了來自中國企業、資本的購買之外,其它三個國家的公民或實體,在美國因為買地買房而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的例子,幾乎沒有。
據查,只有美國農業部2021年的數據,這些國家的投資者在美國擁有的農業用地總面積不到3,000英畝,占所有外國持有農地的比例極小。可以說,這個法案就是防堵紅色資本,針對中共政府來的。
中國人買地遭封殺?德州最新法案全解密!八大內幕不能不看|全美最嚴苛禁買令|有效簽證、雙重國籍可買地? #美國地產熱點 #德州買地 #中國人買地禁令 5/17/2025
四:孫廣信是誰?
SB 17提案的起源,是來源於中國企業家孫廣信對德州大片土地的購買,該地因緊鄰拉夫林空軍基地(Laughlin Air Force Base),進而引起擔憂。
孫廣信(Sun Guangxin)是一位中國企業家,出生於1962年12月,籍貫為山東平度,出生地為新疆烏魯木齊。他曾服役於中共軍方,參加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退役時軍銜為上尉。退役後,他於1989年創辦了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業務涵蓋能源、房地產、汽車銷售與服務等領域,成為中國西北地區的重要企業之一。
孫廣信在商業上的成功使他成為新疆的知名富豪,曾多次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他還擔任多個社會職務,包括曾任中共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新疆發展商會會長等。孫廣信與中共政府有多項合作項目,主要集中在能源、基礎設施和國有資本合作等領域。
2023年,廣匯集團與寧夏政府合作的煤炭儲運基地項目。2020年,上海市國資委旗下的申能(集團)以約148.5億元人民幣,收購廣匯40.964%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另外,廣匯也和多個地方政府合作引資、基礎建設和戰略合作。可見其與中共的關係異常緊密。
孫廣信在美國的商業活動,主要透過其在美國註冊的控股公司GH America Investments Group,在美國設立了多家子公司,再由這些子公司從事能源、房地產和自然資源等領域的投資。比如在德州巴尼特頁岩地區,有參與41口的天然氣井開採。在加州的舊金山灣區都柏林(Dublin)進行房地產開發項目。2017年,GH的子公司以約1.3億美元購買了都柏林192英畝的土地,計劃建設238套住宅和33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
當然,孫廣信最引人注目的投資就是2016年開始,陸續購買位在德州的瓦爾韋德縣(Val Verde County),14萬英畝的土地,其目的是要興建一個名為「藍山風電場」的風力發電,然後將產生的電力賣給德州電網。但因為附近就是美國空軍的拉夫林空軍基地,引發了德州政府、聯邦政府對國家安全的擔憂。

後來,德州在2021年通過《孤星基礎設施保護法》(Lone Star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Act),禁止中國、伊朗、北韓和俄羅斯等國的實體,將其基礎設施連接至德州的關鍵基礎設施網絡。然後才又有進一步的HB 17和SB 17提案,來禁止被列為敵對國家的公民或實體的房地產購買。
五:拉夫林空軍基地是一個什麼樣的軍事基地?
拉夫林空軍基地到底在軍事上扮演怎樣一個角色呢?為何一樁土地購買會引起美國震動呢?
事實上,該基地是全美最大的飛行員訓練核心基地!是美國空軍三大訓練基地之一,並且位在美墨邊境的重要戰略地理位置,兼具有美國西南方邊防的軍事功能。
此外,該基地還訓練友邦的飛行員,培養跨國聯合作戰默契,也有強化美國軍事影響力的重要意義。如此,孫廣信的投資行動,才瞬間觸動美國國防的敏感神經!
六:還有哪些敏感的買地案例?
除了拉夫林空軍基地外,媒體報導指出,中國實體在美國其它地區也有購買靠近軍事基地的土地的情況。
例如,據《紐約郵報》報導,中國企業在全美多個軍事基地附近購買農地,包括德州的卡瓦索斯堡(Fort Cavazos,前稱胡德堡)和坎普布利斯(Camp Bullis)。然而,關於這些購地的具體細節和用途,目前尚無明確公開的資訊。
2021年,中國的阜豐集團購買了位於北達科他州,大福克斯空軍基地(Grand Forks Air Force Base)附近約12英里處的370英畝土地,計劃建設玉米加工廠。此舉也引發國安疑慮,美國空軍最終明確表態反對該項目。
另有多家報導也指出,中國企業在北卡州的自由堡基地(Fort Liberty)周邊購買了大量農地。該基地也是美國最大的軍事基地之一,駐有82空降師和特種作戰部隊。尤其在2023年2月,出現中國高空偵察氣球事件後,直接促使北卡州立法者,推動限制中國資本在軍事基地周邊購地的法案。
七:雙重國籍者不會被禁止購買
上面說到禁止購買的豁免身分,但是如果是雙重國籍者呢?例如某位中國籍人士持有美國綠卡(即合法永久居民身分),也會被禁止嗎?根據SB 17的條文,他並不屬於受限制的對象,可以合法購買、擁有或租賃德州的不動產,包括住宅或土地。
即使仍保留中國國籍,只要在美國具備綠卡身分,根據德州法律即屬於法定永久居民「Legal Permanent Resident」,是受到明文豁免的。
但這個豁免是針對個人層面,若該人以公司或法人名義購地,且公司為被禁國家控制,仍可能受限,需要視公司結構與控股比例而定。
八:這不會是現代版「排華法案」
根據SB 17所限制和豁免的法條來看,這不會是一個排華條款,因為法案給予合法身分的人有合法的購買權利,即使是雙重國籍者。然而除非購買者的購買目的別有用心,否則也不會受到檢察部門的審查和「問水錶」。
歷史上的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是1882年立案,直到1943年才廢除,是美國首部針對特定族群(中國人)的移民與居住限制的法律,直接禁止中國勞工移民、拒發入籍權、禁止中國人購地、成家、工作。因此,這個法案確實系統地針對特定族群,造成排除或污名化。
兩個法案的出發點、目的、針對性都大大不同。所以,SB 17是現代版「排華法案」的這個說法,也被很多華裔人士否定。但不可否認的是,SB 17可能會造成華裔民眾精神上的集體焦慮。
反過來說,現在正是中國民眾脫離中共的更好機會,不是嗎?另外,對於同是說普通話、類似臉孔的美國台灣裔來說,可能會被誤認為中國身分,這時候確立自己的國籍更顯得格外重要,也間接證實台灣不是中共嘴裡說的:兩岸一家親。◇
責任編輯:李曜宇#
var scripts_to_load = [];
var contentObj = document.getElementById(“epoch_socail_span”).parentElement;
var iframes = contentObj.querySelectorAll(“iframe”);
if (hasStorage && localStorage.getItem(“EpochOnetrustActiveGroups”).indexOf(“C0005”) > -1) {
if (iframes.length > 0) {
iframes.forEach(function(iframe) {
var dataSrc = iframe.getAttribute(“data2-src”);
if (dataSrc) {
iframe.setAttribute(“src”, dataSrc);
iframe.removeAttribute(“data2-src”);
}
});
}
var fvIframe = document.querySelector(“.video_fit_container iframe”);
if (fvIframe !== null) {
var srcURL = fvIframe.getAttribute(“data2-src”);
if (srcURL !== null && typeof srcURL !== “undefined” && srcURL.length > 0) {
fvIframe.setAttribute(“src”, srcURL);
fvIframe.removeAttribute(“data2-src”);
}
}
} else {
var atag = ““;
var hint = (encoding === “gb” ? (“(根据用户设置,社交媒体服务已被過濾。要显示内容,请”+ atag +”允许社交媒体cookie。)”) : (“(根據用戶設置,社交媒体服务已被过滤。要顯示內容,請”+ atag +”允許社交媒体cookie。)”));
if (iframes.length > 0) {
for (var i = 0; i 0) {
for (var i = 0; i < tweets.length; i++) {
var iTa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
iTag.innerHTML = hint;
tweets[i].appendChild(iTag);
}
}
var fvIframe = document.querySelector(".video_fit_container iframe");
if (fvIframe !== null) {
var iTa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
iTag.innerHTML = hint;
var parent = fvIframe.parentElement.parentNode;
if (parent) {
parent.insertBefore(iTag, fvIframe.parentElement.nextSibli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