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薛明珠聖荷西報導】7月13日(週日)適逢劉曉波逝世八週年,舊金山中國民主黨三十餘人在聖荷西舉行首次「海祭劉曉波」活動,悼念這位為自由獻身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並緬懷所有為民主而犧牲的人。

海祭現場的橫幅。(薛明珠/大紀元)
當天下午,聖荷西 Alviso Marina 濕地公園烈日當空、海風吹拂,活動於三時在鹽湖畔正式開始。現場高舉著「共產黨遺臭萬年」「劉曉波永垂不朽」「零八憲章精神,推翻中共專制」等標語,以及多幅劉曉波的遺像,氣氛莊嚴。參與者逐一在「緬懷曉波 心繫民主中國」布條上簽名,隨後20多位人士輪番發言,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對劉曉波精神的理解與傳承。活動最後,眾人齊聚劉曉波遺像前點燃蠟燭、獻上鮮花,表達深切悼念與敬意。
劉曉波(1955-2017),中國著名異議作家與人權鬥士,因倡導民主自由多次被捕,2009年因參與起草《零八憲章》被判刑11年。2010年,他在獄中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2017年在獄中患癌病逝。

活動負責人之一鄭雲在致詞。(薛明珠/大紀元)
活動負責人之一鄭雲在開場致詞中表示,自由從來都不是免費的,需要很多人付出血的代價。劉曉波的存在,讓世界知道,我們不沈默,也不甘於被奴役。

洛杉磯張致君的發言,贏得眾人熱烈掌聲。(薛明珠/大紀元)
來自洛杉磯的張致君表示,紀念劉曉波,是為了向中共宣告:「你們所做的一切,我們不會遺忘,也永不放棄對自由的追求。」她強調,對抗的不是個人,而是中共極權體制,「我們要的是人民掌權、選票產生的政府,希望未來的中國能真正免於恐懼。」

90後耿陸弢在發言。(薛明珠/大紀元)
90後走線來美的耿陸弢分享自己對劉曉波生平的五個片段,並特別提及那張無人就座的諾貝爾獎典禮空椅子。他說:「今天我們擺上一張椅子與照片,就是為了紀念那年頒獎典禮上的空椅。一張椅子,代表著一個民族對自由的渴望。」
羅鳳文表示,劉曉波以非暴力的方式堅持信念,用思想、文字與生命照亮無數人的內心。「我們今天不是為了哀悼逝者,而是為了銘記時代的呼喚;不是為了重溫苦難,而是守護未來的希望。」
楊宇新追思道,正因為有像劉曉波這樣的人存在,歷史才未至沉淪,中華民族才未喪失靈魂。他留下了比生命更強大的力量——他的信念與吶喊。

年輕人劉忱忱痛批中共。(薛明珠/大紀元)
年輕人劉忱忱痛批中共暴政,「一個連墳墓都害怕的政權,是怎樣的懦弱?一個連病人臨終自由都要剝奪的政權,又是怎樣的殘暴?」他強調,紀念劉曉波不是為了哀悼,而是為了吶喊:中國不該是這樣的中國,人民不該是這樣的人民,「劉曉波走了,但他沒有失敗。失敗的,是那個連墓碑都怕的政權。」

活動中,五位勇敢的女性,從左二至右分別是:張致君、鄭雲、羅鳳文、黃曉敏。(薛明珠/大紀元)
年輕人黃曉敏則表示,自己正是因「劉曉波海祭案」而開始關注真相、走上覺醒之路。她呼籲眾人傳遞真相,喚醒更多同胞,實現劉曉波所期望的自由、民主、憲政中國。

六四二代張睿信,在活動上分享了家族的歷史。(薛明珠/大紀元)
六四二代張睿信也分享了家族的歷史:其舅舅劉濟濰因1989年上街刷大字報抗議屠殺、聲援學生被判刑八年。他說,自己出國後才認清真相,畢業後立即投身民運,「劉曉波肉身雖逝,但精神永存。」
其他與會者亦紛紛發言表達敬意。潘志堅呼籲關注劉曉波遺孀劉霞的處境,聲援所有仍在極權壓迫下堅守良知的人。
何穎回顧自己從「小粉紅」轉變為民主鬥士的歷程,深受劉曉波自由民主思想啟發。陳森鋒表示,《零八憲章》終將成為中國邁向憲政的基石。
胡丕政坦言,雖對中共感到恐懼,但正因如此,更應站出來終結恐懼。張龍則激烈抨擊中共暴政,直言中國至少需要經歷三百年的文明「殖民」,才能徹底擺脫專制遺毒,重建自由社會。
惠汝濤強調,唯有徹底打倒中共這頭惡虎,人民才能真正獲得自由。刑貴表示,歷史會記住劉曉波,也會記住每一個在黑暗中堅持的人。袁強則說,不是所有人都能站出來,但至少,我們可以讓沈默不再成為默認。

現場民眾依序排隊,獻上鮮花表達追思。(薛明珠/大紀元)

劉曉波遺像。(薛明珠/大紀元)
此次海祭活動不僅有灣區中國民主黨各支部代表出席,還有來自洛杉磯等地的黨員參與。現場不乏年輕身影,也有首次參加民運活動的新朋友與剛加入民主黨的新成員。這場歷時近三個半小時的紀念儀式,在烈日與海風中進行,最後伴隨著低迴的音樂與眾人獻上的鮮花,緩緩落下帷幕。